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设计《白鹭》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材分析:
《白鹭》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悠远的意韵。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活动一 ——谈话导入,走进作者
1.同学们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鸟,杜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当代画家林风眠先生有《白鹭》图……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如此垂青?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去感知白鹭。
2.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交流预习资料,简介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改诗救少女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 ”姑娘点头,郭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她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李真真仔细阅读,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待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啊!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作谢郭老云: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古诗,一是让学生感受白鹭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赞美。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在生活中很寻常。
学习活动二——目标引领
1.会认“鹭、嗜”等6个生字,会写“鹤、嫌”等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借助关键语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白鹭外形的。
【设计意图】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读要求:边读边将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读反馈,检查字词。
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生硬 白鹤
寻常 忘却 镜匣 孤独 悠然 黄昏
恩惠 嫌弃 长喙 镶嵌 蓑毛 粉黛
嗜好 铿锵 清澄 韵味 望哨 美中不足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
(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蓑毛”的“蓑”读suō;“喙”读 huì;“框”读kuànɡ;
“嗜好”读shì hào;“澄”“铿锵”都是后鼻音。
(3)学习多音字“澄”。
chéng 水静而清。 (澄静、澄澈、澄明)
dèng 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澄沙、澄清)
◎你误会我了,我必须要澄(chéng)清一下。
◎妈妈正在把汤澄(dèng)出来。
3.指导书写。
鹤:左半边,“隹”为四横,第三笔是长撇,左右宽窄要得当。
嫌:注意左边“女”撇点和右边“兼”的撇形成避让。可以通过熟字换偏旁进行记忆,如“谦”“歉”“赚”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活动四——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的形象是怎样的?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交流汇报:
(1)“精巧”是什么意思?(提示:可以通过近义词替换、拆字相加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引导体会“精巧”是精细巧妙的意思。
(2)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预设一:从2~5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色彩美。
预设二:从6~8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在田间“钓鱼”、枝头独立、黄昏时低飞三种不同场景下所表现出的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基础教学打下基础。
学习活动五——感受白鹭外形之美
1.自由读2-5自然段,找出概括描写白鹭外形特点的句子,再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出白鹭的外形美的,找出相关语句作批注。
2.交流重点词句。
(1)预设:“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从总体上写白鹭身体色彩和谐、身段优美。
(2)预设:
①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的身段美,作者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
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排比式的短语,整齐匀称,突出了白鹭“色素”和“身段”都很适宜。
你能试着抓住“雪白、铁色、青色”等词语想象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白鹭的颜色美吗?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增之一分……则嫌黑”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句话中的“忽”和“分”是古代计量单位,在这里强调极其微小,小到极致。这句话的大意是:增长一分就会让人觉得太长,减短一分就会让人觉得太短,涂一丁点白色就会让人觉得太白,涂一丁点黑色就会让人觉得太黑。
③总结:在描写白鹭的外形时,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运用排比式的短语突出了白鹭“色素”和“身段”都很适宜,这样写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指导朗读。
出示白鹤、朱鹭、苍鹭、白鹭的对比图片,师引读3、5自然段,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学习活动六——课堂小结
回顾这篇文章,作者先总体介绍了白鹭的美,接着又将白鹭的外形和它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这样的写法,让我们认识了白鹭,知道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继续去发现白鹭之美。
第二课时
学习活动一——回顾导入,引入情境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再次欣赏白鹭的美吧!
2.配乐,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
3.“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
学习活动二——目标引领
1.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3.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学习活动三——深入文本,个性阅读
1.合作学习——想象画面之美。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6—8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给每幅图起一个名字。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②汇报交流,班级内补充。
③梳理方法:先说说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简洁语言给画面起名字,表现画面内容。
◆图画之美:水田钓鱼图
体会“钓”字的形象传神:白鹭怎样钓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田为镜匣,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骄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
◆悠然之美:枝头独立图
“嗜好”是什么意思?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白鹭在干什么吗?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或许……
◆清澄之美:空中低飞图
A.黄昏的天空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 (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舞,清纯美丽,宛若仙子。)
B.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因此作者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
(2)思考: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却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是一种意境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体会白鹭的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2.指导朗读——读出意境之美。
(1)师生配合读:
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非常悠闲——女生读第6段;
这就是白鹭,它望哨时非常悠然——男生读7段;
这就是白鹭,它飞行时非常翩然——全班齐读8段。
(2)全班齐读。
这就是白鹭,让人觉得它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请同学们用轻柔缓慢的语气读,想象画面读出意境。
3.思考探究——体会作者情感。
(1)自由朗读9--11段,说说在别人和作者眼中,白鹭有什么不同?
(2)小结:作者先否定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的观点,紧接着又进一步否定自己觉得“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的观点,强调“白鹭实在是一首诗”的独特感受。
(3)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既照应了开头,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平凡而高洁、朴素而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文章主旨,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同时还能让学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
4.配乐朗读——感悟节奏之韵。
教师指导朗读,全班配乐齐读。
开篇娓娓道来介绍白鹤,读到第5自然段的长句子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读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时,总体要读得轻柔缓慢,符合文章描述的意境;读最后一部分情感要强烈一些,突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5.导图梳理,背诵课文,以抄写的形式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本课的板书设计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内涵与学生共同完成,在梳理文章的基础上把握中心内容,体现文章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