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3:32: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文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五首》,单元教学要求是结合亲身体验,品味诗歌思想情感,体悟名句意蕴。本诗是杜甫诗歌名篇之一,叙事抒情,表现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古代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积累,但诗词相关知识比较单薄,加上年龄和社会阅历限制,对诗歌复杂情感理解不深刻,对诗歌意境美体会不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歌行体特点;了解诗歌背景;划出名句,体悟诗人情感;积累诗词语感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讲授法、探究法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人心系苍生、推己及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诗意;明确叙事抒情的写法。 难点:理解末段名句体悟诗人心系苍生、推己及人情怀。
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优秀文学家总是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杰出作品常常以寻常人情打动人心。凄神寒骨的小石潭寄寓柳宗元贬谪的孤寂悲凉,月色优美的承天寺夜游抒写苏轼闲逸中的隐痛,那么八月一场强劲的秋风会让大诗人杜甫产生什么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千古传诵的不朽名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诗人的忧思和情怀(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初读感知 自由大声朗读全诗,在读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字词句画上记号,一会儿我们共同交流。 2.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文义。 3.教师巡视全场,适时指导(5分钟) 精读涵咏(以读带悟) 活动一:疏通音义 1.请1个学生朗读全诗,请1个学生点评。要求:读准字音。 2.点评引导:引导学生主要点评字音字义,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引导,互动完成,最后出示PPT总结。 教师小结:预设(PPT显示) 挂罥(juàn):挂着;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
向,渐近。 布衾(qīn):棉被。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广厦。 见:同“现”,出现。 活动二:朗读指导 1.请1-3个学生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点评引导:请1-3个学生点评并按照自己理解重新朗读诗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技巧(划分节奏、标出重音、语调语速等),体会诗歌情感。本诗属于歌行体,此类诗歌叙事性较强,句子的音节、韵律较自由。全诗主体是四三节奏,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具体安排,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重音一般落在诗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上,语调则以低沉稍慢为主,特别读出诗末的感叹句,读出诗人困苦无奈却心忧天下的情感。 教师范读全诗 明确:以准确的节奏、重音、语调等语言技巧抑扬顿挫读出全诗情感,以读带悟,理解诗歌情感。 学生齐声朗读全诗,巩固以读带悟成果。 四、合作探究(品析课文) 活动三:概括事件,品味语言 1.默读全诗,思考:本诗叙述了什么事情? 明确:秋天,杜甫茅屋被狂风吹破,处处漏雨。 2.小组讨论:这件事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先找出描写过程的诗句,然后用简洁的词语或短句概括(2分钟)。教师示例: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明确:秋风破屋。八月的秋风损坏了本就简陋的茅屋(板书:秋风破屋) 2.提问:这件事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提问2-3个学生,指导学生按照示例完成提问。 预设:群童盗茅(诗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板书:群童盗茅) 屋漏难熬(诗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板书:屋漏难熬) 提问:作者抓住哪些特点描写每一个过程的? 明确:抓住关键特征描写事件具体过程 ①秋风破屋。“怒号”,风势之大,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损坏有多严重呢?“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狂风大作,茅草遍洒的情状:狂风大作,猛烈又无情,茅草遍洒,房屋失去遮蔽。 ②群童盗茅 南村群童顽皮,看见杜甫年老体衰,公然抱茅而走。 杜甫此时心情如何呢?年老体衰的杜甫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独自叹息。“自叹息”可体会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而走、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心情。 ③屋漏难熬。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雨脚如麻,“长夜”之下,作者家中又是何种状态呢? 布衾冰冷、骄儿恶卧、屋内尽湿——杜甫生活困窘。 活动四:品读名句,体悟情感 1.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思考:遭受了狂风暴雨种种不幸的诗人有什么感想?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请1-2个学生有感情朗读诗句,再教师范读(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指导)。 3.提问1-3个学生:诗人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两层意义——①期盼广厦 ②愿以身抵 诗人描写了自己遭受的种种不幸,如果诗歌到此结束,杜甫也就是个悲愁叹苦的普通人而已。但杜甫不同常人,在屋破雨漏、长夜难眠的困苦境遇中,一则期盼广厦庇护天下寒士,一则表示愿以身抵——推已及人,由小及大,心系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板书:期盼广厦 愿以身抵) 教学拓展 1.你怎么认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诗? 明确: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创造性思维。 预设: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杜甫推己及人,人格伟大,以此加深诗歌理解。 提问:通过本诗,我们对杜甫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以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 明确(补充背景,可以提问学生):安史之乱,杜甫饱经离乱,生活凄苦,流落四川成都,靠朋友接济生活,家计艰难。 预设:舍己为人 至死无悔 忧国忧民 心系苍生 以苦寒之身怀济世之志 (板书:以苦寒之身怀济世之志)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生活艰难,本诗可见一斑,但他在困境中依然为天下寒士呼吁,期盼有千万广厦荫庇大众,甚至不惜以个人换来民众幸福,令人感动,让人钦佩。 3.提问:诗歌用什么方法抒发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的? 明确: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课堂总结 诗歌叙述秋末狂风破屋带来的种种苦难,在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困境中,杜甫推己及人,以小见大,道出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真切期盼,表现了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背诵全词 全班同学齐声背诵全诗。 从本单元已学课文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积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思想情感和写作手法。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动脑自学诗词,获取整体印象,为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现学生需要,激励学生探究,完成生字词疏通和意义理解,并以多种形式朗读达到以读带悟目的,以简要朗读技巧指导体悟诗词情感。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紧扣字词分析、体悟诗词丰富情感。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引导创造性思维。 归纳课程内容,强调要点。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散文《草堂·诗魂》,更进一步了解杜甫,下节课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
期盼广厦
愿以身抵
) (
狂风破屋
群童盗茅
屋漏难熬
) (
由已及人,以小见大
) (
叙事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