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8 12: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试验教科书必修(III)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汉字的发展历程,了解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从教材提供的书法作品,感知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而探究书法艺术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从书法艺术的创始兴衰中,我们也可以寻索出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人文、风俗等等文化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字是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语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石。我国的汉字至今还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汉字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至今仍然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汉字的发展历程 各朝代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篆刻艺术的发展
难点:汉字的起源 书法艺术风格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教学方法:
始终以问题的解决贯穿课堂之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逐渐让学生通过事物的表面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阅读法、讨论法、讲述法、绘制示意图法.
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史料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作用
书艺历程
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
书法艺术的演变
印宗秦汉
篆刻艺术的形成
篆刻艺术的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示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谈谈对这个会徽含义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师归纳总结: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它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主旨和精神风貌;既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同时又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动感和活力。
中华文字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东方书法和篆刻艺术的魅力通过这枚奥运会会徽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汉字与书法。
【讲授新课】
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
本目内容主要讲授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子目来讲述。
第一个小问题汉字的起源。
首先提出问题,你听说过哪些有关文字起源的神话传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有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羲画八卦的“龙书”、神农作的“穗书”、黄帝写的“云书”、仓颉造出的“古文”、少昊氏的“鸾凤书”、高阳氏的“蝌蚪文”、高辛氏的“仙人书”、尧的“龟书”、大禹的“钟鼎文”等等。这些原始氏族首领和部落联盟酋长各代表了一个时期,发明文字这样的功劳,很大程度上不是其本人的。但是,透过神话传说的茫茫迷雾,我们也可以探究到汉字发源的端倪来。 汉字发明神话中那许多半神半人的人物,譬如黄帝、伏羲、苍颉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史学家将大众的劳动集粹为一身的代表。
历史学习要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
第二个问题是汉字的演变。
我们国家的文字称为“汉字”,你知道为什么称为“汉字”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汉字的形成过程。通过教材给出的考古发现的资料,大体了解汉字的形成过程,试着编一段顺口溜来记忆。
刻画符号有雏形
甲骨刻字已成形
春秋战国乱了形
秦始皇时统一形
东汉时期定了形
东汉时期,汉字已经成熟,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作出了理论上的探索,所以说我们国家的文字称为“汉字”。
汉字的演变示意图:
雏形(刻画符号)→比较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书同文(秦小篆)→成熟(东汉“六书”的理论)
历史学习就是一个让学生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参与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来,体会历史学习了乐趣。
第三个问题汉字的作用。
想一想汉字产生后有哪些作用?
首先汉字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她推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其次汉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作为一门艺术逐渐被发扬光大。
书艺历程
本目的内容主要讲述书法艺术的形成和演变,可以分两个小子目来讲述。
书法艺术的形成的条件
承接上个问题讲到的汉字结构中本身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灵蕴境的美术特质允许它游迹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发扬光大。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在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如果说汉字书法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那么,由点线搭配、变 化所构成的汉字本身就是这种艺术的造型基础。在长期书写过程中,汉字书法也产生了自己一整套艺术规律。它起于点画用笔,系于单字结构,成于整幅章法,美于风神气韵;“ 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法度森严而又变化无穷。汉字书法也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代表。
把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时知识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他们是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动力。那些灿若群星的知名的或不知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又为汉字书法艺术注入了自己难以估量的劳动和心血,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汇成了我国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
书法艺术的演变
你能从汉字书法艺术总结出汉字字体的变化吗?
我们先结合教材给出的书法艺术作品,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首先,秦汉时期的汉字实用性大于书法的美感。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其次,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
再次,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此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第四,宋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变革期。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种原因,宋代的书法无法与唐代相比肩,却能另辟蹊径,一时帖学盛行。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所革新和发展。宋人论书主张书法创作不应受法度的束缚,不必斤斤计较于点画、布置等具体方法,而应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韵及书家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自由地抒发其胸臆,力求创新。它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反映。
第五,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代中叶前,国家承平,少内忧外患,都市经济兴旺,市民阶层壮大,刺激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就审美视角而言,在艺术逐步繁荣过程中,书法欣赏群落与群体已突破士大夫范围,而进入千家万户,普通百姓以收藏或悬挂名人书作为荣、为乐。从书法“捧在手上”欣赏一变而为“挂在墙上”欣赏了。而欣赏群体的扩展,审美功能的扩大,审美水平的提高,又直接影响到书法美的形式、风格、意境、品位的拓展和升华。明中期大家有祝枝山、文徵明、王宠等。
第六,由于清代禁锢的文化政策和狂放的草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格不入,所以清初以后书法家很少有能写草书的, 而清代科举制度所产生的馆阁体要求的乌、方、光,使 得这一时期的书法,出现靡弱妍媚的风气。清代中前期书法的发展,因了康、雍、乾三朝皇帝对“馆阁体”书风的钟爱,以及他们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使得“馆阁体”很自然就成为那一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主流。并且,这一主流的发展,足足延续了百年之久。这种创作要求书家艺术思想必须既传统又严谨,甚至以近乎呆板的艺术理念去作为支撑。具体在今天看来,“馆阁体”书法发轫于科举,由此,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文人士子们视之为人生仕途的敲门砖自是情理中的事。
针对这种情况,康有为等人崇尚变革,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挽颓风,为此康有为书《广艺舟双楫》对晚清书法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从历史发展的结果看,晚清政府的腐败、当权者的昏庸,以及社会历史发展中本存残酷性的一面,似乎又注定了康氏之论的出现在当时是不会带来太大的现实影响的。
汉字字体变化示意图: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从教材提供的书法作品,谈谈他们的风格,从书法家的艺术风格来看当时的时代特征。
纵观古代书法艺术发展历史,我们仍然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一句老话也是真理去概括:艺术包括书法艺术的盛衰与时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氛围密不可分。反过来说,从书法艺术的创始兴衰中,我们可以寻索出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人文、风俗等等文化的特征。这是书法研究的最佳角度。
新课标对本目的要求是了解中国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在教师讲解下,使学生对各朝代的书法大家的作品风格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体会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有能力的话,可以进一步分析艺术风格和时代变迁的关系。
印宗秦汉
本目主要讲述了篆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两个小子目来讲解。
篆刻艺术的形成。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签名盖章?找一两枚印章,研究一下上面的字体。
“请您签名盖章”,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可听到这句话。 在银行提钱要盖章,到邮局取信要盖章,契约订立时要盖章,公文往来时要盖章……。一枚小小的印章它代表了什么含义?在中国自古至今,由政府到人民,不论事情的大小,「印章」一直都代表着信用与承诺,凡事在签名后再盖上印章,才会得到法律上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印章又是中国书法家和画家的随身伴侣,他们都习惯将自己的名字盖在作品上做为记号并以辨别真伪;因此虽然是一颗小小的印章,但是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而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篆刻艺术,必须首先了解印章艺术。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颗玺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直到明中叶之前,印章的实用性一直大于它的艺术性,明中叶之后,印章才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
篆刻艺术的发展
我国真正的篆刻艺术从明代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功之臣便是文彭。王冕虽发现用石刻印,但没能流传开来,文彭用石刻印,带来了篆刻艺术的春天。到了清代,篆刻艺术出现了万紫千红的局面。从清代到现代,历时约三百年,名家如云,是篆刻艺术"万紫千红"的时代。在这一漫长的时期里,篆刻艺术在明代的基础上大有发展和创造,
篆刻艺术与书法并为姊妹艺术。本目内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解从生活中可以常见的印章说起,由学生谈谈印章的作用,而后引导学生去了解印章的历史,以及由印章发展而来的篆刻艺术,让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本课小节
文字是文明古国的主要象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的产生,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书法艺术在先民草创象形文字之初就开始萌芽了。实际上,书法艺术的诞生、发展过程就是汉字的整理、演化进程。书法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类种,积淀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特质,可以说包涵了整整一部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史。
汉字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发明的,譬如黄帝、伏羲、苍颉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史学家将大众的劳动集粹为一身的代表。
列举汉字起源的多种说法,让学生
判断哪一种最接近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