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北平
上海
沈阳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共合作宣言》
相互配合
同仇敌忾
国民党
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共产党
敌后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战役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影响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3
山东台儿庄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台儿庄战役
观察地图思考:日军选择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徐州是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日军企图合攻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
战役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影响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3
李宗仁
山东台儿庄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国军队在巷战中
中国军队疾步前进
中国重机枪向日军进攻
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军事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
战役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影响
台儿庄战役
武汉 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年6月-10月
武汉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万家岭大捷
1938.3
李宗仁
山东台儿庄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保卫大武汉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武汉素有“九州通衢”之称,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交会处,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武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具有极重要战略地位。
花园口决堤
1938年6月
“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
花园口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命令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队秘密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正值汛期的黄河水咆哮着冲出大堤,形成数千米至100千米不等的水面,一路横冲直撞,沿淮河、经过洪泽湖下泻,由长江入海。花园口决堤虽然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但是给河南、皖北、苏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万多平方千米,工农各业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迫使日军放弃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
薛岳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万家岭大捷
抗日战争的几个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到1943年底
战略反攻阶段 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役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影响
台儿庄战役
武汉 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年6月-10月
武汉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41年12月
长沙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胜利
万家岭大捷
1938.3
李宗仁
山东台儿庄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长沙是湖南省会,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成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成为中日反复争夺的战略要点。
1、背景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9-1939.10)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9--1941.10)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12-1942.1)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相关史事
问题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之胜利。”
--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告中国人民书》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以作军费使用。随后,美、英两国又主动向中国提出要废除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归还上海、厦门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
反法西斯同盟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战役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影响
台儿庄战役
武汉 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年6月-10月
武汉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41年12月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944年初
豫湘桂地区
长沙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胜利
万家岭大捷
1938.3
李宗仁
山东台儿庄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四、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思考: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惨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被俘的中国军人
①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发扬了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③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何评价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 4月成功解救英缅军第一师。后作战失利,远征军大部撤回国内,部分退往印度。1943年10月远征军发起缅北滇西战役,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 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回国。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仁安羌
(解救英军)
滇缅公路
野人山
四、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