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4: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的综合体现。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本课会认字15个,会写字8个,辨析多音字“泡”的读音,会写词语12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生字要左窄右宽:“指、针、助、碰、特、积”。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观看笔画、笔顺、间架结构。 【阅读与鉴赏】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方法,理解“稀和稠”等词语的意思。 3.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有趣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生活。 4.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表达与交流】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能就文中“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与同学交流。 【梳理与探究】 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辨别方向的方法和适用条件。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 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课文共有六个小节,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第一小节总述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激发阅读兴趣;第2-5小节以并列的结构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第6小节不仅点题,还点明诗的主旨,并与开头相照应,告诉学生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知识,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仔细观察,多多思考。它是一首知识丰富的小诗,教给了我们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简单、朴实的语言带着大家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奇妙。 识字与写字: 认识“慌、辨”等12个生字,其中“忠、实、盏”是翘舌音,可归类认读。会写“指、针”等9个生字,其中“指、针、碰、积、助、特”均为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边宽窄、高低关系;笔画易错字:帮、导、碰;笔顺易错字:特。 阅读: 方法:(1)阅读方法 提取文中相关信息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方法 朗读形式:默读,伙伴互读,小组接读,男女生互读...... 朗读指导:朗读时语气要亲切,要表现出童心童趣;突出每一种天然指南针的名字,重读关键性的词语,如“中午、南边、树影、北方”。 情感态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口语交际:说一说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写话: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3.关系建构: 单元内横向建构:围绕“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多维度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三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针对“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同样进行了多角度练习。《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的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单元间纵向建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做出判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4.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2《预报天气的雨蕉》,以及课本84页《最大的“书”》,继续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 1.已知:⑴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课文和古诗已零散学过。比如《春夏秋冬》、《田家四季歌》、《荷叶圆圆》《要下雨了》《雾在哪里》《咏柳》《村居》等,对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印象。⑵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未知:对太空的奥秘及天文现象相关知识不够明确。 3.难点障碍: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在教学中要从创设情境入手,为学生的理解与迁移做好铺垫。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根据课文内容,讲述课文内容,句子比较完整。15%的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理解课文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叙述出来。 生活经验: 1.已知:学生对通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辨别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2.未知: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课文学起来稍有困难,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去观察体验其中的场景。 3.难点障碍:不同地方的雪化得快慢,树叶的稠稀,孩子了解的很少。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师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插入课件中,为学习课文储备丰厚的资料。 5.个性差异:95%的学生通过收集、观看图片、视频、文字说明等资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策略经验: 1.已知:学生在之前学习古诗、儿童诗、优美散文的时候,曾多次训练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策略,对此策略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学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的策略和方法。 2.未知: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边读边想象的画面要丰富、完整。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自己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3.难点障碍:学生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不够成熟,想象的画面不够丰富。对事物观察得不够细致,而且部分学生不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及特点。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边读边想象丰富、完整的画面,同时,能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自己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15%的学生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即可,能运用所学的方法把观察所得写出来即可。
学习 目标 1.通过随文识记、拓展组词等形式,正确认读“慌、辨”等 13 个生字。 2.通过小老师范读、伙伴互读、师生接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能说出“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提取信息、联系生活、伙伴交流等方式,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学习 重难点 学重点: 1.通过小老师范读、伙伴互读、师生接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能说出“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提取信息、联系生活、伙伴交流等方式,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难点: 通过提取信息、联系生活、伙伴交流等方式,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前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画出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查阅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一切欣然睁开了眼。如果你是自然播报员,你怎样根据自然中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播报“大自然的秘密”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解说语,一起来参加学校举办的“自然之问”播报比赛吧!
课时 评价 任务 驱动性任务: 识天然指南针 任务一:导入新课,自主预习(目标1.2) 任务二:探索方法,辨别方向(目标1.2.3) 任务三:当堂练习,巩固新知(目标3)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环节一一、导入课题,自主预习 (目标1、2) 学教活动: 一、师: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郊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里的树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他们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我们一起走进《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习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吧。 1.引出课题 齐读课题 2.预习: 下面的时间交给你,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完成预习。 预习任务1: 朗读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5分钟) 要求: (1)坐姿端正,声音四级。(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重音。 预习任务2: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请你从文中提取信息,用“ ”圈画 【二次修改】1.预习任务1放在课前去读,课上只开火车检查孩子们的朗读情况。 三、检测预习成果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 2.介绍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一种用磁针制成的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看上去有点像一块大手表。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 3.理解“天然的指南针”。 文中说指南针是天然的,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天然的事物?(天然的溶洞、天然的温泉) “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什么?对,自然形成,不是人工制造的。 4.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圈画: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评价任务: 全班齐读课题。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要是”稍停顿,读出假设。 评价任务: 开火车选取6名学生进行朗读。 评价标准: ①读音准确 ②不添字、漏字 ③朗读流利,重音准确。 评价任务: 白板随机抽取3名学生回答。 评价标准: 理解到位,圈画准确无遗漏。 问题预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添、漏字,读音出错。 补救措施: 伙伴互助。 优秀生示范朗读。 指派小老师课下追踪督促朗读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节二 探索方法,辨别方向 (目标1.2.3) 学教活动: 学习第二小节: 1.了解太阳是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2.理解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因为太阳在南方的时候,树的影子一直指向北方,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3.随文识记,并结合语境理解“忠实”和“向导”的意思。 4.再读第二小节 读出老朋友一样的亲切友善,体会拟人的写法。. 填表:什么时候:晴天。天然指南针:太阳。怎样辨别: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 师:我们在夜晚该如何辨别方向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三小节。 1.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 明灯,非常明亮。 2.我们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 结合课文插图和ppt的图片,找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方。 3.再读第三小节。重读永远高挂、乱闯。 4.创设情境:天亮了,这群小朋友继续游玩,突然,天空下起蒙蒙细雨,这下该怎么辨别方向,谁来帮帮他们?指名一个学生读第四小节。其他学生思考:大树是如何指名方向的? 课中任务2: 联系下句的“稀”,猜测“稠”的意思。 1.稀是什么意思?稀少、枝叶之间空隙大。 2.文中有个泡泡语说:联系下句的“稀”,我能猜出“稠”的意思,你能猜猜“稠”的意思吗?他们是相对出现的,所以稠就是茂密、枝叶之间空隙大。 3.结合图片理解“稀”“稠”是反义词,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借用反义词。 4.思考:树叶的稀稠和阳光有什么关系?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造成了大树枝叶的南稠北稀。 5.再读,“大树也会来帮忙”读出亲切友善,读出稀稠的对比。 6.学习第五小节 (1)雪天又该怎么找方向呢?指名一个学生读第五小节。 (2)伙伴交流: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方还是北方呢?说说你的理由。 结合图片理解:冬天,太阳从南边射过来,沟渠里的积雪朝北的一面受照射的时间长,化得快,积雪朝南的一面,太阳照射不到,雪化得慢。 【二次修改】1.利用练习册上的图示来理解,更简单易懂 2.讲图示和照片相结合,比较那一面是北,那面是南。 (3)补充句子: 雪特别怕太阳,                     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雪____一面是___, 雪____一面是____ 。 除了文中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伙伴交流说一说。  1.秋天的时候大雁往南飞,春天的时候大雁往____飞。 早晨,向日葵面向____方;中午,向日葵面向南方;傍晚,向日葵面向西方。 大树的年轮宽的一边朝南,密的一边朝____。因为南面生长比北面快。 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____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2.仿照诗歌句式说一说大雁、向日葵等作为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人们辨别方向。 3.学习第六小节 (1)师:积累了这么多辨别方向的方法,小伙伴们终于平安地回了家,邀请一位同学读第六小节。 (2)这一小节与哪一小节相像?第一小节,最后一小节与第一小节相照应。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押什么韵?ang韵。 (3)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重读“很多”,读出你们的爱动脑、爱观察、爱思考。 4.总结全文。 评价任务: 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多音字。 评价标准: 1.能准确认读生字并积极交流自己认识生字的方法。 能准确区分多音字的读音并在语境中准确使用。 评价任务: 指名学困生依据文本信息填写表格。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表格内容填写准确。 评价任务: 指名中等生猜测“稠”的意思。 评价标准: 能够联系下句“稀”大体说出“稠”的意思即可。 评价任务: 伙伴交流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方还是北方,并说理由,师随机指名学生回答。 评价标准: 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判断准确,并说出理由即可 评价任务: 伙伴合作,互说大自然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评价标准: 联系生活,举例准确,表达清晰、完整。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准确填写表格。 补救措施: 优秀生补充。 老师引导,和学生一起梳理。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猜测“稠”的意思。 补救措施: 1.联系下句“稀”猜测。 2.老师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问题预设:学生对沟渠里的积雪如何指示方向认知错误。 补救措施: 1.伙伴交流互助。 2.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帮助理解。
环节三 当堂练习,巩固新知。 (目标3) 学教活动: 伙伴交流完善小诗。 【二次修改】1.你积累的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快和同桌说一说吧 2.分享交流。 2.师巡视指导。 评价任务: 1教师巡视伙伴合作情况。 评价标准: 小诗创作合理,语言表达清晰即可。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按照诗歌句式进行仿写。 补救措施: 1.伙伴交流互助,互相补充完善。 2.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请优秀学生示范。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跟朋友和父母交流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有哪一些“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 拓展性作业 目标3 5分钟
阅读主题丛书2《预报天气的雨蕉》。 拓展性作业 目标2.3 5分钟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1.识字方面,随文识记,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的意思。 2.课文感知方面,首先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说出文中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其次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引申出其他的自然界中的天然指南针,并说出是如何指导人们方向的,并尝试仿说。但学生受认知和语言的局限,仿说有待提高。可以先伙伴交流,引导优等生示范后,再请其他学生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