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情境设置
夜幕低垂,红烛微光,映照闻一多先生深邃的眼眸。这不仅是光与影的交响,更是心灵与时代的对话。《红烛》诗集,如炬火般照亮历史长河,每一首都燃烧着诗人对国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许。今天,让我们携手步入这光影交错的诗意世界,探索《红烛》背后的时代风云与人文情怀,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炽热与光明。
学习目标
1、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已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3、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关于新月诗派
简介
1923年成立,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因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1、主张:倡导新格律诗,强调“理性节制情感”,追求“三美”:音乐、绘画、建筑之美。
2、实践:创新客观抒情,反对滥情与散文化,探索诗歌格律化。
3、影响: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的流派,推动了诗歌艺术的规范化与美学发展。
主张.实践.影响
闻一多“三美”主张
音乐美
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
绘画美
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
是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了长-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文学常识
知人论世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本名闻家骅,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后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取得相当成就。全国性抗战期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投身反对内战的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有《闻一多全集》行世。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1920年,编成诗集《古瓦集》《真我集》0
1923年,长诗《园内》写定,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
1924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
1925年,诗《七子之歌》发表。
1928年,诗集《死水》出版。
1932年,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轶事
1922年,闻一多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的行囊里装的还就是薄薄的一本杜甫诗集。美国的发达他看在眼里,中国的贫穷和战乱他刻在心里。在家书中,他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在美国,有的中国同学去理发,却因为就是有色人种,门都没进去。告到法院虽然胜诉, 可店老板还就是要求中国学生只能偷偷地来理发。毕业典礼上,惯例就是男女生成对上前接受毕业文凭,但六个中国男生只能自己结成三对走向讲台。
身处异乡却心系祖国
人物轶事
因为没有美国女生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每每耳闻目睹这些事,闻一多都会痛苦地折断手中的笔。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读的话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祖国的苦难,但他写下的诗句却就是“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有人说:“国家就是腐败的,到处丑恶,不值得爱。”
闻一多痛心地反驳道:“不对,只要就是你的祖国,再丑、再恶,也要爱他。”他常把自己的诗寄给国内的朋友们。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误会我想的就是狭义的家,我所想的就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身处异乡却心系祖国
创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当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红烛》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题目解说
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烛之光
烛之泪
四 扬 三 抑
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
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
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
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
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
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
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
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
文本研读,合作探究
1、《红烛》为什么要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引子
明确:《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品格。另外,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
【思考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 说一下理由。
明确 : “灰”与“泪”两层。
2、3、4节——“灰”
5、6、7、8——“泪”
文本研读,合作探究
【思考2】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是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复的修辞方法,重章叠唱,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①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中的“这样红”“吐”分别换成“鲜红”“吐”好吗?
品读语句
不好;
“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
“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2.《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不误!”前后是否自相矛盾
后并不自相矛盾。“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 强烈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 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③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其中“烧”中引号有何作用?)
明确 “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品读语句
明确: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1)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之红是诗人赤诚的象征。
(2)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甘愿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
(3)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而产生的伤感,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
3.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变式问: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鉴赏意象
明确: 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4.第五至第七节围绕“泪”写了哪些内容?
5、第6节“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引发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才使红烛伤心、焦急而流泪。
“残风”隐指反动势力,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
②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炼字)
品读语句
明确 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
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6.怎样理解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明确: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只有做不屈的奉献。
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耕耘者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7.《红烛》一诗以什么为线索?请梳理诗人的抒情脉络。
明确:全诗以诗人与“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7《红烛》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这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9.《红烛》整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如《爱莲说》《白杨礼赞》。
知识链接——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比如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
知识链接——托物明志
中国古典诗歌以物明志,李商隐诗歌素以绵密富丽的意象著称,诗人往往借助外物的状态来叙说着诗人自己的心境。受“五四”时期文化的影响,闻一多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感情非常深厚,而李商隐的名篇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 “红烛”也成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
音乐美
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
作品时而低吟,时而提问,时而高昂,每一节结束后,又以“红烛啊”继续拉动一波情绪,节奏起伏,富有音乐美。
绘画美
《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巧妙地融合意象来呈现。
物体上的美,当然是“红烛”“火”“血”等红色主色,也有“灰”“光芒”等配色,更以反复出现的动词“烧”来强化意象——“红烛”。
建筑美
《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先以感叹句的首节开始,转入以疑问句为主的次节,第3、第4节的“不误,不误!”“烧吧!烧吧!”整齐对照,也加快了音韵上的节奏,“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充满了古典的格律和新诗自由融合的精神。
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一诗是怎样体现“三美”的。
这首诗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凸显了诗人 、 的爱国精神。
主旨归纳
献身祖国
勇于自我牺牲
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精神。
全诗以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