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所介绍的古代中国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发明创造,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对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文明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所创造出的卓异的科技成果,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成就。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是一切科学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源泉。中国古代科学家注重实践,刻苦钻研,是他们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填写表格,自我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优秀的科学家成长经历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科学修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蔡侯纸”
2.印刷术:《金刚经》(雕版,868年);北宋毕昇,活字
3.火药:唐,硫磺伏火法;唐末,五代和宋朝,14世纪初
4.指南针:司南:战国;
二、天文学成就
1.总体概括
2.具体成就:天文学著作;天体测量
三、算经与圆周率
1.计算方法的改进:
2.《九章算术》
3.圆周率
四、古代农书
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据1975年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中期商品经济发展,引发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推进了科技发展,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那么,中国古代科技都在哪些领域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呢?它们又产生了历史影响呢?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板书:1.造纸术
在纸这种书写材料发明之前,书写材料比较贵、重,且不易保存。教材介绍了哪些材料呢?甲骨、陶器,竹、木简,缣帛等。
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请同学们看教材小字。
什么是“蔡侯纸”?
板书:1.造纸术:“蔡侯纸”
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注意是“改进”,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比较粗糙的植物纤维纸。
请同学们看教材P23《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纸地图》。
板书:2.印刷术
请同学们看教材P23《咸通〈金刚经〉》。
板书:2.印刷术:《金刚经》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时间是唐咸通九年,868年。
板书:2.印刷术:《金刚经》(雕版,868年)
雕版印刷之后,又有了活字印刷,北宋毕昇是泥活字,后来又有了木活字、金属活字。
板书:2.印刷术:《金刚经》(雕版,868年);北宋毕昇,活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3蓝底文字阅读框。再请同学们看教材P23《活字版印西夏文佛经》。
教材上还介绍了活字印刷术传播的情况: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板书:3.火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4蓝底文字阅读框。这是在说明火药武器的威力。
关于火药的构成,今天已经广为人知,就是一硫二硝三木炭。而古代关于其炼制方法最早记载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做硫磺伏火法。
板书:3.火药:唐,硫磺伏火法
那么,关于火药的情况教材又有哪些记载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同学们按照时间顺序归纳。唐末,火药已应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应用更加广泛,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板书:3.火药:唐,硫磺伏火法;唐末,五代和宋朝,14世纪初
板书:4.指南针
请同学们看教材P24《司南》、《罗盘针》。
司南是战国时期出现的。
板书:4.指南针:司南:战国;
还记得欧洲地理大发现时的客观条件吗?地圆学说的盛行,罗盘针应用于航海等。
13世纪,中国的指南仪器传入西欧,这对欧洲地理大发现是一个推动作用。
四大发明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其作用当然不仅局限于中国,请看教材P24文字阅读框。
除了四大发明,中国还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呢?
二、天文学成就
请同学们看本目的前两句话,这是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总体概括。
板书:1.总体概括
中国古代的具体天文学成就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天文学著作,一个是天体测量。
板书:2.具体成就:天文学著作;天体测量
天文学著作有哪些呢?《甘石星经》。
天体测量呢?教材上主要以三个人物为主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三个人物是东汉的张衡、唐代的僧一行、元代的郭守敬。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理解相关内容。
三、算经与圆周率
本目是在讲中国古代数学方面的成就。
先来请同学们按照朝代,归纳中国古代计算方法的改进。
板书:1.计算方法的改进:
春秋时期已出现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筹算计算法,元代出现珠算法。
本目的第二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古代一部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板书:2.《九章算术》
请同学们注意这部著作的意义:《九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板书:2.《九章算术》:古代数学体系
本目的第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圆周率的计算。
板书:3.圆周率
圆周率是计算圆面积的常数,祖冲之的计算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请同学们看教材。
四、古代农书
本目中介绍了三部中国古代的农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找出体现这三部价值或特点的语句来。
《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改革方面,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政全书》:作者不但系统总结历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
本目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纳为两部书和两个人。
两部书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两个人是:张仲景、华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理解相关内容。
再请同学们看教材本目的三幅图片。
小结:为了让同学们对本目有更深刻的认识,请同学们看地图册P18-19的相关图片。
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