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八角楼上》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题 八角楼上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序号 2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八角楼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先辈”。语文要素一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可以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二是“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利用前后学习内容的关联,帮助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形成一定的认知,借助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了解故事内容。《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毛主席的住所,“每当……就…...”一句暗示了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而且天天如此。第2自然段讲述毛主席在灯下专心写作,写下许多光辉著作。寒冬腊月的深夜,主席却衣着单薄,在油灯下写作,照应了上文的“艰苦斗争”;主席凝视着这“星星之火”在沉思,表现了毛主席专注的工作状态。2.内容分析:识字与写字: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其中“楼、批、轻”等字都是左窄右宽,且笔画易错字:轻;笔顺易错字:披。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毛主席忘我的精神。口语交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发展和结果。3.关系建构: 单元内关系建构:《八角楼上》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毛主席忘我的精神。为其他课文奠定基础的作用,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单元间关系建构:本单元在落实人文主题“革命先辈”和“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上,为第八单元“借助提示,复述课文”的语文要素之一做了铺垫,又是对第四单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这两个语文要素的深入拓展。四、六、八单元之间遵循了从词语的学习到课文语言的表达,再到借助词语了解文章内容这种由浅入深、由学到用的语文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册与册:本单元语文要素中“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承接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通过体验角色,读好对话,读懂课文”这一语文要素;又与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打下基础。4.资源拓展:课文的背景是在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毛主席不但白天紧张繁忙,而且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的工作。主题丛书:《鲧禹治水》
课标分析 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本单元会认35个;800个左右会写,其中本单元会写26个生字。→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6个词语。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注意“楼、年、夜、披、轻、利”字的间架结构。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4.学习独立识字。→运用偏旁归类、借助图片、查字典选择义项等方法进行识字。阅读: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毛主席忘我的精神。口语交际: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讲述毛主席在八角楼上的故事。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观察插图,结合画面展开想象:毛主席凝视着这“星星之火”,心里在沉思什么呢。
学情分析 (一)知识经验:1.已知:(1)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有识字的兴趣。2.未知:会写字:“轻”左半部分“车”的第最后一笔横变提;“披”右半部分的笔顺。3.困难障碍:会写字:个别生字“轻”左半部分“车”的第最后一笔横变提;“披”右半部分的笔顺容易出错。4.突破措施:会认字:范读引导学生正音;会写字:教师指导书写强调易错笔顺,投影展示,伙伴之间及时点评。词语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语意思。(二)生活经验:1.已知:学生对毛主席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2.未知:学生没有见过八角楼。3.问题障碍因为生活中没有见过八角楼,难以切身体会八角楼上艰苦环境。4.解决措施借助图片和故事背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八角楼上艰苦环境。策略经验:1.已知:(1)能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结构归类、顺口溜等方式方法识记、学写生字。(2)学生能够借助图片(二上第一单元)、借助词句(二上第三单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二上第四单元)理解和讲述课文内容。2.未知(1)选择合理的识字方法的能力还需要提升。(2)按照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的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3)借助词句,理解人物精神的能力还需要提升。3.困难障碍部分同学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毛主席忘我的精神。4.解决措施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语、关键词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忘我的精神。
学习目标 1.通过伙伴互读、开火车、随机抽查等方式,复习并准确读出“楼、争”等10个生字。通过教师范写、投影纠正等方式,正确书写“夜、披、利”等四个生字。2.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体会毛主席忘我的精神。3.通过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观察插图,结合画面展开想象:毛主席凝视着这“星星之火”,心里在沉思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伙伴互读、开火车、随机抽查等方式,复习并准确读出“楼、争”等10个生字。通过教师范写、投影纠正等方式,正确书写“夜、披、利”等四个生字。学习难点:通过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观察插图,结合画面展开想象:毛主席凝视着这“星星之火”,心里在沉思的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总任务 单元总任务情境创设:红色足迹,凝聚在一个个值得深思的故事里。红色足迹,刻在一个个华夏子孙的灵魂里。
课时评价任务 任务详解:近期我们将举行以“走进伟人事迹,重温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感悟革命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驱动性任务:走进毛泽东的故事。任务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目标1)任务二:深入研读,理解内容。(目标2)任务三:发挥想象,拓展思考(目标3)任务四:书写指导(目标1)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目标1) 学习内容:复习本课二类字。学生活动:同桌互查词语。指名读词语。3.游戏识字。 学生通过课前复习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评价标准:字音正确 问题预设:个别同学仍读错“凝”。解决措施:
小老师领读,课后再次练习。
二、深入研读,理解内容。(目标2) 学习内容:自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小组合作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了课文,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吗?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学生活动:1.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2.生用“------- ”画出毛主席工作的句子。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3.学生汇报。4.师生共同总结:①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②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学习内容:出示内容: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1.“腊月”是指农历的哪一个月?2.在这样一个寒冷刺骨的深夜,毛主席在干什么呢?插图中,毛主席穿着单薄的军衣,为了抗寒,他还披着一条毯子,这是一条怎样的毯子?3.天气如此寒冷,毛主席穿得如此单薄,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些什么?4.结合插图,说说“凝视”、“沉思”“察觉”词语的意思。学生活动:生仔细朗读课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小组交流想对毛主席说的话:毛主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想着祖国和人民,只想着中国的革命事业,这多么令人敬佩呀! 指名学生进行填空。评价标准:声音洪亮、填写准确。指名学生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评价标准:能够说出毛主席是如何工作的。 问题预设:个别同学画不全毛主席工作的句子。补救措施:伙伴互助,补充完善。
三、发挥想象,拓展思考(目标3) 学习内容:边观察课文插图边思考:此时,毛主席在想什么呢?学生活动:伙伴交流。生回答:毛主席也许在想,这小小的火苗能照亮黑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红旗就像这小小的火苗,这革命的火种一定会照亮中国,燃遍中华大地。 希沃白板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评价标准:声音四级、语句通顺、表达清晰、条理。 问题预设:个别孩子有想法,但是不勇于表达。解决措施:学习伙伴先互说,教师鼓励,及时表扬。
四、书写指导(目标1) 学习内容:“楼、夜、披、利”书写指导。学生活动:(一)分析4个生字的生字结构。左右结构:楼、披、利。上下结构:夜指导“夜”书写。观察并说出书写要点:上点居中,捺要舒展。2.跟随教师范写,生书空。3.生描红、练写。
4.投影纠正,伙伴互评,再次练写。(三)“楼、披、利”生字学习。
1.回忆左右结构的生字书写要点。
2.分析生字的组成:加一加。
3.观看生字视频。
4.口述组词,描红、练写。
5.投影纠正,伙伴互评,再次练写。
抽取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一个,投影生点评。
评价标准: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书写不够规范,卷面欠整洁。 问题预设:“披”字右半部的笔顺易写错。补救措施:动画演示。教师范写,对易错点多强调,加深初学印象。3.在巡视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纠正指导。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A:朗读课文,说一说“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并试着造句。B:朗读课文,说一说“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 基础型作业 目标1目标2 5分钟
把毛主席对着“星星之火”的沉思讲给爸爸妈妈听。 拓展型作业 目标3 5分钟
板书设计 15.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凝视、沉思、没察觉光辉著作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存在问题:生字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发现孩子们对于“轻、披”字易写错。毛主席对着“星星之火”的沉思不够条理、生动。 改进措施:再次强调书写要点,生反复练写。进行投影纠正,出错的及时改错。伙伴互助,补充完善。
3.小组合作,上台演故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发挥“橙果果”写字软件的功能,进行范写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