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在中国当代诗坛,《峨日朵雪峰之侧》犹如雪峰之巅的璀璨明珠,被誉为诗意与哲思的巅峰之作。昌耀先生以非凡笔触,勾勒出雪峰的孤傲与壮丽,引人深思。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趟心灵之旅,穿越至那巍峨雪峰之侧,感受那份超脱与坚韧。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字里行间,探寻生命的真谛,体验灵魂的洗礼。让我们共同开启这场文学盛宴,领略诗歌带来的无尽魅力与深刻启示。
情境设置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3.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沧桑情怀
走近作者
昌耀(1936—2000),诗人。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赴青海。
著有诗集:《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
诗歌特色: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其诗歌将西部的雄奇狞厉及苦难生命中的凝重壮美锻造成奇崛的意象,具有高原精神和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
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一“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
《峨日朵雪峰之侧》写于1962年8月,此时作者在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此时作者身处的环境稍显冷寂与沉闷,作者用一颗冷静的心审视时代与自身,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定格了他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
知识链接——自由体诗
自由诗体也叫自由诗,是指在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较为自由的诗体。每一行诗的字数,每一节诗的划分,每一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它一般是根据作者的内在情感的起伏变化安排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
艾青的《光的赞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都是自由诗的优秀之作。这种无诗歌形式束缚的自由使得它成为当代最流行的一种诗体,也成为诗歌爱好者们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诗体。
抗日战争时期,因艾青等的提倡,自由诗极为繁荣。自由诗诞生70余年来,一直为新诗创作中的主要形式。
"峨日朵",这一称呼源自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居民对“峨堡”的口语化发音。而“峨日朵雪峰”,则特指位于峨堡镇附近祁连山脉中的一座或几座小雪峰。这些雪峰在未被诗人提及之前,可能并未拥有独立的名称,它们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然而,当诗人将它们融入诗中,作为远景描绘时,它们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如画的元素。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雪峰之所以被称为“峨日朵雪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诗人在创作中的艺术加工和命名。
题目解说:峨日朵雪峰之侧
峨日朵雪峰景色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现代诗人昌耀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读懂诗歌,体会内容
1、试着给本诗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把握整体内容。
攀登者
山海
快慰
项目 意象 意境
定义 意象,寄托着诗人情感的客观景物,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 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意境,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公式 意:诗人主观情感(情意) 象:诗中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物象) 情意+物象=意象 意:诗人主观情感(情意)
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象的集合)
意象+意象=意境
范围 意象往往用数量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用了哪些意象 意境是一个整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绚丽夺目、生机勃勃
获得 意象是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 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知识链接——意象、意境
品读意象
古诗常见意象举例:
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1.尝试找出这首诗歌的意象,并分析这首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太阳、山海、石砾、
深渊、罅隙、血滴、
雄鹰、雪豹
蜘蛛
雄浑
壮美
奇险
弱小 可怜 默享
作用:有利于营造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让读者体会到在冷寂的思维中所展现的生命的张力。
特点
(1)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答案:(1)本句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我”的形象,“仅”写出了此刻“我”判断高度时的理智与清醒;而“小心地”,则写出了此刻的“我”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2)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2.请赏析下列诗句中的意象。
答案:(2)太阳在这里象征着真理与信仰,诗人通过写太阳跃入山海,道出了时代变革即将到来。
(3)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答案:(3)这一句选用了“指关节”作为典型意象,即使血滴已经从鞋底渗出,指关节却依然牢牢地揳入巨石的罅隙,“指关节”象征诗人即使面对千般险阻、万般苦痛,也必将毫不退缩的坚定意志。
1.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此刻”“仅”暗示了什么?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
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③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2.“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试分析这一长句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我惊诧于眼前雪峰之巅,落日余晖勾勒的壮丽画卷,那句子蜿蜒曲折,紧凑而奇崛,罕见地将落日的磅礴力量与流转之美,凝练于一字一句间。诗人以精湛技艺,避免了长句的冗长之弊,意象密集,尽显匠心。
视觉盛宴之上,更添听觉震撼,滑坡石砾轰鸣,犹如远古战场回响,落日与滑坡同频下坠,与攀登者的奋力攀登形成鲜明对比。此番视听结合,不仅升华了审美之“崇高”,更在读者心间激起一阵紧张与敬畏的涟漪。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3.“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两句诗意在告诉读者什么?
这两句诗立即由上文“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4、诗人笔下的“我”具有什么特点?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攀登者致力于征服,
不畏艰难险阻,
不怕流血牺牲。
品读诗歌
体会形象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4.诗人本来“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却意外发现与“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为伴,这种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什么?
“我”在蜘蛛的身上看到了自我的渺小,看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感伤,但也看到了坚毅,看到了自己。
“我”与它一同默享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不再痛苦于征服的艰难,从一只蜘蛛身上获得了力量,也获得了对人生新的认识。
谦卑而坚毅,伟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全由这只蜘蛛诠释了。“蜘蛛”与“我”已经合二为一了。
理解主旨
1.诗歌在描绘画面时,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鉴赏手法
(1)视听合一: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 听觉——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喊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绝非易事。
(2)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就是从这只小小的蜘蛛表露出来的。很多时候,不起眼的微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3)强烈的对比: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
诗中的对比手法
狂热
虚浮
伟岸高大
喧嚣
落日
石砾
雄鹰
雪豹
喊杀声
山海
深渊
蜘蛛
默享
峨日朵雪峰之侧
我能征服的高度
坚守
冷静
真实
理智
痛苦
快慰
这首诗在结构、韵律方面有何特点?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一首较典范的自由体诗。
它不受格律限制,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不拘泥于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
这首诗抒写了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营造出一个 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的赞美。
主旨归纳
凝重壮美
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