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课程导入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
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
的政治经济桎梏。
斯大林( 1878年-1953年)
斯大林模式
1、集中的政治权力: 公民集中到政府,下级政府集中到中央政府, 乃至集中到最高统治者。(集权政治)
2、集中的经济权力:集中的经济资源由政府掌控所有权、管理权。
(高度公有制、高度计划性)
3、集中的思想权力:(“个人崇拜”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目 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巨变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946—1950年恢复和发展苏联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即第四个五年计划
指导思想: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要任务:
1.重建苏联受战争破坏的地区
2.国民收入、工业、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
3.对国家电气化给予高度重视,强调要建设或修复一批大型水电站
取得的成就:
据苏联政府的统计数字,1950年“四五”计划结束时,苏联恢复和新建了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其中重工业产值增加了一倍多,国民收人比战争前提高64%。
国防工业取得重大突破,1946 年建成世界上第-座原子能反应堆,1949 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1950年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以1966年的美元计算)达到1 57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国民经济总产值是393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
苏联的发展
从“四五”计划执行结果看,工业投资额的88%用于机器制造业,只有12%投到了轻工业。轻工业生产非但没有达到计划目标,甚至还低于战前水平。此外,公路铁路交通、水路和海路运输业等,也都因片面发展重工业而受到损害。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四五”计划预定农业生产增长27%,但由于战后对农业投资较少、自然灾害和行政命令等原因,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到1950 年时仅达到1940年水平的99%,还没有超过十月革命前的水平,谷物总收获量仅为战前水平的78%。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为432公斤,仍低于1913年540公斤的水平。农业依然是苏联经济中最落后的产业
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衡
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内容: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种植玉米运动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成效:农业: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科技: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工业:1953—1964年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至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至5.5
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增至2.23亿吨,电力从1340亿度增至4590亿度
评价:
1、 改革注入市场经济成分,取得成效,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2、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
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到1955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约1800万公顷,但赫鲁晓夫仍对此仍感到不满意,他提出要在1960年使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忽视玉米的生长环境,一些干部为完成种植玉米的硬性任务不惜作假,于是掀起了一股浮夸风,这导致了玉米运动的失败,由于玉米人们给赫鲁晓夫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玉米棒子”
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
材料二: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 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
材料三:(赫鲁晓夫)改革后的 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也保留了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配置资源的基本方法依旧是计划经济和计划方法,中央集权仍然是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材料四:在1955年1月25—30日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强调今后要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号召要同主张加速发展轻工业的人进行坚决斗争
原因:
违背自然规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目标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苏联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主要内容:
①前期:
政治:对政治体制有一定的改革调整,但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仍然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机制。
工业:在工业领域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管理的多、经营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粮食生产仍不能完全自给,每年都需要进口粮食
②后期:改革停滞不前,日趋保守。
(2)效果:
① 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经济体制有所改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增;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 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加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
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材料一: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
(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
材料二:他无视70年代末,世界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坚持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他被暂时的繁华表象所迷惑,改革半途而废了。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传统模式;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④勃列日涅夫片面发展重工业,加剧了苏联经济困难;
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内容:
经济: 1985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政治: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思想: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 多元化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最初的坚持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到以抽象人道主义价值观、历史观来指导苏联改革,逐渐形成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路线。
“怎么建社会主义”:
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力面进行改革的方针。“新思维”在“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下,在提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同时,抹煞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性和斗争性。“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则进一步认同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观,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建制和市场经济模式作为苏联盲目模仿和追求的目标。
材料一:他提出了通过租赁承包制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用农村的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红利来发展农业生产。可惜由于太急功近利,不等农业生产发展取得真正的提高就将工作中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其结果是其农业又一次出现了倒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摆脱危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是在最终促成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的彻底瓦解,从而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浅析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及教训》
材料二: 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登载了列宁格勒工艺学院讲师尼娜安德列耶娃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的读者来信。信中指出:“经过与青年们长时间的坦诚交谈,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对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我国当时领导人的攻击,不仅针对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精神道德层面,它还关系到整个社会根基。”“各种组织的头头常常谈论以‘议会制’为基础的‘分权’、‘自由贸易联盟’、‘独立出版社’等话题。这一切都表明当前我国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并由此扩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的一切方面的改革是否需要党和工人阶级的领导。 ”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
①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指导思想偏离 了科学社会主义;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世界历史》
指出材料四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和共同的不足、启示。
侧重点:赫鲁晓夫:农业; 勃列日涅夫: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苏联的改革——三个改革比较
项目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相似点
历史背景 斯大林体制日益暴露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的边缘
1、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改革都失败了,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指导思想 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背离社会主义) 具体内容 重点在农业领域 重点在工业领域 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影响 比例失调,思想混乱 作风专断,缺乏活力,发展缓慢 经济滑坡,思想混乱,导致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
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 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 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苏联的改革
葬送苏联的是戈尔巴乔夫,也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是寄生在这种体制上的每一个既得利益者。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法。
1991年8月19日国家领导阶层的“传统派”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政变失败,1991年12月26日, 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的结局
材料: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导火线:
八一九事件。
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
东欧的社会主义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 20 世纪 50 年代, 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和苏联的实践, 在经过了一个极短的过渡时期以后, 先后宣布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到了 80 年代, 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发动大规模改革的同时, 普遍重估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不同程度地调低了原来的历史定位。
建怎样的社会主义?依据国情、自主改革、独立发展,走一条结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1、建设、改革的背景
(1) 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巨变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南斯拉夫改革
南斯拉夫最早进行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苏南冲突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认为必须脱离斯大林所建立的模式
领域 内容
政治 领域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离
加强民族阵线作用,广泛发扬民主;
以法律保障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和出国的自由
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经济 领域 改革国家计划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完全独立经营
取消外贸国家垄断
1968年《行动纲领》,宣布将“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的、富有人情味儿的社会主义社会”——“布拉格之春”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背景:照搬苏联模式的改革方法,导致国民经济失衡,比例失调,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2、改革:1968年1月主张改革的杜布切克上任——布拉格之春
3、结果:苏联的军事入侵导致导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失败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①历史原因: 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②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经济陷入困境。
③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动荡。
④外部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表现:
1989—1992年,东欧执政共产党或工人党实行政治多元化,
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剧变。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民主德国并入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分成了六个国家。
—— 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
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剧变方式:相对平稳(和平)流血冲突(暴力) 国家合并 国家分裂、解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949年—1956年底:过渡时期
(1)1949年10月1日
(2)1954年
(3)到1956年底
1956—1976年
(1)失误
(2)成就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2)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突进;
(3)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4)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课堂小结
1.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该观点意在说明赫鲁晓夫( )
A.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制 B.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
C.实际上延续了“斯大林模式” D.改革使苏联经济失去活力
2.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C
D
随堂练习
3.1989年,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全面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B.全盘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
C.追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制度
4.普京曾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发生的“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D.民族问题是毁灭苏联的“火药桶”
D
A
5.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6.下列关于二战后东欧各国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波兰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 B.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匈牙利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D.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
A
B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材料二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材料三 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扰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1)苏联和东欧剧变是否表明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什么?
(2)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被称作什么战略?
(3)结合上述材料看,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不是。苏联、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受到影响,但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必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和平演变”。
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
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