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21: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炼字类
炼句类
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鉴赏类型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炼字知识知多少
词性 举 例 说 明
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有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作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如赵嘏的《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游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而触发,化作无边的乡愁;孤雁从南楼飞过,凄哀的鸣叫,使乡愁更加上一层“雁归人未归”的感伤,情景交融,含蓄耐人寻味。
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再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中“随”“抱”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字最合适,只有“抱”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来。
形容词 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明,令人难忘。
诗歌语言词性特点举例
副词 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数量词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飞花,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的怨愁。许浑的《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中,“一声”“万点”,一“鸣”一“栖”,一闻一见,入微地描述了清晨景色,别具一番赏心悦目的风韵。
诗歌语言词性特点举例
分 类 教材典例 阐 释
名词活用作动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就被休回娘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绿”。 春风又使江南岸的树木变绿了,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家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重”,意为“以……为重”。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名词用作状语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灰”,意为“像灰一样”;“烟”,意为“像烟一样”。曹操的水军像灰一样飞散,像烟一样消亡。
诗歌语言词类活用
语言类容 举 例 说 明
意象语言 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情感语言 “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象征语言 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江山如有诗,花柳自无私”(《后游》陆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特定称谓语言 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诗歌语言内容分类
名 称 特 征 例 句 作 用
叠 字 重叠使用词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倒装句 语序或词序颠倒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适合平仄、韵律等要求,突出表现某种情景。
名词 连用 几个名词连在一起,组合成一种场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省略句 指诗句省略了某些成分 省略主语: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使句式更为浓缩、精练。
对偶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语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
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举例
分 类 示 例
传神显旨的词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以动衬静的词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以动写静的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以实写虚的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以乐衬哀的词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日是归年”的思乡伤感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
叠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表颜色的词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
拟声形象的词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古代诗歌“炼字”分类
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特点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包括理想和追求)、感情及精神境界。
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语言表达效果
怎么考
诗歌炼字常见题型
题型一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题型三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题型二 鉴赏诗歌的诗眼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一、 常见设问方式
二、鉴赏要点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与其它某字比较,哪个字更好?
(1)步骤一:传神的字词是什么;
(2)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3)步骤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4)步骤四:正确分析结构、词性、语序,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是否运用了修辞、典故等手法,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5)步骤五: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答题步骤
(1)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3)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生动传神的词语是( ),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运用了( )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五、答题套路
四、答题公式
答题模式: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分析生动传神的词语
(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题目。
早上五盘岭①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译文】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
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
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
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
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也就不觉蜀道难行。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
【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参考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译文】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
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
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
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
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也就不觉蜀道难行。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
【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参考答案】(1)闹,本指热闹;
(2)此处指春意盎然;
(3)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4)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5)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鉴赏诗歌的诗眼
内容上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词性上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结构上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确定“诗眼”的4个角度
一、 常见设问方式
二、鉴赏要点
(1) 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 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1)步骤一:点出诗眼是什么字;
(2)步骤二:解释该字的文中义;
(3)步骤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4)步骤四:指出这个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 拟人 通感 化静为动等,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词的表达效果;
(5)步骤五: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一般是动词、形容词等;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
(3)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4)指出该字(或该句)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5)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四、答题公式
分析诗眼题型:点明诗眼+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鉴赏诗歌的诗眼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参考答案】
(1)诗眼是“孤”,
(2)即孤独之意。
(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4)“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
(5)“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一、 常见设问方式
二、鉴赏要点
(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简析某词在全诗中的作用。
(1)步骤一:该词用了什么手法;
(2)步骤二:全诗紧扣该词写了什么内容;
(3)步骤三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
(4)步骤四:该词对领起内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三、答题步骤
(1)从该词的手法入手分析写了什么内容;
(2) 从对主旨的作用考虑;
(3)从对结构的作用考虑;
(4)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四、答题公式
分析关键词语题型: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2)同意折柳是关键之说。
诗歌的主旨是思乡之情(情感);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结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早发焉耆①怀终南别业 岑 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
[注] 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译文】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
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关键词语
【解题思路】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
【参考答案】
“怀”。①首联“晓笛”“乡泪”“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
②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
③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 疏桐叶半黄
【译文】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体弱多病总是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梦中回到了家乡,不觉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披衣而坐,心中感慨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俯仰窗外天地,只觉一片孤寂凄凉。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让人心烦意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赏析
【考点定位】分析关键词语
【解题思路】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
【参考答案】
(1)首联借残月 滴漏 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 羁旅之困 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 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内容上)
(2) “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 所感 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结构上)
(3)以“乱”为关键词,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情感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秋晚登城北门①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 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译文】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考点定位】分析关键词语
【解题思路】手法+ 内容 +结构+情感
【参考答案】
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
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
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未卜,愁。
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句
炼句,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在表情达意上,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其位置一般在诗词的后半部分。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内容:①描绘怎样的景象;
②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③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形式:④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结构:⑤结构上有何作用
点意境
表情感
答题步骤
①释句意
③析作用
②说技巧
如果有
要简洁
【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例题解说
不同意。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1)
本诗前三联虽然写诗人在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眼下过着闲适的生活,但这些却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步骤2)
最后一联表面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之情溢于言表。(步骤3)
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
简析句意
结合文意赏析
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赏析类题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ī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例题解说
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1)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 “蓬”比喻离散的手足。 (步骤2)
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3)
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参考译文:
从一片苦竹园漫步向南,来到起伏的椒坞边。
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
令人同情的野菊寂寞无伴,如同寒风中飞行的孤雁。
满腹惜花的心情有口难言,怎忍心托付傍晚的暮蝉
夕阳中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我独自走来徘徊无数。
一只酒杯与我亲密相伴,乘着酒兴将往事浮想联翩。
紫云东来,随风飘荡,御苑移花,充满吉祥。
但是野菊却受人轻待,无人选栽排斥在御筵之外。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
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
清尊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
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巩固练习: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相关题目
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6分)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指野菊。
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6分)
答: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
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写到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
③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
④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
⑤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巩固练习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一)倒装句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声律的需要
1、主语后置
①宾语放到主语位置
秋兴八首(其八) 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2、宾语前置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鲜明地突出“香稻”与“碧梧”两个意象,从而写出京城风物的美好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突出“湿”“寒”二字,就凸现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的痴情形象。
②宾语放在主谓之间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枣花簌簌落衣巾”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渲染了气氛,令人如闻其声,与缫车纺纱的声响,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田园交响曲,充满了乡村情趣。
3、状语倒装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疏影横斜清浅水,暗香浮动黄昏月。
水和月的特点得到突出,以此来衬托梅的姿态神韵。
4、定语倒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省略了谓语动词“像”,理解应是浮云飘忽不定,游子的心情就像它一样,夕阳傍山缓落,依依不舍,犹如老朋友惜别之情。
(二)省略句
这是由诗歌的凝练所致。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巩固练习
(步骤1)“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2)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3)“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参考答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翻译:贡院里摆放着紫案,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广的院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分等授官叙爵,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弱多病心神已耗尽,超群的英才全靠诸位来识别辨明。
巩固练习
答: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表现手法),生动贴切(作用);
②动中见静(表现手法),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作用);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作用)。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步骤分析】
1、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2、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3、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古典诗歌语言鉴赏
语言风格
目标
掌握古典诗歌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学会鉴赏高考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类型题。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的是,我们往往给某些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种风格。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应当就诗论诗。
什么是语言风格
技巧突破
古典诗歌语言鉴赏
语言风格
掌握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明确高考语言风格题的常见设问方法
掌握高考语言风格题的鉴赏方法及答题步骤
古典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豪迈雄奇 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代表诗人:苏轼、王昌龄。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八月塞外飞雪的奇观,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颇为豪迈雄奇。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沉郁顿挫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代表诗人:杜甫。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语言凝练,风格沉郁悲壮,意象广阔,别开生面。
古典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悲壮慷慨 苍凉 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代表诗人:辛弃疾、陆游。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朴素自然 朴实直白 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代表诗人:陶渊明、白居易。
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自然、平实、亲切,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世界的自然流露。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代表诗人:李清照、柳永。
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代表诗人:李商隐。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人要考试了,怕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古典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清新明丽 这是一种清朗明净、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于意境和语言上。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代表诗人:王维、杨万里。
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飘逸洒脱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具有飘逸洒脱之美。代表诗人:李白。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古典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常见设问
整体感知
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鉴赏方法
步骤一
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飘逸洒脱、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
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答题步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分别十年以来我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新科进士的宴会。听说您要到的阆州有阆山可以通往神仙阆苑,可我登上高楼却望不到您的家。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离别愁绪难以说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


真题精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第一步:理解什么是“飘逸”的风格。
第二步:结合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这两句中,“阆山”是友人将去赴任的地方,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独特,现实与想象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展示了词作的飘逸之姿。
第三步:组织答案。


真题精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步骤一)这首词语言风格“飘逸”,富有浪漫色彩。
(步骤二)“飘逸”风格首先体现在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富有浪漫色彩。其次,体现在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真题精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 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注释】
①青楼:豪华精致的雅舍,高大的厅堂,此指高堂、正堂。后来,李白创作《将进酒》,有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类似前四句。②春朝:春日、春天。③君恩:皇恩。④容颜不可思:容颜苍老憔悴让人不敢想象。
【译文】
明镜悬挂高堂,临照不胜悲伤。
如此白发满头,人生几许时光?
下山秋风萧瑟,升空春日月亮。
叹息君恩不再,颓颜不可想象。


典例精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 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诗中,“临照不胜悲”“人生能几时”“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等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老去的悲叹,不得君王宠信的悲伤,语言朴实直白;而颈联中以“秋风”“明月”烘托自己对君恩的向往以及君恩已尽的悲伤,则是间接表达情感,语言生动形象。如此分析,稍加概括,便可得出答案。


典例精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 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语言朴实直白,又不乏形象生动。首联直接表现临照之悲;颔联以“白发”这一大众化的意象表达垂老之悲;颈联以“秋风”“明月”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尾联直抒胸臆,叹息不受君王宠信的悲伤。


典例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