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学习目标:
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结合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了解我国气温的区域差异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读图验证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第一步:读图名
冬季
夏季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北极村
自主了解
1月平均气温为-30.6℃ ;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北极村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 。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0℃
-8℃
8℃
-16℃
-28℃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大
漠河
<-280C
海口
160C
<
逐 渐 降 低
由南向北气温递减
温差约50℃
结论二:
结论一:
自主探究
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该线大致沿我国的 (山脉或河流)一线延伸,其延伸方向在
(地形区) (方位)部偏离了纬线。
图2.2 中国地形的分布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淮 河
秦 岭
1月0℃等温线
东南
冬夏季气温特征
探究:读图分析中国冬季气温特征
用彩笔在“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中的0℃等温线。
1月0℃等温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中,______地区的冬季会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以北
冬夏季气温特征
探究:读图分析中国冬季气温特征
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淮 河
秦 岭
1月0℃等温线
2、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图2.13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导致这里很冷的主要原因是 。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30.6℃,极端最低气温-52.3℃,别称“中国寒极城”!当地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纬度较高,得到的太阳光热较少;
距冬季风源地较近,降温幅度大
冬夏季气温特征
探究:读图分析中国冬季气温特征
中国北极村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中国的冬季风
北方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
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北方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
冬夏季气温特征
分析: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原因
我国的温度带和农业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春小麦:春播秋收
冬小麦:秋播夏收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冬小麦等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气温分布特征
我国的气温
温度带
农作物
熟制
民居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普遍高温。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由南向北气温递减。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要了解中国降水量的空间(时间)分布情况,
选择哪类地图呢?
温故知新
某地年降水柱状图
我国的降水特点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填图·绘图
①在图中描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在图中圈出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区域。
我国的降水特点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岛东北部的______;
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吐鲁番盆地中的______。
火烧寮
火烧寮
托克逊
托克逊
我国的降水特点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1.据图探究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1)东南沿海一代的年降水量多在____毫米以上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____________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3)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山脉)-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
(4)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
(5)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____毫米。
1600
秦岭—淮河
大兴安岭
50
(6)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思考:为什么我国降水会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风:东南季风)
地形因素(山脉的阻挡)
纬度因素(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
西北
东南
植被
草原
荒漠
森林草原
森林
农业类型
新疆牧场
内蒙古牧场
旱作农业
水田农业
民居建筑
江南水乡
四合院
蒙古包
新疆
分析我国植被、农业、民居建筑由西北向东南变化的原因。
雨季时间 南方长北方短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且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完,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与冬夏季风活动、锋面雨带的推移分不开。
来源:太平洋
性质:温暖湿润
风向: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来源: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寒冷干燥
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中国锋面雨带的移动与地区降水范围
4、5月在我国
华南地区登陆
6月,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
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雨带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地区,10月雨季结束。
温度带的划分
选一选:特产互换
三亚的中学生小明,想给北京的朋友快递一些海南当地生产的水果,可以挑选哪些?
图2.17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选一选:水果老家
温度带的划分
图2.17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
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与五带
思考: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五带划分相同吗?
热带
积温>8000℃
亚热带
4500~8000℃
暖温带
3400~4500℃
中温带
1600~3400℃
寒温带
<1600℃
西双版纳、雷州半岛
海南岛、台湾南部
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黑龙江与内蒙古北部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温度带的划分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的依据
塔里木盆地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暖
温
带
中温带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亚热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区
柴达木盆地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自主探究
椰子
热
带
甜橙
亚热带
暖温带
拓展提高
说出温度带和农作物熟制
温度带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
E.热 带
地区
1.黑龙江北部
2.长江中下游平原
3.黄河中下游
大部分地区
4.东北平原
5.雷州半岛
耕作制度
(1)一年两熟
(2)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一年一熟
(4)一年三熟
巩固提高
东北传统民房
火炕
南方竹楼
四合院
不同温度带气温不同,房屋的高度、墙体厚度以及窗子大小也不同。
民居与气温
我国的
气温分布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普遍高温
重要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温度带的划分及主要农作物和熟制
青藏高原区:青稞、小麦等,一年一熟
寒温带、中温带:春小麦、甜菜,一年一熟
暖温带:冬小麦、花生等,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亚热带:水稻、油菜、柑橘等,一年两熟至三熟
热带:水稻、香蕉、椰子等,一年三熟
课堂小结
1、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 B.纬度高
C.有极夜现象 D.受冬季风的影响强烈
检测目标
A
2、我国东部1月份气温分布的整体特点是
A.由东向西气温递增河
B.由南向北气温递减
C.北部地区全年寒冷
D.南北温差小
B
检测目标
3、“我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腰,你在北方的寒冬里裹着貂”,这说明了( )
A. 我国南方人不怕冷
B.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C. 我国南北穿衣风格差异大
D. 我国南北方文化差异大
B
检测目标
4、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A
检测目标
5、关于我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差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 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
C.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大
D. 高海拔地区日较差最大
C
检测目标
课后作业
1.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
谈谈你的收获吧(共27张PPT)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读我国不同地区动物的图片,猜它们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区,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牦牛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气温低于20℃;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
三河马是唯一能与外国马争雄的国产马,主要生活在 水草肥美的内蒙古草原。
东北虎的栖息地:远离人类居住区、冬季积雪较浅、成熟的红松—阔叶混交林。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科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各类气候图,说出我国气候的
主要特征。
■综合思维
运用资料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读图分析能力。
立德树人
通过对季风气候利弊的评价,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
重点
重难点
气候复杂多样
你能根据植被说
出不同高度所属的热
量带吗?
我国是多山的国
家,高大山地气候的
垂直变化,使我国气
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异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此各地气温、降水的组合状况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雨季多雨;植被带:热带季雨林带
海南尖峰岭
亚热带季风气候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广西南岭
温带季风气候
Temperate monsoon climate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大兴安岭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橘老弟,到我们这来玩吧。
噢,你们那边好冷啊!!!!
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特征
填图·绘图
①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注我国各气候类型名称。
②在图中描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特征
(1)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_______________气候
(2)东部地区由北向南的气候类型:
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气候,
__________气候。
(3)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__________气候。
(4)高大山地,气候呈明显的______变化。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1.结合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高原山地
垂直
(5)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
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1)气温:
(2)降水: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偏北风
偏南风(东南、西南)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太平洋、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亚
蒙古
西伯利亚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4.地形地势
迎风坡降水多;
山脉走向与盛行风一致,利于水汽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海拔高,气温低;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度冷空气,使得山脉南侧气温偏高
(1)气温:
(2)降水: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
②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①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使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
③我国比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④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总结:气候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气候
纬度位置:一般来说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海越近,降水越多
地形: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
气候特征
特征
类型:三种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课堂小结
1、我国同时引进世界上的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能使这些动植物同时生存(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横断山区 D.太行山区
检测目标
C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此时南方白昼长于北方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C
检测目标
3、“祖国大好河山,横跨春夏秋冬”,此条评论反映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
A. 海洋性气候显著
B. 大陆性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
D. 季风气候显著
C
检测目标
4、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A. 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
C
检测目标
5、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 )
A.大于400 mm,大于25 mm
B.小于400 mm,大于25 mm
C.大于400 mm,小于25 mm
D.小于400 mm,小于25 mm
C
检测目标
1.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
2.实践性作业:调查本地气候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同学们分享。
课后作业
谈谈你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