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下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确定主题】
课文系统:第五单元安排了的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壶口瀑布》视角独特,表现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体物细,绘景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游览”冰塔林的经历,生动地表现作者置身于这些难得一见的景物之中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登勃朗峰》先以散文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小说笔法写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一滴水经过丽江》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
助学系统:朗读课文,结合地理知识把握景物特征;细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的语句;在感受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练习系统:梳理游记三要素,理解游记的特点;从多种角度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景方法;比较阅读游记作品,增长见闻。
本单元的语文策略:学习本单元,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学习游记写法,创作一篇游记。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通过对四篇游记精妙的用词、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批注式阅读,把握四篇游记独特且各具风采的言语形式。
2.能够运用精准的词语、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恰当的表达方式记录一次自己的游览经历和感受,撰写一篇蕴含个人独特感受的游记,不少于600字。
二、思维目标
1.通过圈画时间、地点和视角转换的关键词句,把握游踪,培养信息提取能力。
2.通过研读景与情、景与理融通的语句或段落,把握游记组材与主题的关系,提升分析整合能力。
3.能够选择最富特征或代表性的,或者感受最深的景物,思路清晰、主次分明地记录一次游览经历。
三、价值目标
能够在游记中写出独特的体验,点出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并收集和运用相关的文化素材,提升文章思维高度,加深文章思想深度,思考个人如何借助游记这种形式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核心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饱览祖国山河壮美,感受灿烂文化魅力。班级准备在“中国旅游日”前夕,编辑一本“览大美山河,写心中风景”为主题的游记集锦,请你以自己的旅行经历,结合第五单元所学写法,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记。
【任务分析】
要想完成此任务,学生要掌握游踪,以课内四篇游记地点和视角转换为例,根据游踪合理安排写作顺序;品味精妙语句,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增加游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找到课内外文章中作者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独特的思考和体验,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完成游记创作。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受到文章的浸润虽已不少,但是课本上真正算得上是游记的文章寥寥无几,且多为文言文。这就为学生的阅读写作造成了一定的局限。他们的阅读视野比较狭窄,平日里外出游览的机会更是非常有限。所以这来自课本的古今中外既有柔情又有豪迈的景致和文字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教材,利用好这些范本,把学生带往更广阔的世界,使他们能有更辽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多多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群文阅读,多多鼓励学生进行游记的课外阅读。
【学习规划】
第一课段:1课时
第1课时:明确核心任务,小组选择四篇文章任一景点查阅资料,课前展示;默读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梳理游记三要素。
第二课段:6课时
第2课时:默读《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随文学习重点词语,梳理游踪,明确所见。根据游记特点,确定自己创作游记的景点,绘制出游览路线图。
第3课时:精读《壶口瀑布》,比较两次所见之景的不同,着重赏析3、4段语言,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学习写景的多种手法。
第4课时:精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学习写景方法,把握景物特点。运用所学手法,就所选景点,进行200字左右的微写作。
第5课时:默读《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经过丽江》,随文学习重点词语,梳理游踪,明确所见。
第6课时:自读《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经过丽江》,体会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不同表达效果,把握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角,体会作者情感。
第7课时:比较阅读课外游记作品,如《黄山记》《读三峡》等,找出抒情、议论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游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联系自身体验,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手法加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完善游记。
第三课段:2课时
第8课时:结合提纲,完成游记创作。
第9课时:小组交流修改习作,讨论编辑游记集锦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