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检测理综物理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检测理综物理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15 22:5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喀什地区 2024 年普通高考 4 月适应性检测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波源位于坐标原点的一列简谐横波沿着 x 轴的正方向传播,a、b 、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
点,已知质点的振动周期T = 4s, t 时刻振动正好传播到质点 c, t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波的波速为 0.5m/s
B.波源的起振方向沿 y 轴的负方向
C.质点 a已振动的时间 t = 3.5s
D. t 时刻,质点b 的回复力小于质点 c的回复力
2.“神舟十六号”飞至“天宫”空间站正上方 600m 处,航天员拍摄的“天宫”图像如图所示。“神
舟十六号””和“天宫”均只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A.“神舟十六号”中的航天员处于平衡状态
B.“神舟十六号”与“天宫”保持相对静止
C.“神舟十六号”的角速度大于“天宫”的角速度
D.“神舟十六号”的加速度小于“天宫”的加速度
3.帆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船员可以通过调节帆面的朝向让帆船逆风行驶,如图所示
为帆船逆风行驶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风力F = 2000N方向与帆面的夹角 a = 30°,航向与帆
面的夹角 b = 37°,风力在垂直帆面方向的分力推动帆船逆风行驶。已知 sin 37° = 0.6 ,则帆
船在沿航向方向获得的动力为(  )
A.200N B.400N C.600N D.800N
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大量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时,发出的复色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分成 a、b、c、d、e、f 六束(含不可见光),如图乙所
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eV~3.11eV,则(  )
A.b、c 为可见光 B.a、b、c 为可见光
C.d、e 为可见光 D.e、f 为可见光
5.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玻璃管顶部,下端栓接质量为 m 的小球,玻璃管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玻璃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现将小球由弹簧原长处由静止释放,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a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与 x 轴交点坐标 x0 为
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为 2mg
mg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x0
mgx
C.小球沿管壁向下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值为 0
4
mgx
D.弹簧拉伸量为 x0 时,弹性势能为 02
6.如图甲所示,无人机从地面竖直起飞,运动一段时间后因动力系统发生故障,最终到达
某一高度处后速度为零。图乙是无人机从地面上升至最高点过程中的 v- t 图像,已知无人机
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恒为 4N,取重力加速度 g =10m / s2 。则(  )
A.无人机从地面上升至最高点,位移大小为 18m
B.无人机从地面上升至最高点,位移大小为 24m
C.无人机的质量为 2kg
D.无人机的质量为 4kg
7.某兴趣小组模拟避雷针周围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
A、B 、C 、D、E 为电场空间中的五个点,其中C 、D两点关于避雷针对称,一电子(质
量为m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 点时速度为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A.E 点的电势高于 A 点的电势
B.电场中C 、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2.若电子能经过 B 点,则到 B 点时的速度为 v
2
D.电子在 A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C 点时的加速度
8.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1kg 的小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
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 t0 物块沿斜面上滑了 1.2m。小
物块在F 作用下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线Ⅰ和Ⅱ所示。设
物块在斜面底端的重力势能为零,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由此可求出(  )
A.斜面的倾角为30°
B.力F 的大小为 20N
C.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 2m/s
D.若 t0 时刻撤去拉力F ,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2.8m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9.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质量的空气做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圆柱状活
塞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封闭于无刻度的注射器筒内,封闭空气压强由压强传感器测出。
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注射器必须水平放置
B.注射器内部的横截面积不需要测量
C.固定在注射器上的刻度尺可以不标注单位
1
(2)该小组分别在室内外进行了实验(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作出的 p - 图像如图乙所
V
示,则在室内的图像是 (选填①或②)。实验时需要 推动活塞(选填“缓慢”或“快
速”)。
10.某实验小组要精确测定额定电流为 0.002A 的纯电阻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约为 1000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 (量程为 0.6A,内阻 r1约为 300Ω,读数记为 I1)
B.电流表A2 (量程为 1mA,内阻 r2 约为 10Ω,读数记为 I2)
C.电压表V1(量程为 3V,内阻, r3 = 900W ,读数记为U1 )
D.电压表V2 (量程为 15V,内阻 r4 约为 5000Ω,读数记为U2 )
E.定值电阻R1 =10Ω
F.定值电阻R2 = 3000W
G.滑动变阻器R3(0~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2A)
H.滑动变阻器R4 (0~5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1A)
I.蓄电池 E(电动势为 15V,内阻很小),开关 S 一个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电路测量电灯电阻。
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1)为尽量精确测量结果,请你帮他选择合适的器材,电表 1 应选 ,电表 2 应选 ,
定值电阻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测量电灯电阻的表达式为Rx = 。(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实验时,不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表 2 的示数达到 V 时,其对应的Rx 计算
结果为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11.跑酷,又称自由奔跑,是一种结合了速度、力量和技巧的极限运动。如图甲所示为一城
墙的入城通道,通道宽 L = 6m 。一质量m = 50kg 的跑酷爱好者从左墙根由静止开始正对右
墙做加速运动,加速到 A 点斜向上跃起,到达右墙壁 B 点时竖直速度恰好为零,B 点距地
面高 h = 0.8m,然后立即蹬右墙壁,使水平速度变为等大反向,并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
恰能跃到左墙壁的 C 点,C 点与 B 点等高,飞跃过程中人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 = 2.05m,
重力加速为 g,可认为整个过程中人的姿态不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求:
(1)人蹬墙后的水平速度大小;
(2)人加速助跑的距离 s。
试卷第 6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12.2023 年 10 月 26 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顺利奔赴“天宫”。为防止宇宙间各种高能粒子
对在轨航天员造成的危害,研制出各种磁防护装置。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磁防护模拟装置,装
置截面图如图所示,以 O 点为圆心的内圆、外圆半径分别为 R、 3R,区域中的危险区内
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外圆为绝缘薄板,外圆的左侧有两块平行金属薄板,其右板与
外圆相切,在切点处开有一小孔 C。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左
板内侧的 A 点由静止释放,两板间电压为 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从 C 点沿CO方向射入磁场,
恰好不进入安全区,粒子每次与绝缘薄板碰撞后原速反弹。求:
(1)粒子通过 C 点时的速度大小 v;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
(3)粒子从离开电场到再次返回电场所需的时间 t。
13.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 ABC-DEF 相互平行,BC-EF 段水平放置,AB-DE 平面与水平
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面成 37°,矩形 MNQP 内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水平导轨 BC-EF 间有竖直向上的匀
强磁场,两部分磁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 a 和 b 并排放在导轨 AD 处,
某时刻由静止释放金属棒 a,当 a 运动到 MN 时再释放金属棒 b,a 在斜面磁场中刚好一直
做匀速运动;当 a 运动到 PQ 处时,b 恰好运动到 MN;当 a 运动到 BE 处时,b 恰好运动到
PQ。已知两导轨间距及 a、b 金属棒长度相同均为 L =1m ,每根金属棒质量m =1kg ,电阻
r = 0.5W ,AD 到 MN 的距离 s1 = 3m。斜导轨与水平导轨在 BE 处平滑连接,金属棒 a、b 在
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其它电路电阻,不考虑磁场的边界效应,重力加速度
g = 10m/s2 , sin 37 = 0.6, cos37° = 0.8。求:
(1)金属棒 a 运动到 BE 处时的速度大小及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2)若发现在金属棒 b 进入水平导轨前,金属棒 a 在水平导轨上已经向左运动 6m,求金属
棒 a 最终的运动速度大小及整个过程中棒 a 上产生的焦耳热。
(3)在(2)的已知条件下,求金属棒 a 进入水平导轨后,金属棒 a 在水平导轨上的运动过
程中通过金属棒 a 横截面的电荷量。
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1.C
【详解】A.该简谐波的波长 λ=4m,则波速为
v l 4= = m/s =1m/s
T 4
选项 A 错误;
B.由“同侧法”可知,c 点起振方向沿 y 轴正向,可知波源的起振方向沿 y 轴的正方向,选
项 B 错误;
C.从 a 点开始起振开始,波向前传播了 3.5m,则质点 a已振动的时间
t x = 3.5= s=3.5s
v 1
选项 C 正确;
D.t 时刻,质点 b 的位移大于 c 的位移,可知质点b 的回复力大于质点 c的回复力,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2.D
【详解】A.“神舟十六号”中的航天员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
态,故 A 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G Mm
r 2
= ma
可得
a GM=
r 2
可知“神舟十六号”的加速度小于“天宫”的加速度,故 D 正确;
B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 Mm2 = mw
2r
r
可得
w GM=
r3
可知“神舟十六号”的角速度小于“天宫”的角速度,即二者的角速度不同,相对位置会发生变
化,即“神舟十六号”与“天宫”不能保持相对静止,故 BC 错误。
故选 D。
3.C
答案第 1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详解】对风力F 在沿着帆面和垂直于帆面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
其垂直于帆面的分力
F1 = F sina =1000N
再对垂直作用于帆面上的风力F1沿帆船航向方向和垂直航向方向进行分解,则帆船在沿航
向方向获得的动力为
F2 = F1 sin b = 600N
故选 C。
4.A
【详解】根据玻耳原子模型理论可知大量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
子种类有
C 2n = 6
解得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能级为
n = 4
所以可能的光子能量从低到高分别为
0.66eV ,1.89eV , 2.55eV ,10.20eV ,12.09eV ,12.75eV
因为光子能量
E = hn
且光的频率越高则折射率越大,光的偏折程度就越大,所以 a、b、c、d、e、f 六束光频率
越来越高,能量越来越强。又因为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eV~3.11eV,所以 b、c 为
可见光。
故选 A。
5.C
【详解】B.根据
kx0 = mg sin 30°
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mg=
2x0
故 B 错误;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根据动能定理
答案第 2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mg sin 30°x 1= kx2
2

x = 2x0
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为
F = kx = mg
故 A 错误;
C.当弹簧伸长量为 x0 时,动能最大,根据动能定理
mg sin 30 1 1°x0 - kx
2
0 = mv
2
m - 0 = E2 2 km

E mgxkm = 04
故 C 正确;
D.弹簧拉伸量为 x0 时,弹性势能为
E 1 2 mgx0p = kx2 0
=
4
故 D 错误。
故选 C。
6.BC
【详解】AB.因 v- t 图像与坐标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由图乙可知无人机从地
面上升至最高点,位移大小
x 12= 4m = 24m
2
故 A 错误,B 正确;
CD.因 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无人机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a 12 - 0 21 = = 4m / s3- 0
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a 12 - 02 = =12m / s
2
4 - 3
失去升力后无人机在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 =ma2
解得无人机的质量
答案第 3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m = 2kg
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BC。
7.AC
【详解】A.电子从 A 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 C 点,可知电子受到的电场力
大致向下,则电场线方向大致向上,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根据沿电场线电势降低,
可知E 点的电势高于 A 点的电势,故 A 正确;
B.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根据对称性可知电场中 C、D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
同,故 B 错误;
C.设相邻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为U ,从 A 到 C,根据动能定理有
2eU 1= mv2
2
从 A 到 B,根据动能定理有
eU 1= mv2
2 B
可得 B 点时的速度为
v 2B = v2
故 C 正确;
D.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C 点处等势面较密,故电子在 A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 C 点
时的加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 AC。
8.ACD
【详解】A.根据
Ep = mgh = mgx sinq

E
sinq p 6 1= = =
mgx 1 10 1.2 2
所以斜面倾角为
q = 30°
故 A 正确;
B.根据动能定理
答案第 4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Fx - mgx ×sin 30° = 8J-6J

F 20= N
3
故 B 错误;
C.根据
E 1k0 = mv
2
2 0
得初速度为
v 2Ek0 2 20 = = m/s=2m/sm 1
故 C 正确;
D.若经过 t0 后撤去拉力F ,小物块的机械能不变,此后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根据图
像可知, t0 时刻的机械能为
E = Ek + Ep = 8J+6J=14J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E = mgx sinq
解得上升的最大距离为
x E 14 = = m=2.8m
mg sinq 1 10 0.5
故 D 正确。
故选 ACD。
9.(1)BC
(2) ① 缓慢
【详解】(1)A.注射器不必保持水平放置,气体压强由传感器直接读出,实验时注射器如
何放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 A 错误;
B.实验中要探究的是压强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注射器筒是圆柱形横截面积不变,不需
要测量气体体积,所以注射器内部的横截面积没必要测量。故 B 正确;
C.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便于等量地改变体积,可以不标注单位。故
C 正确。
答案第 5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故选 BC。
(2)[1]气体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一定量的气体,在相同体积下,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故图像①是在温度稍高的室内实验室中测量获得的。
[2]空气柱的体积变化不能太快,要缓慢移动注射器保证气体温度不变。
10.(1) D C F G
(U2 -U1)r3 -U R(2) 1 2U1
(3)1.8V
【详解】(1)[1]电压表 V2量程为 15V,可用来测电压,由此看来,电表 1 是电压表 V2,即
选 D;
[2]电压表V1的内阻已知,且满偏电流为
U
I 3V =
V1 = A 3.3mA
1 RV 9001
与灯的工作电流相当,所以可当电流表使用,放在电表 2 的位置,即选 C;
[3]定值电阻与电压表V1串联,为使定值电阻能起到明显分压作用,所以定值电阻选择3000W
定值电阻 R2,即选 F;
[4]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所以选用最大阻值较小滑动变阻器 G。
(2)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可求得
U U-U - 12 1 R2
R UL r3 (U2 -U1)r3 -U1R= = = 2x I UL 1 U1
r3
(3)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 0.002A,所以此时电表 2 的读数为
U1 = Ir3 = 0.002 900V =1.8V
11.(1) v1 = 6m/s ;(2) s = 3.6m
【详解】(1)设人蹬墙后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v1,从 B 到 C 做斜抛运动,水平方向有
L = v1t
竖直方向有
vy = gt
答案第 6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1 t 2H - h = g
2 2 ֏
联立得
v1 = 6m/s
(2)人从 A 点跳起到 B 点的过程中,逆过程为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
v0 = v1, x = v0t0
竖直方向
h 1= gt 2
2 0
解得
t0 = 0.4s, x = 2.4m
由题意可知,人加速助跑的距离
s = L - x = 3.6m
1 2mU 2m
12 1 v 2qU.( ) = ;(2)B = ;(3) t总 = 2p Rm R q qU
【详解】(1)粒子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qU 1= mv2
2
解得
v 2qU=
m
(2)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r,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
( 3R)2 + r 2 = (r + R)2
答案第 7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解得
r = 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qvB v= m
r
解得
B 1 2mU=
R q
(3)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q ,由几何关系得
tan q 3R=
2 R
解得
q 2p=
3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
T 2p m=
qB
粒子从 C 点到第一次与绝缘薄板碰撞所需时间为
t T=
3
解得
t 1p R 2m=
3 qU
由几何关系可得粒子在危险区运动时总共与绝缘薄板发生 5 次碰撞,粒子从离开电场到再次
返回电场所需的时间
t总 = 6t = 2p R
2m
qU
13.(1)12m / s ,1T;(2)9m / s,67.5J ;(3)3C
【详解】(1)金属棒未进入磁场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37° = ma
解得
a = 6m / s2
由运动学公式有
答案第 8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s 11 = at
2
2 1
解得
t1 =1s
则有
v1 =at1 =6m/s
经题意分析可知,金属棒 a、b 在倾斜导轨上,进入磁场前、进入磁场中、离开磁场后运动
的每一阶段时间相等,均为1s,所以金属棒 a 运动到 BE 处时的速度大小
v2 = v1 + at =12m / s
金属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则有
mg sin 37° = BIL

I E= ,E = BLv
2r 1
联立解得
B = 1T
(2)若发现在金属棒 b 进入水平导轨前,金属棒 a 在水平导轨上已经向左运动 6m,设此时
金属棒 a 的速度大小va ,对金属棒 a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BILt = mva - mv2

DF
q It E t t t BLx= = = =
2r 2r 2r
联立解得
va = 6m / s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 金属棒刚进入水平导轨时的速度大小为
vb = v2 =12m / s a、b 同时在水平导轨上运动时,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mva + mvb = 2mv共
解得金属棒 a、b 最终的运动速度大小为
答案第 9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v共 = 9m / s
整个过程,由能量守恒可得
Q总 = 2mgL sin37
1
° - 2mv2
斜 2 共
其中
L s v t v= + + 1 + v2
斜 1 1 1 t =18m2
代入数据得
Q总 =135J
所以金属棒 a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 1a = Q总 = 67.5J2
(3)金属棒 a 进入水平导轨后,在金属棒 b 进入水平导轨前过程,通过金属棒 a 横截面的
电荷量为
q BLx= = 6C
2r
在金属棒 b 进入水平导轨到金属棒 a、b 达到共速过程,对金属棒 a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BI Lt = BLq = mv - mva
解得
q = 3C
由于两个过程金属棒 a 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则金属棒 a 在水平导轨上的运动过程中通过金
属棒 a 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a = q - q = 3C
答案第 10 页,共 10 页
{#{QQABI0w0gmC4hBzwiYBacwVCiwsx8BdQ5YxGk1aM6U3LNzlAD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