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 -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 -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4: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的综合体现。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本课会认字15个,会写字8个,辨析多音字“泡”的读音,会写词语12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生字要左窄右宽:“指、针、助、碰、特、积”。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观看笔画、笔顺、间架结构。 【阅读与鉴赏】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方法,理解“稀和稠”等词语的意思。 3.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有趣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生活。 4.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表达与交流】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能就文中“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与同学交流。 【梳理与探究】 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辨别方向的方法和适用条件。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 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课文共有六个小节,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第一小节总述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激发阅读兴趣;第2-5小节以并列的结构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第6小节不仅点题,还点明诗的主旨,并与开头相照应,告诉学生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知识,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仔细观察,多多思考。它是一首知识丰富的小诗,教给了我们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简单、朴实的语言带着大家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奇妙。 识字与写字: 认识“慌、辨”等12个生字,其中“忠、实、盏”是翘舌音,可归类认读。会写“指、针”等9个生字,其中“指、针、碰、积、助、特”均为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边宽窄、高低关系;笔画易错字:帮、导、碰;笔顺易错字:特。 阅读: 方法:(1)阅读方法 提取文中相关信息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方法 朗读形式:默读,伙伴互读,小组接读,男女生互读...... 朗读指导:朗读时语气要亲切,要表现出童心童趣;突出每一种天然指南针的名字,重读关键性的词语,如“中午、南边、树影、北方”。 情感态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口语交际:说一说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写话: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3.关系建构: 单元内横向建构:围绕“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多维度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三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针对“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同样进行了多角度练习。《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的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单元间纵向建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做出判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4.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2《预报天气的雨蕉》,以及课本84页《最大的“书”》,继续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 1.已知:⑴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课文和古诗已零散学过。比如《春夏秋冬》、《田家四季歌》、《荷叶圆圆》《要下雨了》《雾在哪里》《咏柳》《村居》等,对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印象。⑵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未知:对太空的奥秘及天文现象相关知识不够明确。 3.难点障碍: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在教学中要从创设情境入手,为学生的理解与迁移做好铺垫。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根据课文内容,讲述课文内容,句子比较完整。15%的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理解课文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叙述出来。 生活经验: 1.已知:学生对通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辨别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2.未知: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课文学起来稍有困难,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去观察体验其中的场景。 3.难点障碍:不同地方的雪化得快慢,树叶的稠稀,孩子了解的很少。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师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插入课件中,为学习课文储备丰厚的资料。 5.个性差异:95%的学生通过收集、观看图片、视频、文字说明等资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策略经验: 1.已知:学生在之前学习古诗、儿童诗、优美散文的时候,曾多次训练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策略,对此策略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学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的策略和方法。 2.未知: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边读边想象的画面要丰富、完整。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自己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3.难点障碍:学生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不够成熟,想象的画面不够丰富。对事物观察得不够细致,而且部分学生不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4.难点障碍突破措施: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及特点。 5.个性差异:85%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突破措施的引导下,边读边想象丰富、完整的画面,同时,能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自己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15%的学生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即可,能运用所学的方法把观察所得写出来即可。
学习 目标 1.通过伙伴互查、开火车读等形式,能正确认读“慌、辨”等 13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前伙伴互说书写要点、教师强调等方式,能够正确、规范书写“帮、助”等9个生字。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前伙伴互说书写要点、教师强调等方式,能够正确、规范书写“帮、助”等9个生字。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一切欣然睁开了眼。如果你是自然播报员,你怎样根据自然中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播报“大自然的秘密”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解说语,一起来参加学校举办的“自然之问”播报比赛吧!
课时 评价 任务 驱动性任务:识天然指南针 任务一:自主预习(目标1.2) 任务二:学写生字(目标2) 任务三:当堂练习,巩固新知(目标2)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环节一自主预习 (目标1、2) 学教活动: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了解了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这节课让我们一块儿走进生字。 【二次修改】 可以先回顾上节课所学,再次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下面的时间交给你,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完成预习。 预习任务1: 翻开课本76页,边读课文边复习生字,准确认读生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分钟) 要求:(1)坐姿端正,声音四级。(2)伙伴互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重音。 预习任务2: 运用汉字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一类字,把书写要点说给伙伴听。(3分钟) 检测任务1: 接读课文。 检测任务2: 认读词语和生字。 小结:课前检测已经完成,下面我们来进行汉字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字,我找同学来说书写要点 评价任务: 开火车选取6名学生进行朗读。 评价标准: ①读音准确 ②不添字、漏字 ③朗读流利,重音准确。 评价任务: 开火车检查对词语和生字的认读情况。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认读正确 问题预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添、漏字,读音出错。 补救措施: 伙伴互助。 优秀生示范朗读。 指派小老师课下追踪督促朗读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节二 学写生字(目标2) 学教活动: 课中任务驱动: 课中任务1:仔细观察,写好规范字。 1.学习生字“帮、碰、永”。 (1)“帮”字的书写注意:上宽下窄;左上多横等距,长短不一;右上横撇弯钩起笔与左上第一横平齐;三部分紧凑。 (2)“碰”字的书写注意:左窄右宽;“石”字旁写得小且靠上;右上“丷”起笔高于左横;右下长横穿插到石下方。 (3)“永”字的书写注意:点在竖中线起笔;横折钩中的竖段写在竖中线;第五笔是捺,不是长点。 2.学生自主观察,进行练写,投影纠正,修改完善。 课中任务2:借助方法,自主观察,写好规范字。 1.学生自主观察,进行练写,投影纠正,修改完善。 2.课堂小结:观察汉字小窍门 (1)以横中线和竖中线为参照,观察占格。 (2)观察字中笔画的长短、倾斜等变化。 (3)以结构为参照,观察字中部件的大小、宽窄、笔画的松紧等。 【二次修改】 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可以首先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在相同结构归类指导的同时,其次将本课的易错字着重强调。 评价任务: 伙伴互说书写要点,随机指名学生回答。 评价标准: 观察细致,要点强调准确。 评价要点星级上宽下窄左上多横等距,长短不一右上横撇弯钩起笔与左上第一横平齐三部分紧凑
问题预设:“碰”漏掉右上“丷”;“导”上方写成“已”。 补救措施: 及时投影纠正。 问题预设: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补救措施: 随机提问学生回答:占格、组词、读音、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学生提高参与度。
环节三 当堂练习,巩固新知。 (目标2) 学教活动: 1.对于书写欠缺的及时改正。 【二次修改】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1)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2)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3)找找偏旁一样的字。(积、稠、稀) 2.完成相关练习 评价任务: 教师巡视伙伴合作情况。 评价标准: 伙伴互助,书写认真。 问题预设:部分孩子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进行书写,不仔细观察生字占格、笔画、间架结构。 补救措施:及时投影纠正。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朗读课文,语气亲切,读出童趣。 基础性作业 目标1 5分钟
按照生字书写要点进行生字书空,并组词。 基础性作业 目标2 5分钟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不足: 1.观察生字,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书写要点,说的很多但是没有 重点。 2.个别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 改进: 1.学生在说书写要点时,要引导孩子从 (1)以横中线和竖中线为参照,观察占格。 (2)观察字中笔画的长短、倾斜等变化。 (3)以结构为参照,观察字中部件的大小、宽窄、笔画的松紧等。 2.及时巡视,提醒孩子坐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