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8 10: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从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来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扫盲教育
1.措施。
(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①______________,强调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982年颁布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③________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2.成效:④________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答案: ①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青壮年 ④2001
【应用提升】
1.建国后我国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是(  )
A.义务教育  B.扫盲教育
C.教育大革命 D.民族教育
解析: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最急需的是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即扫盲教育。
答案:B
二、义务教育
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①__________。
2.措施。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________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③________”战略。
(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④__________。
3.成就:2001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答案: ①战略决策 ②义务教育 ③科教兴国
④“希望工程”
【应用提升】
2.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
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 D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1.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
(1)建国初,中国参照①________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②____________。
(3)1961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③________的轨道。
2.“文化大革命”期间。
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专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授被批斗,“四人帮”一伙鼓吹“④________”,导致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滑坡。
3.“文化大革命”后。
(1)⑤________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
答案: ①苏联 ②“教育大革命” ③稳定发展
④读书无用 ⑤1977
【应用提升】
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