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5 20: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哥伦比亚1000比索纸币玻利瓦尔头像
阿根廷5皮索纸币圣马丁头像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堂目标: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拓展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什么是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革命(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针对外来侵略
---针对本国封建势力
民主革命(反对专制,争取政治民主)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1)殖民压迫: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
(2)经济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3)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5)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在1804年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海地独立斗争
表现
圣马丁与玻利瓦尔的双雄密谈:
1822年7月26日瓜亚基尔会谈
1822年7月26日,在南美洲城市瓜亚基尔,西属南美洲独立战争的两大领袖,秘鲁“护国公”圣马丁和“解放者”玻利瓦尔举行了会谈,史称“瓜亚基尔会谈”。由于事后二人都对会谈的内容缄口不语,且会谈结束后圣马丁便悄然离开瓜亚基尔回到利马并宣布引退,放弃了独立战争的领导权,因此瓜亚基尔会谈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巴西获得独立
拉丁美洲各国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盛行,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困境
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
特征: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大棒政策” (漫画)
美国对拉丁美洲觊觎已久,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企图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拉丁美洲经济渗透的同时,武力干涉行动也越来越多,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①巴西共和国:1898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墨西哥革命: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民主革命
(1)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2)革命任务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压迫双重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务。
(3)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是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并不是本地区的资产阶级。
(4)独立运动的结果具有特殊性。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没有被根本触动并有所发展,政治上“考迪罗主义”盛行。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呢?
探究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现实遗产
1.拉丁美洲的独立,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2.体育运动: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
3.国家名称:玻利维亚就是为了纪念玻利瓦尔。
4.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洲的解放者”、“委内瑞拉国父”。其独立思想至今仍影响着美洲政治思想。 圣马丁是阿根廷"国父",智利和秘鲁称他为"自由的缔造者"与西蒙·玻利瓦尔一道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
拓展
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同亚洲各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了,这时亚洲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均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觉醒正是在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都已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
材料二: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是亚洲觉醒的内因。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统治,特别是廉价商品的倾销,破坏了亚洲各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
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既遭到帝国主义的扼杀和限制,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碍,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矛盾激化和促进人们新的觉醒。
1. 原因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
(2)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亚洲的觉醒
1885年,国民大会党
1905年,提拉克主张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罢工,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印度国大党党旗
“印度革命之父”提拉克,被甘地称为现代印度的缔造者。
3.表现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
时间 1905—1911年
过程 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结果 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影响 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2)伊朗立宪革命
(3)中国辛亥革命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性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本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主要任务:反对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3.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
4.斗争力量:某些国家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
5.斗争形式:采用了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形式。
6.结果: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遭到了失败。
成就:颁布资产阶级法律,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推动了亚洲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
亚洲觉醒的特点
1.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1856-1920年)宣称《薄伽梵歌》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他用《薄伽梵歌》论证其政治纲领的合理性。提拉克的做法(  )
A.复兴了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
B.巩固了国大党的领导地位
C.打击了印度的封建顽固势力
D.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2.虽然1905~1911年的伊朗立宪革命以失败告终,但从长远来看,这次政治变革所带来的冲击被证明更具有吸引力和伟大意义。下列对伊朗立宪革命“伟大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巩固了伊斯兰教的统治地位
B.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C.打击了地方官僚的暴力行为
D.清除了西方国家残余势力
D
小练习
B
非洲的抗争
阿拉比即艾哈迈德·阿拉比 ,埃及爱国军官。1879 年组建祖国党。曾两次领导起义,要求实施宪政。企图摆脱英、法对埃及的控制。1882年领导埃及军民抵抗英。
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成立了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失败。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
1881年6月,马赫迪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根据伊斯兰教的经典《圣训》预言:他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的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是穆斯林的领袖,他降临世间,根据神圣的教法治理乱世,伸张正义,铲除暴虐,整顿伊斯兰教内部的全部分歧,复兴伊斯兰教的信仰,开创新纪。
189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了《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1896 年 3 月 发 生的阿杜瓦战役,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孟尼利克二世在意大利人眼中就是个野蛮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阿杜瓦战役沦为笑柄的意大利
19世纪末非洲抗争的特点:
①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
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③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
④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埃及——以爱国军队为主,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苏丹——在“马赫迪”的领导下,对外国侵略者进行了20年斗争。
埃塞俄比亚——在皇帝的领导下,上下同心,打败了侵略者。
抗争方式不同
小结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
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原因、条件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
英美势力的渗入
序幕:海地独立
拉丁美洲的全面独立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进程
背景:原因、条件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背景(主要斗争形式)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建立了非洲第一个政党
B.带领苏丹实现国家独立
C.沉重地打击英国侵略者
D.带领国家走上了近代化
2.19世纪以来,英国从西班牙后期失败的殖民体系中汲取教训,采取了一种“温柔的尝试”,即让当地贵族作为“代理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权力,降低了对殖民地的殖民强度。这一“温柔的尝试”(  )
A.与殖民地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密切相关
B.反映了英国国力衰落与国威下降的现实
C.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长的结果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
小练习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