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17《难忘的泼水节》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17《难忘的泼水节》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4: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第上单元《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其中“驶、盛、祝、寿”是翘舌音,“踩、族”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盛、铺”都是多音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以及“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其中“忘、穿、令”是上下结构,“泼、炮、始”是左窄右宽,“度”是半包围结构,“龙”是独体字。笔画易错字:泼、炮、龙。 【阅读与鉴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是要读好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词语与句子,例如“赶来了”、“铺满了”“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用欢快的语气体现热烈的气氛,从而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欢快心情。 二是要读好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句子,朗读时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好动词,例如:泼水时,周总理“一手端着……一手拿着……”傣族人民“一边……一边……”读出节奏与画面感,把周总理爱人民、人民爱周总理的情感表现出来。 【表达与交流】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谈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梳理与探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课后第一题的提示,说说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和结构】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伟人”这一主题,讲述了三位伟人的故事,表现了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按照提示,讲讲“泼水节”的故事,锻炼学生提取相关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 1.识字与写字 识字:结合语境帮助学生构筑动作画面,进行联想记忆。比如,“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且都表示动作,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龙、碗”2个生字,可组合成“龙船、银碗”2个词语,接着联系生活或图片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然后再读这组词语或这些生字所在的句子,加深对生字、词语的理解,也为朗读课文做好准备。 写字:本课要写忘、泼、度、龙、炮、穿、向、令8个字,包含上下、左右、独体三种结构,独体的字居多。教学时可进行归类指导书写。 2.表达归纳 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3.阅读与理解 (1)学习本文,初读时可按顺序朗读故事,把课文读通、读顺。 (2)然后借助课后第一题的提示,说说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关系建构】 三、关系建构 在前面识字学习的基础上,本课安排了根据生字构字特点及语境先猜带点的字,再查字典验证。 四、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P38-43。
学情 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自己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已有生活经验:大多数孩子都听说过周恩来的故事,对周总理有个基本上的了解。 已有策略经验:能够运用朗读圈画重点语句,感受周总理亲民、爱民的情怀。 学习困难与障碍: 1.字词方面:本课部分生字的字形较复杂,且这些字大多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措施:结合语境帮助学生构筑动作画面,进行联想记忆。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结合、识字卡片等方式认识本单元二类字,读准多音字“难”。通过老师范写,学会书写本单元一类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大意。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革命先辈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伙伴互查、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能准确读出“泼、族”等15个生字。通过多音字组词,语境认读等形式,读准多音字“铺、盛”。 2.通过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同桌合作等方式,能够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3.通过图文对照,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品读等形式,说出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欢快心情,并能够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说出周总理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同桌合作等方式,能够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品读等形式,说出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欢快心情,并能够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说出周总理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情境创设:红色足迹,凝聚在一个个值得深思的故事里。红色足迹,刻在一个个华夏子孙的灵魂里。
课时 评价 任务 任务详解:近期我们将举行以“走进伟人事迹,重温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感悟革命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 驱动性任务:走进周恩来的故事。 子任务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子任务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目标1) 子任务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目标3) 子任务4: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学习内容: 1出示泼水节的图片,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人在干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说出你所知道的泼水节。 2.介绍泼水节的来历。 3.揭示课题:17 难忘的泼水节 学生活动: 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2.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泼水节。 3生跟随教师一起书空课题,并大声朗读课题。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自己所知道的泼水节。 评价标准:站姿端正,声音四级,语言流畅。 问题预设: 可能存在个别孩子不能流利地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泼水节。 补救措施: 教师提示。 同伴互助。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目标1) 学习内容: 课件出示词语,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正音。 课件出示短语,学生认读。 思考:是用怎样的识字方法记住它的? 学生活动: 1.(1)小老师范读,其他学生跟读。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读情况。 (3)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 (4)师指名读词语。 (5)生齐读生字。 2.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都表示动作。 (2)师指名读生字。 (3)生齐读生字。 1.伙伴互查生字,教师指名学困生认读。 评价标准: 能正确熟练认读生字能正确认读,但部分词语不熟练不能全部正确认读,读错1-2个
问题预设: 少数同学无法准确度出“铺、盛、碗、”的读音 补救措施: 伙伴教读,课下教师追踪辅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标3)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过渡语:字词学习成功结束,咱们来看看这个泼水节傣族人民是怎样过的呢? 学习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句子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学生活动: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指名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习内容: 读1——3自然段 1.思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如此难忘呢? 2出示课件,简介周总理。 学生活动: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傣族人民很高兴是因为周总理跟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而且带来了祝福,所以难忘。 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周总理。 学习内容: 1.再次朗读第3自然段 思考在这个节日里,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呢?把相关语句用“——”画下来,仔细读读。 随文识字“铺”。 学生活动: 1.生画句子: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2.生思考回答,这个多音字在不同情境下的读音。 “铺”读pū时,表示“把把东西展开或摊平”的意思,读pù时,表示“店铺、商店”的意思。 3.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说出正确的读音: 妈妈在小明的床铺(pù)上铺(pū)上了暖和的毯子。 学习内容: 抓住关键词:“四面八方”、“赶来”体会有很多傣族人民急切的想亲眼看看周总理。 学生活动: 1.图文对应,朗读短句。 2抓住关键词,结合想象,体会人们的急切心情。 “四面八方”这个词体会到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从“赶”字可以体会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 3.练习朗读,读出急切。 学习内容: 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词语“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场面的隆重,人们对周总理到来的重视,以及对总理的热爱。 学生活动: 1.图文对应,朗读短句。 2抓住关键语句,结合想象, 感受场面的隆重,人们对周总理到来的重视,以及对总理的热爱。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瓣比作鲜红的地毯,联系生活实际,一般在情况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尊贵的客人时,会铺上鲜红的地毯。这句话感受到了场面的隆重,人们对周总理到来的重视,以及对总理的热爱。 (2)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而准备的。 3.练习朗读,读出场面的宏大以及人们对周总理的尊敬。 学习内容: 课件出示: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学生活动: 1.想像画面,品读交流。 2.生回答:周总理每天都要处理许多重要的事情,工作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他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人民的好总理,人们从心底里欢迎他。 3.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傣族人们的热情,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 过渡语:周恩来总理要来了,人们是非常高兴。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学习活动: 1.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 ”画出周总理的穿着。 用“~~~ ”周总理在做什么? 学生活动: 1.自读第4-6自然段,自己思考问题,边读边画边做标注。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1)图文对照,说周总理的外貌: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2)之所以周总理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是因为他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 (3)抓住“笑容满面”这一词语,看出周总理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1)图文对照,说周总理的动作: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周总理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生带着这一体会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学习内容: 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2.随文识字“盛”。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动作的词语:端着、拿着、蘸、泼洒。 2.运用补白的方式将周总理泼水的过程复述出来。 3生边读边想象,周总理给人们带去了怎样的祝福。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周总理走到一位老爷爷的身边,祝福他______。 周总理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祝福他________。 周总理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祝福他______。 4.生思考回答,这个多音字在不同情境下的读音。 “盛”读shèng时,是“茂盛、兴旺”的意思。读chénɡ时代表“把东西放进去”的意思。 葡萄沟盛( shènɡ)产葡萄干,乡亲们总是给临走客人的口袋里盛(chénɡ )满葡萄干。 学习内容: 出示第6-8自然段并读一读。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 思考:泼水节为什么难忘啊?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 2.抓住三个感叹号,表达了 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之情。 排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指名学生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评价标准: 学生能流畅、能简单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口语表达不流畅,无法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两位中等生回答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如此难忘? 评价标准:声音四级,言之有理即可。 希沃白板随机抽取学生分享画出的句子。 评价标准: 画线准确、声音四级、朗读流利。 2.随机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给“铺”的不同读音找朋友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能给每个音正确组两个词能给每个音正确组一个词不能全部正确组词
指名学生尝试读出读出傣族人们的热情,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 评价标准:重读“四面八方”“赶来”“一条条、一串串”读出喜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 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重点语句表达的含义。 希沃白板随机抽取三名学生展示描写周总理外貌以及动作的句子。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准确读出相关语句。 2.随机抽取三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吐字清晰,能够读出周总理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的语气。 指名学生说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吐字清晰,能够找出动作的词语。 指名两名中等生、两名待优生利用词语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语句通顺,能够把事情说清楚即可。 随机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给“盛”的不同读音找朋友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能给每个音正确组两个词能给每个音正确组一个词不能全部正确组词
指名两名中等生、两名待优生利用词语练习说说为什么难忘.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语句通顺,能够把说清楚。 问题预设: 少数同学无法说出课文讲的事情。 补救措施: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抓住关键词,根据课文填空。再次读课文体会。 问题预设: 少数同学无法说出课文原因。 补救措施: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再次读相关语句体会。 问题预设: 少数同学无法找出相关语句。 补救措施: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再次读相关语句体会。 问题预设: 少数同学无法准确分辨“铺”的不同读音。 补救措施: 出示现实生活情景中的图片,把多音字放于语境中,多读一读,多运用。 问题预设:部分同学不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 补救措施: 老师提示。 问题预设:部分同学不能正确朗读。 补救措施: 重点词语认读,同桌互读。 问题预设:部分同学不能找出动作的词语。 补救措施: 老师提示,再次读句子。 问题预设: 少数同学无法准确分辨“铺”的不同读音。 补救措施: 出示现实生活情景中的图片,把多音字放于语境中,多读一读,多运用。
五、反馈巩固,拓展延伸(目标3) 学习内容: 结合词语,尝试复述周总理与人们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学生活动: 生利用以下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 指名两名中等生、两名待优生利用词语练习说说。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语句通顺,能够把过程说清楚。 问题预设:部分同学不能准确流利的事说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过程。 补救措施: 1老师提示。 2伙伴互助。 3课后练习。
五、课堂总结(目标3) 学习内容: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说出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总理和人民的心永远紧密相连 指名三名中等生、两名待优生利用说说收获。 评价标准: 声音四级,语句通顺,能够说清楚收获。 问题预设:部分同学不能准确说出。 补救措施: 1老师提示。 2伙伴互助。 3课后练习。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积累本课二类词语 巩固类作业 目标3 7分钟
阅读主题丛书 拓展类作业 目标2.3 8分钟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周总理 敲着 傣族服装 撒满 接过 敲着 龙船 踩着 跳舞 花炮 端着 拿着 泼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通过多次知道学生朗读,使学生感受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受傣族,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与激动,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深切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在课堂上,多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发表自 教学反思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彩,评价开放性强。 此外,我在本课上加强了识字写字指导。因为识字鞋子仍然是小 学低段语文学习的教学重点,所以我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加强 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没有尽可能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有些被动,没有完全真正成为 学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