19.《剃头大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剃头大师》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6: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剃头大师》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属于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该课文以生动有趣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孩子尝试为表弟小沙剃头的趣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课文不仅语言幽默,富有童趣,还蕴含了深刻的成长主题,即勇于尝试、面对挑战和不断自我提升的精神。教材通过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于《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学生可能对其中的趣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较快地理解故事情节,但对于深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品味语言魅力以及进行拓展创作等方面,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剃头这一生活场景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观察和细致描写的经验,因此在实践作业中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 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识别并赏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面对挑战和不断自我提升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品味课文中的语言魅力,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完成拓展写作任务,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依据,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聊童年,说题目(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微笑地走上讲台,面向学生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单元学习,主题是‘童年往事’。你们每个人都有丰富多彩的童年,能分享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吗?” 等待几位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看来大家的童年都充满了乐趣和欢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童年有关,题目叫做《剃头大师》。(板书课题)” 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比如,‘剃头’是什么意思?‘大师’又指的是谁?课文中的‘剃头大师’又是谁呢?”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举手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故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如:“‘剃头’就是剪头发的意思,‘大师’通常指很厉害的人,但课文里的‘剃头大师’可能不是真的大师。” 师生示例对话:
师:“很好,小明同学提到了‘剃头’就是剪头发,那么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剃头大师’会是谁呢?”
生:“可能是课文里一个剪头发很厉害的人。”
师:“嗯,有可能。不过,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一起读课文,看看‘剃头大师’到底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约20分钟) 教师行为: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同时,用铅笔轻轻画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学生朗读时,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错误,关注学生是否认真阅读并标记人物。 朗读结束后,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如“表弟小沙是个胆小鬼,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等,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性格和关系。 随文识字,教授“执”“否”“刑”等生字,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如“害人精”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为“让表弟小沙害怕、痛苦的人”。 学生行为: 自由朗读课文,用铅笔标记主要人物和关键语句。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跟随教师学习生字,尝试组词、造句。 小组讨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告诉我,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是谁?”
生:“是‘我’,因为‘我’给表弟小沙剃了头。”
师:“非常棒!那么‘害人精’又是谁呢?”
生:“是老剃头师傅,因为表弟小沙很怕他。”
师:“对,你们很聪明。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生字词,谁能用‘执’字组个词?”
生:“执着、执行。”
师:“很好,那么谁能用‘执行’造个句子呢?”
生:“爸爸每天都坚持执行他的健身计划。” 三、深入理解,分析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梳理文章结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分析文章的结构。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尝试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并适时板书文章结构,如: 开头:介绍表弟小沙的胆小和对剃头的恐惧。 发展:叙述“我”如何成为“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高潮:描述剃头过程中的趣事和表弟的反应。 结尾:总结剃头事件的结果及“我”和表弟的感受。 分析人物情感变化:“在剃头的过程中,表弟小沙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行为: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尝试分段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段结果和概括内容,通过交流达成共识。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表弟小沙情感变化的语句,如从害怕到期待,再到惊恐,最后到释然等,并准备分享自己的理解。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分享一下你认为的文章结构划分?”
生:“我认为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表弟小沙的胆小,第二部分是‘我’成为剃头大师的过程,第三部分是剃头过程中的趣事,最后一部分是结果和感受。”
师:“非常好,概括得很准确。那么,在剃头过程中,表弟小沙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呢?”
生:“他开始很害怕,但听说‘我’要给他剃头时又有点期待,结果剃头过程中他很惊恐,最后虽然头发被剃坏了,但他却笑了,感觉释然了。” 四、布置作业(约3分钟) 教师行为: 书面作业:“请大家回家后,继续熟读课文,并抄写本课学习的生字词各三遍。同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突出表弟小沙的情感变化。” 实践作业:“周末时,请大家观察一次家人或朋友剪头发的过程,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感,并尝试运用今天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描述其中一两个有趣的或感人的细节。” 学生行为: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明确作业任务。 计划如何完成作业,特别是如何观察并记录剪头发的过程。 五、拓展提升(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思考:“同学们,通过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童年的趣事,还学会了如何理解难懂的句子。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不是用那么随意的方式给表弟剃头,而是认真学习了剃头技巧后再来,结果会不会不同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鼓励创作:“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如果‘我’后来真的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剃头大师,他会遇到哪些挑战?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家课后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真正的剃头大师》。”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如“认真学习和准备很重要”、“技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高”等。 激发创作欲望,准备在课后完成小短文《真正的剃头大师》。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享受了童年的乐趣,还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像真正的剃头大师一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分享大家的作业和创作,期待听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和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剃头大师》这篇课文,谁能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关键词:在黑板上写下“表弟小沙”、“剃头大师”、“趣事”、“情感变化”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快速回顾。 过渡:“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探索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学生行为: 学生举手回答,简要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观看教师板书,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趣事。” 二、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与情感变化(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分组讨论:“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表弟小沙和‘我’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剃头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每组选一名代表准备分享。” 巡回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分享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评,补充完善。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认真聆听其他组的分享,思考并补充自己的观点。 师生示例对话:
师:“第一组,你们认为表弟小沙的性格是怎样的?”
生:“表弟小沙很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特别怕剃头。”
师:“很好,那么他在剃头过程中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呢?”
生:“他开始很害怕,但听说‘我’要给他剃头时又有点期待,结果剃头过程中他很惊恐,最后虽然头发被剃坏了,但他却笑了,感觉释然了。”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精选段落:“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有趣或最感人的段落,仔细品读,并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赏析:教师选取几个典型段落,引导学生从用词、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品读。 举手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和教师交流。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分享一下你找到的有趣段落?”
生:“我找到的是‘我’给小沙剃头的那段,特别是‘我’把碎头发往他脸上一抹,他就像个大花猫一样,特别有趣。”
师:“很好,这段描写非常生动,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呢?”
生:“用了比喻,把表弟小沙比作大花猫,很形象。” 四、拓展写作(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明确任务:“上节课我们布置了写作任务,请大家以《真正的剃头大师》为题,写一篇小短文。现在,请大家拿出草稿纸,开始写作。” 写作指导:“在写作时,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围绕‘我’成为真正剃头大师的过程展开;二是要突出遇到的挑战和发生的有趣故事;三是要运用我们学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描写人物心理、动作等。” 巡回辅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 学生行为: 学生拿出草稿纸,开始写作。 认真构思,努力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融入到文章中。 遇到问题时,主动向教师或同学请教。 五、分享与评价(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邀请分享:“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要认真聆听,并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 组织评价: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六、布置作业(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了巩固所学,我给大家布置以下作业。” 书面作业:“请大家将今天课堂上分析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整理成一篇短文,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再创作,也可以是对某个人物更深入的理解。要求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实践作业:“周末时,请大家再次观察家人或朋友剪头发的过程,但这次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细微的动作,尝试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如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写一篇观察日记。同时,思考一下,这次观察与上次有什么不同,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要求,明确作业任务。部分学生可能会开始构思书面作业的内容,或者计划周末的观察活动。 七、拓展提升(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剃头大师》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享受了阅读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理解人物。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拓展思维,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引导思考:“如果‘我’真的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剃头大师,他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他又会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呢?请大家发挥想象力,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鼓励创作:“基于上述思考,请大家课后继续完善你的《真正的剃头大师》小短文,可以加入‘我’成为大师后的故事,也可以描写他面临的挑战和成长过程。记得要运用我们学过的写作技巧,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如“真正的剃头大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面对挑战时,他可能会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自己钻研新技术”等。同时,学生也被激发了更强烈的创作欲望,准备在课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小短文。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像‘我’一样,勇于尝试,不断努力,成为自己领域的‘大师’。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分享大家的作业和创作,期待听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和感悟。现在,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