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5 22:0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学习重点)
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学习难点)
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P90—96,用双色笔在书上标记要点、重点、难点。
假如你是国家科工委的发言人,请你介绍我国“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1)成就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
试验取得成功
③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代表科学家
①邓稼先
  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②钱学森
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3)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2.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
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
杨利伟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
杂交水稻
(2)影响: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
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2.青蒿素
(1)概况: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
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红岩
青春之歌
东方红
茶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核弹(原子弹、氢弹)
导弹
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
神舟系列飞船
漫步太空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农业、医学
莫言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文化
科技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