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胡兰》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课标 分析 识字与写字】 认识本单元“楼、争”等51个生字,读准“铺、盛、血”3个多音字,写好“楼、年”等28个生字,会写29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利用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积累立志名言,感受其中的道理 【表达与交流】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画的意思,并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梳理与探究】 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
教材 分析 【文本位置】 《刘胡兰》一文主要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文教学重点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其中的对话部分,既有助于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需要。 关注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刘胡兰被捕。 第2至3自然段,写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坚贞不屈,死也不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敌人将刘胡兰杀害。 第4自然段写了毛主席为刘胡兰写了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大多可在初读时随文识记。如“烈”字,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本课需要掌握的多音字“血”,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引导学生发现:“xiě”音多用于口语,“xu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本课要写的字,字形比较简单,“反”是半包围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中,“刘”的左边部分最后的捺要变成点,“村”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关注词语:年轻、北风、收买、威胁、牺牲。随文识记巩固“年轻、北风”,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关系建构】在前面识字学习的基础上,本课安排了根据生字构字特点及语境先猜带点的字,再查字典验证。 【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
学情 分析 【已有经验】 1.知识经验 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自己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生活经验 部分孩子听说过刘胡兰的故事,对故事的背景有个基本上的了解。 3.策略经验 能够运用朗读圈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未知经验】 1.知识经验 10%的同学部分生字的偏旁部首和笔顺顺序不明确,笔顺名称记忆不牢固。 2.生活经验 95%的同学因为生活实际与课文背景较远对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来说有些困难。 【困难与障碍】 字词方面:本课血的读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正音。 【突破措施】结合语境做读音检测练习,重点识记。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结合、识字卡片等方式认识本单元二类字,读准多音字“难”。通过老师范写,学会书写本单元一类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大意。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革命先辈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刘、兰”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胡”等6个字,会写“年轻、北风”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刘胡兰勇于斗争、顽强不屈的英雄事迹。
学习 重难点 认识“刘、兰”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胡”等6个字,会写“年轻、北风”2个词语。 初步了解刘胡兰勇于斗争、顽强不屈的英雄事迹。
课前 准备 课件制作
评价任务设计
单元 总任务 情境创设:红色足迹,凝聚在一个个值得深思的故事里。红色足迹,刻在一个个华夏子孙的灵魂里。
课时 评价 任务 。 任务详解:近期我们将举行以“走进伟人事迹,重温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感悟革命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 驱动性任务:走进刘胡兰的故事。 任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任务二: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任务三:整体感知 任务四:再读感悟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问题预设与补救
一、 复习导入 学习内容: 复习前三篇文章中的革命英雄,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说出前三文章中的革命前辈的姓名。 书空课题“刘胡兰”。
二、 自学时光 (目标1) 学习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思考:读过文章你都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活动: 按要求完成任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认读PPT中的词语 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给多音字“血”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1.完成补白 评价方式: 随机抽生回答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葡萄 评价标准: 学生能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能简单说出是因为当地葡萄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学生口语表达不流畅,无法说出理由
问题预设: 少数学生认读词语时后鼻音发音不标准 补救措施: 小老师领读
三、 精读品悟 (目标1.2.)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自由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找出具体的时间、天气、地点、主要人物的词语 3.根据停顿符号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再读读课文2-3自然段,用“~~~~~~”画出刘胡兰面对敌人凶狠残暴的手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思考:刘胡兰向敌人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朗读刘胡兰的语言,读出刘胡兰毫不畏惧的态度。 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找出描写刘胡兰动作的词语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读课文,读出刘胡兰的勇敢无畏。 男女生赛读、开火车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朗读刘胡兰和敌人的对话 同桌互读 男女生互读 师生合作朗读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随文理解词语:牺牲 简单说出“才”字的用意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齐读第四自然段 简单说出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是怎么做的? 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并简单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简单说出想对刘胡兰说的话 评价方式: 学生说自己在第一自然段中发现的信息 评价标准: 学生能准确找到表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天气的词语。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总结出来。学生寻找到的信息不完整。
评价方式: 随机抽生说出刘胡兰和敌人说的话 评价标准: 学生能准确找到敌人和刘胡兰的话语。并能读出敌人的残暴和刘胡兰的无畏。学生能准确找到敌人和刘胡兰的话语。朗读时语气不到位。
评价方式: 希沃白板随机抽取学生朗读人物对话,读的流畅、有节奏、停顿准确,感情充沛。 评价标准: 朗读流畅、有节奏、停顿准确,感情充沛。 无法准确、流畅地朗读、无停顿,人物语气不到位。
问题预设: 部分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 补救措施: 同桌互查互纠 问题预设: 部分学生朗读时感情不到点位 补救措施: 教师范读 认真听其他同学朗读
三、 小结 (目标3)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板书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桌互相交流 发表看法 评价方式: 根据板书简单说出文章的脉络 评价标准: 学生能根据板书流畅概述文章主要内容,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学生在概述文章主要内容时有遗漏,或不流畅。
问题预设: 部分同学概述文章主要内容有困难 补救措施: 1.同桌互助 2.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四、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认读本课二类字两遍并各组一词 巩固性作业 目标1 3分钟
把刘胡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要求语言条理,故事完整,声情并茂。 实践性作业 目标3 5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书上的内容转换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按时完成课时要求内容,课堂效果不错。 2.关注到每个学生,对于理解能力差一点的学生要更加关注,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及时布置任务,让所有的同学都有事做,共同进步。 3.对于课堂内容的板书及时,条理清晰,让课程结尾时的总结有条理性,同学们更好记忆知识点。 4.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5.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有信心,愿意去学习这门课程。 缺点: 自己本身与学生的交流不够,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了解不充足,我对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没有清晰地认知。 2.对于自己的角色转换不彻底,我站在我的角度上去提出问题,所以导致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有难度,所以课堂的互动不够活跃。 3.给学生的预习时间没有控制好,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所以导致有很多同学预习就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认真预习,浪费了不少时间。 4.讲课时,语言过于平缓,没有突出重难点,让学生对于本节课都没有激情,有些同学的注意力难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