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的综合体现。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学习独立识字。 【阅读与鉴赏】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表达与交流】 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梳理与探究】 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4个词语。 2.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成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些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阅读与鉴赏】 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自愈,抄写句子。 能背诵《古诗二首》《雷雨》《悯农(其一)》。 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表达与交流】 1.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的趣事。 2.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系习惯。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雷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学习内容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关系建构】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种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重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到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三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2《猫城记节选》,继续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 已知: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有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积累。其中“短句的连读——漫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在一二年级已进行多次的练习。 未知: 个别不常见、字形复杂的汉字不认识,写字时未能做到间架结构合理,书写美观。 存在的困难: 个别生字在识记上有难度。 突破措施: 可以通过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图片猜想字词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从而全面地落实识字目标。 生活经验 已知: 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下雨天,了解文中描写的部分景物的特点。 未知: 对理解蜘蛛、蝉以及青蛙雷雨前、雷雨后的变化存在的困难。 突破措施: 教师借助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了解。 策略经验 已知: 1.一年级已经学过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识字、会意字、反义词、借助拼音、字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2.能够通过重音、停顿、节奏等方式读好课文,能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未知: 通过圈点勾画提取信息存在困难,不能很好的梳理总结。 存在的困难: 借助关键词、关键语句,概括文章基本信息。 突破措施: 通过图文结合和老师的引导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略文意,在此基础上熟读课文。理解雷雨前、雷雨中以及雷雨后景物的变化,体会雨过天晴后的喜悦之情。
学习 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词、圈点勾画等方式,说出“压、垂、挂”等词语的意思。并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2.通过抓关键词、短句的方式,结合小老师领读、赛读的朗读形式,能够读好短句的连读,读出雷雨前的沉闷、雨过天晴后的喜悦。 3.通过联系生活、交流分享等方式,说说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景象。
学习 重难点 1.概括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2.语句语气的朗读:读出雷雨前的沉闷、雨过天晴后的喜悦。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PPT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同学们,大自然藏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它,本单元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希望每一个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大自然的喜爱。
课时 评价 任务 同学们,暑假已经过去了,但是那份快乐和自由却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一起再来分享一下暑假生活吧! 子任务1: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用“○”画出雷雨前的景物。 子任务2:默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子任务3: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说说雨后天晴的景象变化。 子任务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过的雨。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教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一、导入课题,自主预习 目标1、2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一节有天气有关的课文,就是——雷雨,雷雨与日常下的雨哪里不一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一课中去看看吧。 课前预习: 下面的时间交给你,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完成课前预习。 预习任务1: 朗读课文《雷雨》(3分钟) 要求: (1)坐姿端正,声音四级。 (2)读准字音,读好短句,注意短语的连读。 检测任务1:读好短语的连读。 预习任务2: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时候的景象呢?分别指向了哪几个自然段?(2分钟) 检测任务2: 整体感知: 师:本课就是围绕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时间段来写的。 开火车选取8名学生进行朗读 评价标准:①读音准确②不添字漏字③朗读流利、短语连读。 选取中等生回答。评价标准:准确说出答案。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准确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无法正确的划分自然段。 补救措施:老师引导、和学生一起概括出描写雷雨前景物的段落。
二、品读感悟,识雷雨 (目标1.2.3 ) 课中任务驱动: 师:在雷雨来临前,景物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1——3自然段。 任务1: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用“○”画出雷雨前的景物。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引导学生回答用“○”圈画的景物。其余生补充、教师补充。 ①引导语:孩子们,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了下来,此时的你感觉如何? ②师:结合图片,思考一下“压”字的意思。 ③抓住“一动也不动、不叫”引导学生语速放慢。 ④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雷雨来临前的沉闷、不安。 ⑤引导语:就在这仿佛静止的时刻,忽然发生了什么? 抓住“大风、乱摆”读出风的猛烈,抓住“垂、逃”读出它的小心。 ⑥引导学生多次朗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体会雷雨将要来临时的紧张。 2.引导学生尝试结合关键词——景象进行复述故事,尽可能达到背诵的目的。 引导语:孩子们,雷雨来了,雷雨哗,哗,哗地下起来了...... 课中任务2:默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生:所有的事物都看不清了。 师引导:事物看不清了,证明雨太大了。是的,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渐渐地、渐渐地,又发生了什么呢? 生:雨停了。 引导朗读:轻缓。 师总结:雷雨中,就是按照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小了这样的写作顺序写出了雷雨的特点。 师引导语:渐渐地,雨停了。天亮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还有哪些变化呢? 课中任务3: 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说说雨后天晴的景象变化。 生:补充。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思考“挂”的意思。 可爱的小蜘蛛又坐在网上。与雷雨来临前进行对比,体会雷雨后世界的安静与美好。 齐读第7、8自然段,感受雨过天晴的喜悦。 课中任务4: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过的雨。 引导学生说出雨的样子、雨声特点即可。 随机抽取1名同学回答圈画的景物。 若回答不准确,再次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补充。 评价标准:圈画完整无遗漏。 抽取1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雷雨来临前的沉闷,语速放缓 语速放缓 ,能准确读出沉闷的语气。无法准确读出沉闷的语气,但朗读正确、流利。
随机抽取1名学生理解“压”字的意思。 评价标准: 表达条理、完整、正确即可。 抽取1名待优生回答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评价标准:声音洪亮,读音准确。 伙伴合作,互说雷雨前、雷雨后景物的不同表现。 评价标准:完整、正确。 随机抽取2名同学朗读第8自然段。 评价标准:①读音准确②不添字漏字,朗读流利。③读出雨过天晴后的喜悦。 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自己见过的雨。 评价标准: 表述清晰、有针对性。能说出雨的特点,但是逻辑混乱。
问题预设:朗读感情不够充沛,声音较小,语调平淡。 补救措施: 1.教师范读、学生示范法读等方式。2.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并予以表扬。 问题预设: 对于雷雨中,景物的变化,可能找不出做着是按照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小了来写的。 补救措施: 教师引导语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问题预设:部分学生对于四种不同的雨水接触较少,理解不清晰。 补救措施: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描绘。
三、当堂练习,巩固新知。 (目标2.3) 1.通过大量的朗读课文,打到背诵的目的。 2.理解四个动词的意思,并尝试造句子。 教师巡视伙伴合作情况。 评价标准:伙伴互助。 问题预设:“垂” 的语句练习存在困难。 补救措施:选取2名学生进行示范。
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朗读课文,注意短句的连读。 基础巩固型 目标2 10分钟
2.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猫城记节选》,说一说写了什么时间中什么景物呢? 综合型 目标1 2 3 5分钟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