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曹刿论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8 12: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左传》 了解《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著名的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语言简练、优美,善于描写战争和复杂事件,还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的排列
记载,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如
《国语》《战国策》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述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晰,背景明确,系统性好,缺点是不便于集中叙述人物。如《资治通鉴》、《左传》。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来叙述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史记》。写作背景春秋时期,齐鲁两国是邻国。齐强鲁弱。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逃到国外避难。几年后,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又被大臣所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莒国护送公子小白回齐国。结果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即刻出兵打败鲁国,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夺君位的公子纠。但小白还不甘心,第二年,又出兵攻打鲁国。以弱胜强掌握下列字词:(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遍( )guìjiànbǐf úbiàn(6) 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 fúchéngsháozhé
shì
jié yíngmǐ
课 文 翻 译 鲁庄公十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即将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为何要参与进去呢?”曹刿说:“当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觐见。曹刿问:“大王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养身的东西,我从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拿来分给大家。”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普及,人民不会跟从你的。”庄公说:“用来祭神的牛、羊、猪、丝织品等的数目从不敢虚报,对神一定说实话。”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被人神所信服,神是不会赐福给你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一定按照实情来判断。”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此来作战,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 庄公与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开始)想要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曹刿说:“现在可以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观察齐军战车的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子前面的横木向远处眺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庄公下令追击齐军。课 文 翻 译课 文 翻 译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原因。曹刿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气就衰竭了。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他们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恐怕他们有埋伏。我见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课 堂 讨 论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战 前 准 备请见原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前准备: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评价: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课 堂 讨 论 1.你认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着重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2.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曹 刿 形 象 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
远 谋
政治上
为国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军事上
机敏持重 善于把握战机
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
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
刿得以参与论战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
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
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庄 公 形 象具体表现:“鄙”
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三﹑取胜而不知胜。
缺点:
政治无能   军事无知   
目光短浅 鲁莽草率
优点:
能虚心求教,信任曹刿,让他参与指挥,识人识才,任人惟贤。  3.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文 章 详 略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争双方对峙、交锋的具体经过等则略写。
明确: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 写 作 特 色1、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上,简练生动,以“记言”来“记事”。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拓 展 延 伸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有 很多,想一想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你能说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有哪些吗?
巨鹿之战、马陵之战、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城濮之战
…… 导 入 新 课成皋之战难点探究
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 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有关。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给曹刿施展才能的机会,才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无关。
鲁庄公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完全是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知识巩固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用原文回答)
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用原文回答)
战斗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反攻的时机是 彼竭我盈之时,追击的时机是 辙乱旗靡 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