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间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オ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孰
暮寝 谤 讥 谏 寡人
期年 皆朝于齐 间进
yì
zhāo
kuī
shú
qǐn
bàng jī
jiàn
guǎ
jī
cháo
jiàn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用哪几个“三”来概括情节 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 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思考
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用哪个“三”来概括情节 邹忌用怎样的方式成功说服齐王
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用哪几个“三”来概括情节
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思考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长,指身高
光艳美丽
早晨
穿戴
照镜子
谁,哪一个
赶得上
表判断
忌不自信, 而 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又问她的妾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就问客人:“我和徐公谁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又
不信自,不相信自己
第二天
补足音节,无意义
比如,比不上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第二天
同“熟”,仔细
远远不如
晚上
睡觉
认为......美
偏爱
怕
第一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家庭琐事
第一段可用哪几个“三”来概括情节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邹忌与徐公比美)。
三问
三答
三思
问妻:“我”
问妾:“吾”
问客:“吾”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陈述句,语气平淡,出于礼貌、尊重,表现出应付、逢迎的态度,口气有点客气。
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 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反问包,由衷赞美,口气毋庸置疑,反映了妻的偏爱。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反问句,口气有点勉强,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面对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说明他并未得意忘形。
这个由“比美”悟出的道理为下文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邹忌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邹忌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悟出的道理:直言不易。
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
译文: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嫔妃和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很严重啦!”
拜见
的确,实在
以为,认为
比
土地方圆
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君王左右近侍之臣
没有谁
全国范围内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所受的蒙蔽
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二段可用哪个“三”来概括情节
三比
生活小事
国家大事
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客求臣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类比说理,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邹忌用了什么方式成功说服齐王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当面指责
上等的
议论
公共场合
使......听到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 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然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和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宫廷
集市
常常,不时
满一年
即使
间或、偶然
“齐王纳谏”这件事
所说的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齐王纳谏及结果。
第三段可用哪几个“三”来概括情节
三赏
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三变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无可进者
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善于采纳群言,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尝试分析邹忌、齐威王人物形象。
邹忌: 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威王: 闻过则改、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兴利除弊。
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取了哪些方法 运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2)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写作特色
(1)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讲述道理
(2)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
(3)语言简练生动
类别 字/词/句 重点强调
古今异义 期 古义:满,达到
私 古义:偏爱
一词多义 孰 吾与徐公孰美:哪一个 孰视之:同熟,仔细
美 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美丽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皆朝于齐:朝见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特殊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 倒装句:吾与徐公孰美
忌不自信 倒装句:宾语前置,忌不信自
能谤讥于市朝 倒装句:状语后置,能于市朝谤讥
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与(之)坐谈
皆以美于徐公 省略句:皆以(臣)美于徐公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标志“……者也”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而形貌昳丽
(3)朝服衣冠
(4)窥镜
(5)吾妻之美我者
(6)私我也
(7)能谤讥于市朝
(8)闻寡人之耳者
(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0)虽欲言
(11)王之蔽甚矣
解释下列句子中标红的词语。
讽谏,委婉地规劝
光艳美丽
早晨
照,这里指对着镜子端详自己
认为······美
偏爱
指责
使······听到
当面
即使
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视之(仔细) 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为)
2.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4.下列句子中标红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能而刺寡人之过者/是寡人之过也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
D.虽欲言,无可进者/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B
A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这个故事还给你哪些启示
(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
选择下面一个话题,说说该怎样讽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