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课件(共6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课件(共6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8: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道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思想家
小国寡民
《道德经》
孔子问礼
紫气东来
无为而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猜猜他是谁?
老子
道家隐者,山高水长
——《老子》四章
202X
学 习 目 标

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老子名句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⑤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出生
课前预习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
老 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
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成书经过
老子
老子骑青牛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祖遇太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背景探寻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春秋无义战,战国无君子。”
作品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课前预习
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历史观上,《老子》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老子思想
课前预习
1.道本思想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完全是自然而然。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不自生,故能长生”,“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思想
老子思想
课前预习
2.辩证思想
对立: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
统一: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转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
量(质)变: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课前预习
老子思想
3.美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
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 ,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
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老子》一书,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毂(gǔ) 埏埴(shān zhí)户牖(yǒu)
矜(jīn) 赘(zhuì) 强行者(qiǎng)
泮(pàn) 累土(léi) 几成而败之(jī)
朗读感悟,明确字音: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重点字词:
(1)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2)埏埴shān zhí:和泥(制作陶器)。
埏,揉和;埴,黏土。
(3)户牖(yǒu):门窗。
(4)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泥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通过对“有”和“无”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章是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来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启示:一般人只注意到了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要过于狭隘,要兼顾双方。
3.怎样理解“有”和“无”?
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
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4.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
从世俗的经验展开思辨,用“车毂”等生活实例,直接论说道理。使用偶句,增强韵味和气势,富有韵律美。
5.分析本章的论说特点。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重点字词:
(1)企者:踮起脚尖的人。
不立:不能久立
(2)不行:行走不稳。
(3)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见:同“现” 彰:彰显
(4)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5)处:为,做。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怎样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并分析其在今天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有道是:欲速则不达。
①“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2.怎样理解“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
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3.怎样理解“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
“自伐”自衿”,是自夸自己的功劳,认为自己最能干,好胜好强,好大喜功,一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到最后终究为大家所抛弃,连性命都可能被丢掉。
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①完美人格:不在外形上显露,而为内在生命含藏;重内藏无外见,内藏胜于外见。
②不追求圆满无缺,否则物极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状态,才不走向极端。
③凡事要适可而止,做事要留有余地。
4.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排比和比喻论证(反面设喻)的手法,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点明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企立、跨行
根 源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本 质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恶 果
余食赘行令人厌恶
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内容图示:
文本探究
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
(1)强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是有志气的。
强行者:勤勉而行的人
(2)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 能够活得长久。不失其所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
(3)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有志气的。言行不离道之规律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文本探究
1: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有何现实意义?
内涵: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
现实意义
“自知者明”启示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与需求;更要看清自己的和缺点和不足,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全面了解自我,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才能合理规划自我,才能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自胜者强”要求我们有强大的内心,一个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容易陷入罪恶的深渊。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也不是满足于物质匮乏,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自知”“自胜”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长久。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勇于挑战,成就自我。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认定目标,勇敢前行,挑战自我,成就自我)。
2.通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老子告诉大家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章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
本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3.概括这一章的特点。
运用偶句和排比,增强气势,层层递进。
①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安:安稳,稳定;持:持守 。
②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兆:征兆或苗头显露出来。
③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
泮:同“判”分离。
④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⑤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其安易持①,
其未兆易谋②;
其脆易泮③,
其微易散④。
为之于未有⑤,
治之于未乱。
第六十四章
【启示】
治事者要善于把握先兆、抓住苗头,因为凡是在初始阶段都便于控制、利于解决。
第一层:把握先兆。
①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②九层:形容极高。
③累土:一筐土。累,同“纂”,土筐。
④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译文】两臂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①;
九层②之台,
起于累土③;
千里④之行,
始于足下。
【启示】
要实现远大、宏伟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
第二层:重视细节。
①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②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③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译文】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为者败之①,
执者失之②。是以圣人无为③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启示】
对比来谈,说明肆意妄为会导致失败,抓住权柄不放会有所失。因此,圣人主张无为而治,对权柄没有执念。
第三层:圣人无为。
①从事:做事
②几:接近
③慎:形作动,慎重对待
【译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民之从事①,
常于几②成而败之。
慎③终如始,
则无败事。
【启示】
必须从始至终保持谨慎,越到收官结尾处越要小心。
第四层:百姓慎终如始。
①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②贵: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看重。
③货:财物、货物、东西
④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⑤复:弥补,补救
⑥过:过错、错误
⑦辅:辅助、帮助
【译文】因此,圣人想要的是别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是以圣人欲不欲①,
不贵②难得之货③;
学不学④,
复⑤众人之所过⑥,
以辅⑦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启示】
强调圣人不以常人之欲为欲,不以那些难得之物为贵;学习常人所不学的道理,来补救众人的过失。以此来辅助万物的自然之理,而不敢妄动、妄为。
第五层: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第一层:把握先兆 我们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第二层:重视细节 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
第三层:圣人无为
第四层:百姓慎终如始 做事要慎终如始,持之以恒。
第五层: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
1.总结本章的主要内容:
首先:指出事物在“安”“兆”“脆”“微”的阶段容易处理的四种情况,由此提出做事就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其次:列举三个事物由小而大、由近至远的事例,由此提出做事就要“慎终如始”,心意不可松懈,一点一滴去完成,这样才能“无败事”;
最后:老子又重申“自然无为”。
2.本章的论证思路:
这一章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3.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这一章的特点。
运用排比造势,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
《<老子>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总结全文
一、论道:辩证分析“有”与“无”的联系
二、修身:谦下守中,不可急躁冒进
三、修身: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
四、治国:事物发展变化,注意萌芽状态
结构图示
①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②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③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
⑤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从老子那能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艺术特色
①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相依相生。
②善用逆向思维。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
③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④善用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
儒道有何异同?
儒家的核心思想?
道家的核心思想?
“仁”——伦理道德学
“克己复礼”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礼”——正名(贵贱尊卑秩序)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道”——天地万物的本源及其运行规律。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儒家:
①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②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道家:
①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②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对这三家(儒释道),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老子他说》
不满社会现实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加法
减法
异同
粮店
药店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
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儒】
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道】
中国文人的儒道互补
用儒家思想进取,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孔子教我们高调做事
(建立功业,轰轰烈烈)
用道家智慧炼心,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老子教我们低调做人
(宁静致远,平平淡淡)
成就
境界
人生启迪: 儒道智慧,不可或缺!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课堂巩固:理解性默写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课堂巩固:理解性默写
课堂提升: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老子《道德经》)
翻译: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子。孔子说:“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是如此众多了,又该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该怎么做?”孔子说:“教育他们。”
翻译: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恒久地使人们没有智巧之心,没有过分的欲望,使那些怀有智巧之心的人不敢妄动。这些智巧之人不作为,则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1.孔子和老子对待百姓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对待百姓,孔子主张应先富后教,而老子则主张应让他们无知无欲。
2.你更赞成谁的主张 请简述理由。
示例一:我更赞成孔子的观点。
在治理国家上,孔子把教育问题首先放在了民生问题之后,突出教化的重要性是为了让老百姓各安其分,社会和谐有序。
示例二:我更赞成老子的观点。
“无知”是“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无欲”也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这样就能减轻或者避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谢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