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5 20:10:55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
一、选择题
1.(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B、C、D三项是原因之一,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点评】注意根本原因和其它原因的区别。
2.(2023七上·潮南期末)“鲜卑族在汉化、融合的过程中失去的只是落后的格局,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这说明鲜卑族的改革(  )
A.为后世发展注入了活力 B.加强了其对中原的统治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鲜卑族在汉化、融合的过程中失去的只是落后的格局,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可知,鲜卑族的改革为后世发展注入了活力,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加强了其对中原的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鲜卑族改革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3.(2021七上·安庆期末)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四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仰慕中原的先进文化,为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迁都洛阳,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文化,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不是主要目的,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2020七上·来宾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晋 B.西晋 C.东汉 D.北魏
【答案】A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流亡政府打败前秦苻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东晋和前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西晋,不符合题意;
C.东汉,不符合题意;
D.北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时间“383年”,依据所学知识知道这是淝水之战,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
5.(2024七上·期末)公元383年,东晋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苻坚所率领的占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次战役(  )
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 B.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C.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 D.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答案】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6.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礼仪盛富,人物殷阜”和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前社会制度落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孝文帝改革后民族交融,文化繁荣,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北魏实力增强等,B项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改革的成效,并未说明人口迁移问题,排除A项;
民族隔阂完全消除,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并未使分裂割据局面结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7.(2023七上·光明期末)公元485年,拓跋宏采纳汉人大臣的建议,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体现了(  )
A.国家实现男女平等 B.地主阶级受到打压
C.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D.北方各族融为一体
【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国家实现男女平等,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地主阶级受到打压,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公元485年,拓跋宏采纳汉人大臣的建议,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可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北方各族融为一体,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8.(2022七上·南海期末)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孝文徙都洛阳”,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孝文帝此举旨在(  )
A.消除民族隔阂 B.学习中原文化
C.确立鲜卑正统 D.统一黄河流域
【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说明孝文帝旨在学习中原文化。为学习中原文化,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B项正确;
消除民族隔阂说法错误,排除A项;
确立鲜卑正统说法错误,排除C项;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已经统一黄河流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题干材料说明孝文帝旨在学习中原文化。
9.(2023七上·通道期末) 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中外交往 B.国家统一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少数民族穿汉服,汉族使用少数民族家具,食用少数民族饮食,这就是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中外交往,题干中没有显示中外交往,不符合题意;
B.国家统一,题干中没有显示国家统一,不符合题意;
C.经济发展,题干中没有显示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特别是图片下的文字提示,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0.(2023七上·鹤城期末)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和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改变了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A项符合题意;
B:面食营养价值高,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南方人口增多,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11.(2023七上·和平期末)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此处“流亡政府”“战争”分别是(  )
A.东汉 楚汉之争 B.西晋 官渡之战
C.东晋 淝水之战 D.北魏 赤壁之战
【答案】C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前秦领袖苻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383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项东汉 楚汉之争和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西晋 官渡之战和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东晋 淝水之战分别是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符合题意;
D项北魏 赤壁之战和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淝水之战,要求结合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2.(2023七上·桑植月考)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的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B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
13.(2023七上·邯郸冀南新月考)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促使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B.张骞通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盘庚迁都
【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发展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B: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和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项符合题意;
D:受到战乱环境的影响,盘庚将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14.(2023七上·三河月考)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1.迁都成 2. 讲汉语 3. 改姓氏 4.通婚姻 5.穿汉服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没有结束南北分裂,A项不符合题意;
B: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C项符合题意;
D:加强了君主专制,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15.(2023七上·满城期末)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段话论述了北魏迁都的(  )
A.原因 B.目的 C.结果 D.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可知,反映了北魏迁都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目的,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结果,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七上·衡山期末)历史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中推进,改革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
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史记·商君列传》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商君” 的措施对秦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依据所学知识,孝文帝汉化政策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3)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这里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试举两例。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答案】(1)人物:商鞅(卫鞅,公孙鞅)。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方面:说汉语。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3)措施: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
(4)启示:促进社会发展要改革创新;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常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和结合所学可知,“商君”指商鞅(卫鞅、公孙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变法措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根据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和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根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4)根据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促进社会发展要改革创新;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
故答案为:
(1)人物:商鞅(卫鞅、公孙鞅)。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方面:说汉语。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3)措施: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
(4))启示:促进社会发展要改革创新;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
一、选择题
1.(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2.(2023七上·潮南期末)“鲜卑族在汉化、融合的过程中失去的只是落后的格局,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这说明鲜卑族的改革(  )
A.为后世发展注入了活力 B.加强了其对中原的统治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3.(2021七上·安庆期末)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四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4.(2020七上·来宾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晋 B.西晋 C.东汉 D.北魏
5.(2024七上·期末)公元383年,东晋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苻坚所率领的占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次战役(  )
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 B.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C.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 D.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6.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7.(2023七上·光明期末)公元485年,拓跋宏采纳汉人大臣的建议,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体现了(  )
A.国家实现男女平等 B.地主阶级受到打压
C.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D.北方各族融为一体
8.(2022七上·南海期末)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孝文徙都洛阳”,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孝文帝此举旨在(  )
A.消除民族隔阂 B.学习中原文化
C.确立鲜卑正统 D.统一黄河流域
9.(2023七上·通道期末) 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中外交往 B.国家统一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
10.(2023七上·鹤城期末)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11.(2023七上·和平期末)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此处“流亡政府”“战争”分别是(  )
A.东汉 楚汉之争 B.西晋 官渡之战
C.东晋 淝水之战 D.北魏 赤壁之战
12.(2023七上·桑植月考)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的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3.(2023七上·邯郸冀南新月考)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促使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B.张骞通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盘庚迁都
14.(2023七上·三河月考)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1.迁都成 2. 讲汉语 3. 改姓氏 4.通婚姻 5.穿汉服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15.(2023七上·满城期末)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段话论述了北魏迁都的(  )
A.原因 B.目的 C.结果 D.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七上·衡山期末)历史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中推进,改革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
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史记·商君列传》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商君” 的措施对秦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依据所学知识,孝文帝汉化政策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3)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这里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试举两例。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B、C、D三项是原因之一,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点评】注意根本原因和其它原因的区别。
2.【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鲜卑族在汉化、融合的过程中失去的只是落后的格局,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可知,鲜卑族的改革为后世发展注入了活力,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加强了其对中原的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鲜卑族改革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仰慕中原的先进文化,为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迁都洛阳,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文化,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不是主要目的,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答案】A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流亡政府打败前秦苻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东晋和前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西晋,不符合题意;
C.东汉,不符合题意;
D.北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时间“383年”,依据所学知识知道这是淝水之战,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
5.【答案】D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6.【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礼仪盛富,人物殷阜”和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前社会制度落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孝文帝改革后民族交融,文化繁荣,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北魏实力增强等,B项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改革的成效,并未说明人口迁移问题,排除A项;
民族隔阂完全消除,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并未使分裂割据局面结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7.【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国家实现男女平等,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地主阶级受到打压,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公元485年,拓跋宏采纳汉人大臣的建议,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可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C项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北方各族融为一体,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说明孝文帝旨在学习中原文化。为学习中原文化,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B项正确;
消除民族隔阂说法错误,排除A项;
确立鲜卑正统说法错误,排除C项;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已经统一黄河流域,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题干材料说明孝文帝旨在学习中原文化。
9.【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少数民族穿汉服,汉族使用少数民族家具,食用少数民族饮食,这就是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中外交往,题干中没有显示中外交往,不符合题意;
B.国家统一,题干中没有显示国家统一,不符合题意;
C.经济发展,题干中没有显示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特别是图片下的文字提示,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0.【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和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改变了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A项符合题意;
B:面食营养价值高,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南方人口增多,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11.【答案】C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前秦领袖苻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383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项东汉 楚汉之争和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西晋 官渡之战和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东晋 淝水之战分别是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符合题意;
D项北魏 赤壁之战和题干中的“流亡政府”和“战争”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淝水之战,要求结合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2.【答案】B
【知识点】淝水之战
【解析】【分析】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
13.【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发展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B: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和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项符合题意;
D:受到战乱环境的影响,盘庚将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14.【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没有结束南北分裂,A项不符合题意;
B: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措施,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C项符合题意;
D:加强了君主专制,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15.【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可知,反映了北魏迁都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目的,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结果,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16.【答案】(1)人物:商鞅(卫鞅,公孙鞅)。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方面:说汉语。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3)措施: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
(4)启示:促进社会发展要改革创新;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
【知识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常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和结合所学可知,“商君”指商鞅(卫鞅、公孙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变法措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根据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和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根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4)根据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促进社会发展要改革创新;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
故答案为:
(1)人物:商鞅(卫鞅、公孙鞅)。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方面:说汉语。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3)措施: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
(4))启示:促进社会发展要改革创新;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等。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