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鹤山月考)西周时期,分封的齐、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 )
A.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周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D.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
2.(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五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同步训练)“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3.(2024·) 西周时期,周王室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4.(2022七上·龙岗期中)《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 )
A.分封制向禅让制的转变 B.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C.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 D.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5.(2023七上·衡山期末)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的建立者是( )
A.汤 B.禹 C.启 D.周武王
6.(2022七上·南海期末)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①朝代的是( )
A.铸造精美的四羊方尊 B.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
C.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7.(2023七上·衡山期末)下图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2023七上·雨花期末) 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
A.行省制 B.均田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9.(2023七上·期末)小周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10.(2023七上·雷州期末)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ī),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 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
C.保证兵源充足 D.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11.(2023七上·浏阳期末) 从夏桀、商纣、周幽王亡国的历史事件中,可资借鉴的是统治者应( )
A.善于学习 B.依法治国 C.勤俭节约 D.勤政爱民
12.(2023七上·内江期末)“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表明分封制( )
A.避免了分裂割据 B.开始于东周时期
C.以分封同姓为主 D.使周公成为皇帝
13.(2023七上·岳池期末)《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
A.分封制诸侯的义务 B.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分封制带来的后果 D.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14.(2023七上·南明期末)河南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 )
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
B.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C.商王朝受到环境影响多次迁都
D.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在二里头
15.(2023七上·邯郸冀南新月考) 据下图可得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桀驾人车 炮烙之刑 烽火戏诸侯
A.地方势力膨胀 B.统治者行暴政
C.长期对外征战 D.治国理念落后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七上·云枫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受,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摘编自《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 礼运》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史记 殷本纪》
(1) 材料一、二、三所述的分别是什么制度?
(2) 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
(3) 材料三把贵族分为哪几种社会等级?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和作用。
(4) 据材料三、四回答,夏朝、商朝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并不一定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排除A;
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材料“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即分封的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并没有体现政治管理,也没有体现王室附近地区的衰落,所以BC排除;
题干材料表明分封制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封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应用能力。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军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3.【答案】A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可知,西周社会等级森严。西周时,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最下层的是广大平民和奴隶。各等级之间等级森严,A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西周时期等级森严的社会特征。
4.【答案】D
【知识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D项正确;
分封制向禅让制的转变,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与题干内容“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不符,排除B项;
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袭制的认识。
5.【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A: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项符合题意;
C:启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C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项正确;
铸造精美的四羊方尊的是商朝,与夏朝无关,排除A项;
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与夏朝无关,排除B项;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与夏朝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7.【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
B: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初年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C项符合题意;
D: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8.【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结合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秦、晋、鲁国等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C符合题意;
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B;
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B
【知识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项正确;
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ACD项不正确,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
10.【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D项正确;
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说法错误,排除A项;
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说法错误,排除B项;
保证兵源充足不是分封制的真正的目的,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统治残暴,引起人民起义,导致夏朝灭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统治残暴,发明炮烙之刑,引起人民起义,导致商朝灭亡;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统治残暴,烽火戏诸侯,最后被犬戎灭亡。夏朝、商朝、西周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可资借鉴的是统治者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勤政爱民可资借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西周灭亡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避免了分裂割据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开始于东周时期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分封制以分封同姓为主,C项符合题意;
D:使周公成为皇帝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题干未涉及分封制诸侯的义务,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涉及实行分封制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涉及分封制带来的后果,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14.【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明显,B项符合题意;
C:商王朝受到环境影响多次迁都,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在二里头,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简单,考查学生对二里头遗址相关知识的掌握。
15.【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地方势力膨胀,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桀驾人车、烽火戏诸侯、炮烙之刑”可知,桀、商纣王、周幽王都统治者行暴政,B项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长期对外征战,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治国理念落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夏商周灭亡的基础知识。
16.【答案】(1)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2)启。
(3)贵族:诸侯,卿大夫和士;目的: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作用:通过分封制,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启示: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和结合所学可知,禅让制指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民主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材料一反映了禅让制。根据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和结合所学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材料二反映了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稳定西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实行了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根据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和结合所学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实行了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4)根据材料四“桀把人当选坐骑”“人民的怨愤”和材料五“剖比干,观其心”和结合所学可知,夏桀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所以统治者实行暴政,失去民心是夏商的灭亡灭亡的共同原因。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
故答案为:
(1)制度: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2)人物:启。
(3)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启示: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鹤山月考)西周时期,分封的齐、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 )
A.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周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D.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并不一定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排除A;
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材料“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即分封的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并没有体现政治管理,也没有体现王室附近地区的衰落,所以BC排除;
题干材料表明分封制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封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五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同步训练)“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应用能力。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军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3.(2024·) 西周时期,周王室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可知,西周社会等级森严。西周时,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最下层的是广大平民和奴隶。各等级之间等级森严,A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西周时期等级森严的社会特征。
4.(2022七上·龙岗期中)《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 )
A.分封制向禅让制的转变 B.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C.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 D.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答案】D
【知识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D项正确;
分封制向禅让制的转变,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与题干内容“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不符,排除B项;
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袭制的认识。
5.(2023七上·衡山期末)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的建立者是( )
A.汤 B.禹 C.启 D.周武王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A: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项符合题意;
C:启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C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6.(2022七上·南海期末)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①朝代的是( )
A.铸造精美的四羊方尊 B.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
C.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项正确;
铸造精美的四羊方尊的是商朝,与夏朝无关,排除A项;
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与夏朝无关,排除B项;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与夏朝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7.(2023七上·衡山期末)下图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
B: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初年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C项符合题意;
D: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8.(2023七上·雨花期末) 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
A.行省制 B.均田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结合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秦、晋、鲁国等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C符合题意;
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排除B;
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3七上·期末)小周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答案】B
【知识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项正确;
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ACD项不正确,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
10.(2023七上·雷州期末)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ī),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 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
C.保证兵源充足 D.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D项正确;
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说法错误,排除A项;
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说法错误,排除B项;
保证兵源充足不是分封制的真正的目的,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3七上·浏阳期末) 从夏桀、商纣、周幽王亡国的历史事件中,可资借鉴的是统治者应( )
A.善于学习 B.依法治国 C.勤俭节约 D.勤政爱民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统治残暴,引起人民起义,导致夏朝灭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统治残暴,发明炮烙之刑,引起人民起义,导致商朝灭亡;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统治残暴,烽火戏诸侯,最后被犬戎灭亡。夏朝、商朝、西周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可资借鉴的是统治者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勤政爱民可资借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夏商西周灭亡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3七上·内江期末)“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表明分封制( )
A.避免了分裂割据 B.开始于东周时期
C.以分封同姓为主 D.使周公成为皇帝
【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避免了分裂割据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开始于东周时期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分封制以分封同姓为主,C项符合题意;
D:使周公成为皇帝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13.(2023七上·岳池期末)《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
A.分封制诸侯的义务 B.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分封制带来的后果 D.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A:题干未涉及分封制诸侯的义务,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涉及实行分封制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涉及分封制带来的后果,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和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14.(2023七上·南明期末)河南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 )
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
B.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C.商王朝受到环境影响多次迁都
D.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在二里头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明显,B项符合题意;
C:商王朝受到环境影响多次迁都,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在二里头,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简单,考查学生对二里头遗址相关知识的掌握。
15.(2023七上·邯郸冀南新月考) 据下图可得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桀驾人车 炮烙之刑 烽火戏诸侯
A.地方势力膨胀 B.统治者行暴政
C.长期对外征战 D.治国理念落后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A:题干未体现地方势力膨胀,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桀驾人车、烽火戏诸侯、炮烙之刑”可知,桀、商纣王、周幽王都统治者行暴政,B项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长期对外征战,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治国理念落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夏商周灭亡的基础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七上·云枫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受,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摘编自《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 礼运》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史记 殷本纪》
(1) 材料一、二、三所述的分别是什么制度?
(2) 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
(3) 材料三把贵族分为哪几种社会等级?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和作用。
(4) 据材料三、四回答,夏朝、商朝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2)启。
(3)贵族:诸侯,卿大夫和士;目的: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作用:通过分封制,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启示: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和结合所学可知,禅让制指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民主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材料一反映了禅让制。根据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和结合所学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材料二反映了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稳定西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实行了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根据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和结合所学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实行了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4)根据材料四“桀把人当选坐骑”“人民的怨愤”和材料五“剖比干,观其心”和结合所学可知,夏桀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所以统治者实行暴政,失去民心是夏商的灭亡灭亡的共同原因。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
故答案为:
(1)制度: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
(2)人物:启。
(3)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残暴昏庸。启示:君主应多施仁政,勤政爱民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