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20:24:29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2024·盘龙)根据拼音把这段文字补充完整。
小龙同学通过阅读党史,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为了人民能够当家作主,不受外敌qīn) xí    、不被 yā pò    而奋斗。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jì tuō   ,即使世界 qīnɡ fù   也要勇敢前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使人民过上了与过去jié rán bù tónɡ   的幸福生活,才使国家更加兴旺xīnɡ wànɡ   发达。
2.(2024·盘龙)小龙读着这段文字,不由得想起了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请把这句话正确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024·盘龙)读片段,完成练习。
小龙听老师讲述: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成功研发多项前沿技术,引领全球潮流。经济板块,我国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环保、教育、医疗等领(预 誉 域)也取得显著成绩,提升民众福祉。这些成就展示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 艰 兼)实步伐。同学们肃然起敬——是呀,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不被困难(伴 拌 绊)倒,不被挫折吓到的精神!
3.请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4.了解了我国的成就后,小龙写下几句话,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莫高窟壁画的重新研究,让众多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艺术瑰宝重见天日。
B.小龙参加“乡村一日游”,发现农村处处焕然一新,展现出独特风貌。
C.中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与他们的心平气和分不开。
D.科学家们在南极的广袤冰川中发现了新的物种,这一重要发现令他们倍感振奋。
5.“然”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是,对。②这样。如此。③词尾,表示状态。下面的选项中与“肃然起敬”的“然”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他坐在树下乘凉,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B.“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C.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D.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6.小龙说:“中国专利创新成果全球瞩目,引领全球创新浪潮。这与中国人‘____’的创新进取精神是分不开的。”请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当下,科学技术发达,电子产品几乎覆盖了我们的生活,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来辅助学习?
8.(2024·盘龙)与小龙一起读名人名家的“理想与心愿”,共完成练习。
小龙读到《迢迢牵牛星》中“   ,脉脉不得语”时,希望天下夫妻团聚;读到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若有人知春去处,   ”时,希望生活在春天;读到王安石的《泊船压洲》中“   ,   ”时,希望尽快回到家乡;读到李贺的《马诗》中“   ,   ”时,希望自己能征战沙场,建功立业;读到朱自清《匆匆》中“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   。”希望自己珍惜时间,发奋图强,有所作为;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
就不怕别人   指出。”感受到了革命者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9.(2024·盘龙)毕业前夕,学校组织毕业班举行“铭记往昔·启航梦想”的活动,感恩过去,点亮理想,小龙作为一名即将告别母校的学子,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人物名片,在好朋友毕业留言册上写下你的赠言。
人物名片
姓名 刘佳佳
优点:乐于助人,成绩优异,深得
同学喜欢
不足:有时候会骄傲自满
(2)班级准备开展以“少年当志存高远”为主题的毕业演讲比赛,你认为以下为演讲稿搜集的材料里,哪一项不符合此观点。(  )
A.华罗庚从小立志攀登数学高峰,成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B.李宁自幼立志刻苦练习体操,成为奥运冠军,为国家争得荣誉。
C.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D.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二、阅读与鉴赏(共36分)
(2024·盘龙)阅读《画蛇添足》,完成下面小题。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⑤之足?”遂⑥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⑦其酒。
【注释】①祠(cí):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ì):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④相谓:相互商议。⑤为:给,替。⑥遂:于是,就。⑦亡:失去,丢失。
10.联系上下文,解释“足”的点思。
①数人饮之不足   ②为蛇足者   
11.根据选文,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数人伙之不足”和“一人之蛇成”中“之”的意思相同。    
②“终亡其酒”和“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相同。    
③请画地为蛇”和“为是其智弗若”的为读音不相同。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3.一舍人“终亡其酒”的原因是什么?
14.读了这个故事,小龙想到了成语“过犹不及”,结合《画蛇添足》的故事,说说现在人们常常用“画蛇添足”这一成语来讽刺什么?
(2024·盘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3年10月15日晚,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石林县民族体育场开幕,体育运动会设置了很多项目,如:抢花炮、摔跤、射弩、陀螺等12个竞赛项目和1个表演项目,来自全市的18个代表团参赛,参赛人员共1840人,其中运动1457人、少数民运动员1369人,占比90%。
全体运动员将秉持“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用实际行动,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尽情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魅力。
[材料二]户外运动在昆明兴起,有很多户外运动模式。例如“户外+健身”,增加耐力、强健体魄,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户外+社交”,结识志趣相投的驴友,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户外+亲子游”,找到户外“遛娃”的好去处。
[材料三]关于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小龙所在班委群也开展了激烈地讨论。
班长:
学习委员:
生活委员:
体育委员:
[材料四]①昆明长虫山又名蛇山,位于昆明市北市区,蜿蜒的山势,犹如一条“巨蟒”蜿蜒盘旋在昆明之北。因山形似蛇而得名“长虫”。它独特的熔岩地貌、开阔的视野,吸引了众多的昆明人,定期或不定期去登高揽胜。这不仅是一项特殊的户外运动,更是昆明人对长虫山的一种挚爱。
②中午,爬到长出山顶,站在山顶看云,云在城区上空悠悠飘荡,或在山峦处厚重地疑集。
③傍晚,眺望沐浴在夕阳下的整个昆明城,看着霞光消散、万家灯火逐一点亮,真是别有一番意境。落日的余晖覆盖了整座城市,一整天的疲劳也在绝美的落日中逐渐消散。
15.阅读以上四则材料,判断下列句子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长虫山是昆明人户外运动的好去处。   
②参加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少数民族选手占比最高。   
③户外运动在昆明兴起,户外运动模式只有三种。   
16.【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17.小龙想了解昆明户外运动的相关内容,他可以阅读材料   ,从材料中可以知道:   。
18.如果你是【材料三】中的小龙,你会同意讨论中哪位班委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说理由。
19.请你为【材料四】第②自然段描绘的画面取一个名字:   。
20.小学毕业,你即将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为了以更加阳光、健康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请为同学们提几条假期加强体育锻炼的建议。(至少2点)
(2024·盘龙)阅读短文《长在树上的棕子》,完成下面小题。
长在树上的粽子
①五岁之前我没见过粽子,更没吃过,在我记忆里端午节不算个节,家里也就是煮点鸡蛋吃。直到五岁那年去城里医院看病,我才真正见到了粽子。
②看病回来的火车上,我偶尔发现附近有个小女孩在吃一个三角形的水果,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水果,拳头大小,黑绿色的皮,里面全是白色的果肉,一颗颗果粒聚集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下车后,我好奇地问父亲那个小女孩吃的是什么。父亲随口说那是粽子,于是,我便记住了这个叫粽子的“水果”。
③从城里回来后,我一直虚弱地躺在家里,每日喝着黑苦的药水,视线只能透过窗子望见院子里那两棵郁郁葱葱的树,不由得想起那剥了皮来吃的粽子,想得满脑子都是。
④后来睡觉竟做了一个梦,梦到院子的树上结满了粽子。醒来后我意犹未尽,叹着气跟身旁的父母说,咱们这儿怎么没有粽子树啊?我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味道。母亲背过身去,父亲一愣,默默地看着我不说话。
⑤第二天早晨听见姐姐叽叽喳喳喊我的名字,“快起来,咱家树上长出粽子了!”
⑥我急忙爬到窗前,果然,院子里的两棵树变了样子,浓密的绿叶中垂挂着很多黑绿色的粽子,随风轻轻地晃动,清晨的太阳在它们身上闪着光,如同一树的精灵。
⑦我兴奋地穿衣跑出去,跳着要亲自去摘,父亲过来扛起我,让我一只手托起粽子,一手用剪刀剪下来,递给下面的姐姐。我一个个地剪着,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张着嘴不停地笑……
⑧摘下全部的粽子,我坐到树下的凳子上,急不可待地学着爸爸的样子扒开粽子的皮,那晶莹透亮、微微颤动的白色果肉,伴着一股浓香展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和想象中的一样好吃。
⑨我抬头看看父亲又瞧瞧母亲,他们亦是满脸的笑。说来奇怪,吃过粽子后,我的病渐渐好起来,又能到处跑跳了。从此对院子里的树,我格外上心地照顾,盼着它明年长出更多的粽子
⑩一年后我知道了粽子不是长在树上的,也知道了为了满足我的愿望,那天父亲去了二十里外的河边芦苇丛中劈来苇叶,走了很多家粮店买来了糯米,连夜和母亲包好了粽子煮上,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又和母亲用马莲草一个个把刚煮好的粽子拴挂在树枝上……
一晃儿很多年过去了,我也过了很多次的端午节,那年粽子长在树上的经历,永远都是我最怀念的端午记忆。
21.根据提示,简要概括相应段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①~②段 ③~④段 ⑤~⑦段 ⑧~⑨段 ⑩~ 段
第一次见到粽子→   →   →   →怀念树上的粽子
22.选文第⑩自然段写了那天父亲和母亲所做的事情。如果按事情先后的顺序写,请选出这件事情也可以安排在哪个自然段后面(  )。
A.第②自然段 B.第③自然段 C.第④自然段 D.第⑤自然段
23.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具体描写了粽子的   ,表达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24.联系全文,请选出下列关于三处画线句子表达方法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借助具体的事物表达感情 B.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C.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D.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5.你是如何理解“那年粽子长在树上的经历,永远都是我最怀念的端午记忆”这句话的?
三、表达与鉴赏(共30分)
26.(2024·盘龙)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题目一:六年的小学生活,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回忆难忘的瞬间,自拟题目写一件难忘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当时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题目二: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艰辛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人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侵袭;压迫;寄托;倾覆;截然不同;兴旺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不要把”“倾覆”的“覆”写成“履”,不要把“截”写成“载”。
故答案为:侵袭、压迫、寄托、倾覆、截然不同、兴旺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答案】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不要把“夜”写成左右结构,不要把“黎”右上部分写成“勿”。
故答案为: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抄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答案】3.域;坚;绊
4.C
5.A
6.A
7.小学生应视电子产品为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注意控制使用时间,保护眼睛,选择适合的电子产品。家长和教师需引导孩子筛选信息,监督使用内容,制定规则培养自律。小学生可利用电子产品与同学交流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知识点】字义;格言、名言;汉字书写
【解析】【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3.本题考查选字词填空。领域: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坚实:健壮;坚固结实。绊倒:走路或跑步时被物件绊住脚而摔倒。结合词义和语境应分别填:域、坚、绊。
故答案为:域;坚;绊
4.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A.重见天日: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
B.焕然一新:形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C.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D.倍感振奋:从听到信好消息之后浑身都有种愉悦的感觉,从精神上感觉增加了一倍的力量。
结合词义可知,C选项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C
5.本题考查多义字。肃然起敬:形容产生恭敬钦佩的感情。然:样子。
A.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然:样子。
B.“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然:这样。
C.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D.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然:认为。
结合词语释义可知,“怡然自得”中的“然”与“肃然起敬”的“然”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A
6.本题考查名言警句。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不要认为自己行动或做事早,因为总还有人比你更早开始行动或做事。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结合意思和语境应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故答案为:A
7.本题考查开放探究。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即可。如:小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辅助学习时,应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求的设备。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使用需求,选择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体育活动不超过一小时。
故答案为:小学生应视电子产品为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注意控制使用时间,保护眼睛,选择适合的电子产品。家长和教师需引导孩子筛选信息,监督使用内容,制定规则培养自律。小学生可利用电子产品与同学交流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8.【答案】盈盈一水间;唤取归来同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徘徊;微风;蒸融;批评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比如,由下句“脉脉不得语”可知上句是“盈盈一水间”,由“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可知下句是“被微风吹散来了”。
故答案为:盈盈一水间、唤取归来同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徘徊、微风、蒸融、批评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运用和课文内容的把握,要根据提示的内容来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9.【答案】(1)
姓名:王小龙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不足:有时性子有点急。
(2)D
【知识点】格言、名言;祝贺感谢
【解析】【分析】(1)考查赠言祝福。要紧扣突出优点,明确不足。
如:姓名:王小龙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爱学习,乐于助人,大家都喜欢他。
不足:有时性子有点急。
(2)考查信息材料的分析,作答时要根据“少年当志存高远”的主题作出选择。
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该选项叙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与主题不符。
故选:D。
故答案为:(1)
姓名:王小龙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不足:有时性子有点急。
(2)D
【点评】本题考查赠言祝福、信息材料的分析。作答赠言祝福时,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信息材料的分析要读懂题干的要求,紧扣主题来完成。
【答案】10.够;画脚
11.错误;正确;正确
1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13.蛇本来没有脚,他却多此一举画上脚。
14.讽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情。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多义字的解题方法。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字的几个义项。充分读题,寻找句中的重要提示,再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将选择的义项代入句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正确。
1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①“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足:够。
②“为蛇足者”的意思是那个给蛇画脚的人。足:画脚。
故答案为:够 画脚
11.本题考查多义字。①错误,“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之:代词,代指这壶酒。“一人之蛇成”的意思是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之:的。
②正确。“终亡其酒”的“亡”的意思是失去,丢失。“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丢失。两者的“亡”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
1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中“固”的意思是本来,原来;“子”的意思是对人的尊称,您,你;“安能”的意思是怎能,哪能。所以可翻译为: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故答案为: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终亡其酒”的意思是最终失掉了那壶酒。根据句意并结合前文“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可知,蛇本来没有脚,他却多此一举画上脚,所以他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故答案为:蛇本来没有脚,他却多此一举画上脚。
14.本题考查拓展延伸。“过犹不及”的意思是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再结合本文可知,人们常常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讽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情,反而把事情办糟了的人。
故答案为:讽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情。
【答案】15.正确;正确;错误
16.举例子;列数字;准确
17.二;户外运动模式的种类
18.我同意体育委员的观点,因为运动的好处很多、增强体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加速病患者在医学手段后的恢复,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19.长虫山顶云海奇观。
20.①早晨坚持跑步。②每周末打两次球。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①根据“它独特的熔岩地貌、开阔的视野,吸引了众多的昆明人,定期或不定期去登高揽胜。这不仅是一项特殊的户外运动,更是昆明人对长虫山的一种挚爱”可知:长虫山吸引了众多的昆明人,定期或不定期去登高揽胜,因此是昆明人户外运动的好去处,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②根据“参赛人员共1840人,其中运动员1457人,少数民族运动员1369人,占比94%。”可知:参加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少数民族选手占比最高,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③根据“户外运动在昆明兴起,有很多户外运动模式”可知这三种模式只是众多模式中的几种,因此题干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
16.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根据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如”“1840人,其中运动员1457人,少数民族运动员1369人,占比94%”可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置的项目多。
故答案为:举例子、列数字、准确
17.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因为材料二介绍了昆明户外运动的模式,所以小龙想了解昆明户外运动的相关内容,他可以阅读材料二,从材料中可以知道户外运动模式的种类、意义。
故答案为:二 户外运动模式的种类
18.考查看法观点的阐述。作答时观点要正确,理由要充分。如:我同意体育委员的观点,因为运动的好处很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加快新陈代谢。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加速病患者在医学手段后的恢复。体育运动可以给自己带来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故答案为:我同意体育委员的观点,因为运动的好处很多、增强体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加速病患者在医学手段后的恢复,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19.考查给画面命名。作答时抓住所描写画面的主要特点进行概括。根据“中午,爬到长虫山顶,站在山顶看云,云在城区上空悠悠飘荡,或在山峦处厚重地凝集”可知该句中主要写“云”,因此可以命名为:长虫山顶云海奇观。
故答案为:长虫山顶云海奇观。
20.考查看法建议的阐述。作答时建议要正确。如:①早晨坚持跑步。 ②每周末打两次球。
故答案为:①早晨坚持跑步。②每周末打两次球。
【答案】21.满脑子都想着粽子;从树上剪粽子;吃上了粽子
22.C
23.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
24.D
25.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粽子,更是父母对“我”无私的爱,为了满足我的愿望,父亲去劈苇叶,买糯米,母亲连夜包粽子,接着又把一个个粽子挂到树枝上。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③④段中的“每日喝着黑苦的药水,视线只能透过窗子望见院子里那两棵郁郁葱葱的树,不由得想起那剥了皮来吃的粽子,想得满脑子都是”“醒来后我意犹未尽,叹着气跟身旁的父母说,咱们这儿怎么没有粽子树啊?我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味道”可概括为:想粽子;结合⑤⑥⑦段中的“快起来,咱家树上长出粽子了!”“父亲过来扛起我,让我一只手托起粽子,一手用剪刀剪下来,递给下面的姐姐。我一个个地剪着,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张着嘴不停地笑……”可概括为:摘粽子;结合⑧⑨段中的“我坐到树下的凳子上,急不可待地学着爸爸的样子扒开粽子的皮,那晶莹透亮、微微颤动的白色果肉,伴着一股浓香展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和想象中的一样好吃”“我抬头看看父亲又瞧瞧母亲,他们亦是满脸的笑。说来奇怪,吃过粽子后,我的病渐渐好起来,又能到处跑跳了”可概括为:吃粽子。
故答案为:满脑子都想着粽子、从树上剪粽子、吃上了粽子
22.考查了衔接排序。结合第④段的“我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味道。母亲背过身去,父亲一愣,默默地看着我不说话。”可知如果按事情先后的顺序写,选文第⑩自然段应放在第④自然段后面。
故答案为:C
23.考查了句子理解。结合“看病回来的火车上,我偶尔发现附近有个小女孩在吃一个三角形的水果,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水果,拳头大小,黑绿色的皮,里面全是白色的果肉,一颗颗果粒聚集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我急忙爬到窗前,果然,院子里的两棵树变了样子,浓密的绿叶中垂挂着很多黑绿色的粽子”“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可知具体描写了粽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
24.考查了写作手法。结合“看病回来的火车上,我偶尔发现附近有个小女孩在吃一个三角形的水果,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水果,拳头大小,黑绿色的皮,里面全是白色的果肉,一颗颗果粒聚集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我急忙爬到窗前,果然,院子里的两棵树变了样子,浓密的绿叶中垂挂着很多黑绿色的粽子”“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是抓住粽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来写具体的,故选D。
故答案为:D
25.考查了句子理解。结合“五岁之前我没见过粽子,更没吃过,在我记忆里端午节不算个节,家里也就是煮点鸡蛋吃。直到五岁那年去城里医院看病,我才真正见到了粽子。”“那晶莹透亮、微微颤动的白色果肉,伴着一股浓香展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和想象中的一样好吃”“一年后我知道了粽子不是长在树上的,也知道了为了满足我的愿望,那天父亲去了二十里外的河边芦苇丛中劈来苇叶,走了很多家粮店买来了糯米,连夜和母亲包好了粽子煮上,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又和母亲用马莲草一个个把刚煮好的粽子拴挂在树枝上……”可知,句子“那年粽子长在树上的经历,永远都是我最怀念的端午记忆”由于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吃过粽子,粽子那晶莹透亮的样子、绵软温香的味道不能让“我”忘怀,父母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连夜做好粽子,挂在树上。父母对“我”深深的爱永远让“我”怀念。
故答案为: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粽子,更是父母对“我”无私的爱,为了满足我的愿望,父亲去劈苇叶,买糯米,母亲连夜包粽子,接着又把一个个粽子挂到树枝上。
26.【答案】(1) 雨中的伞
记得那是小学四年级的一个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了脸,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我望着窗外的暴雨,心中焦虑不已。放学后,我并没有带伞,爸爸妈妈又因为工作无法来接我。我只能坐在教室里,期待雨停。
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小红走了过来。她拿出一把蓝色的雨伞,对我说:“我知道你没带伞,这把伞借给你吧。”我接过雨伞,感激地说:“谢谢你,小红,你怎么办呢?”小红笑着说:“没关系,我家离学校近,跑回去就行了。”
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虽然外面的雨依旧下得很大,但我的心却因为朋友的关怀而变得温暖。我撑起那把雨伞,走进了雨幕中。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但我并不觉得吵闹,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美妙的旋律。
那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你支持和温暖。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却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提醒着我要珍惜友情,乐于助人。
如今,我即将小学毕业,我会将这件难忘的事和所有美好的回忆一起,装进行囊,带着它们踏上新的征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将这份纯真的情谊永存心中。
(2) 那是一道风景
风景,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说一处地方好与坏而加上的一个修饰性词语,而我,却对它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我看来,风景就是指好人好事,好风景就应该留在心底珍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脚落,也有一处风景充实着我的心灵。
那是一年春天,春花绽放,桃花,杜鹃花都争先恐后的开放,我高高兴兴地骑着爸爸买给我的自行车,毕竟是新手上路,还是有点紧张的,只见一部小轿车飞奔而来,这时的我早以吓的腿脚麻木,不知如何是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交警叔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抱了过去。我的自行车被碾坏了,但幸亏人没事,我心里害怕极了,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这时,交警叔叔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朋友,骑车一定要注意安全。”我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交警叔叔将那碾坏的自行车送到了修理店,不出10分钟,那自行车就修好了,这时交警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车还你,下次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我骑着自行车,说了一声谢谢,看着交警叔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浓雾中。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故地重游,走到我依然熟悉的这条街上,一打听才知道那位交警叔叔已经去了外地,但我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交警叔叔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这道风景,将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时光消逝,记忆长存!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写景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一: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人,写一篇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确定写作内容。写作时,要选对典型的事例,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二: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想想生活中,你欣赏过哪些优美的景色,或遇到哪些让你感到“最美”的人或事,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去写,可写景,可叙事,可写人。写作时要注意抓住题眼“美”展开,如写景,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出景色的美丽。如写人或叙事,要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人或事的“美”,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
【点评】一:这篇作文以《雨中的伞》为题,讲述了作者在小学四年级时,朋友小红在下雨天借给作者雨伞的故事。文章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展现了小红的善良和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作者首先描绘了暴雨突然来临的情景,然后叙述了自己焦急等待雨停的心理活动。这部分描写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接着,作者通过对话展示了小红无私借伞的举动,以及作者因此感受到的温暖和感激。最后,作者以即将小学毕业的视角,回顾了这件小事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对未来寄予了期望。整篇文章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能够有效地传达出主题——珍惜友情。文中对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刻画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结尾处的感慨也提升了文章的深度,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二: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文章结构合理,叙述自然生动,衔接紧凑,中心突出。开篇“好风景就应该留在心底珍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脚落,也有一处风景充实着我的心灵。”巧妙地引出下文,手法新颖。
1 / 1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2024·盘龙)根据拼音把这段文字补充完整。
小龙同学通过阅读党史,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为了人民能够当家作主,不受外敌qīn) xí    、不被 yā pò    而奋斗。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jì tuō   ,即使世界 qīnɡ fù   也要勇敢前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使人民过上了与过去jié rán bù tónɡ   的幸福生活,才使国家更加兴旺xīnɡ wànɡ   发达。
【答案】侵袭;压迫;寄托;倾覆;截然不同;兴旺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不要把”“倾覆”的“覆”写成“履”,不要把“截”写成“载”。
故答案为:侵袭、压迫、寄托、倾覆、截然不同、兴旺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2024·盘龙)小龙读着这段文字,不由得想起了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请把这句话正确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答案】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不要把“夜”写成左右结构,不要把“黎”右上部分写成“勿”。
故答案为: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抄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024·盘龙)读片段,完成练习。
小龙听老师讲述: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成功研发多项前沿技术,引领全球潮流。经济板块,我国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环保、教育、医疗等领(预 誉 域)也取得显著成绩,提升民众福祉。这些成就展示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 艰 兼)实步伐。同学们肃然起敬——是呀,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不被困难(伴 拌 绊)倒,不被挫折吓到的精神!
3.请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4.了解了我国的成就后,小龙写下几句话,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莫高窟壁画的重新研究,让众多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艺术瑰宝重见天日。
B.小龙参加“乡村一日游”,发现农村处处焕然一新,展现出独特风貌。
C.中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与他们的心平气和分不开。
D.科学家们在南极的广袤冰川中发现了新的物种,这一重要发现令他们倍感振奋。
5.“然”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是,对。②这样。如此。③词尾,表示状态。下面的选项中与“肃然起敬”的“然”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他坐在树下乘凉,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B.“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C.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D.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6.小龙说:“中国专利创新成果全球瞩目,引领全球创新浪潮。这与中国人‘____’的创新进取精神是分不开的。”请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当下,科学技术发达,电子产品几乎覆盖了我们的生活,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来辅助学习?
【答案】3.域;坚;绊
4.C
5.A
6.A
7.小学生应视电子产品为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注意控制使用时间,保护眼睛,选择适合的电子产品。家长和教师需引导孩子筛选信息,监督使用内容,制定规则培养自律。小学生可利用电子产品与同学交流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知识点】字义;格言、名言;汉字书写
【解析】【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3.本题考查选字词填空。领域: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坚实:健壮;坚固结实。绊倒:走路或跑步时被物件绊住脚而摔倒。结合词义和语境应分别填:域、坚、绊。
故答案为:域;坚;绊
4.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A.重见天日: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
B.焕然一新:形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C.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D.倍感振奋:从听到信好消息之后浑身都有种愉悦的感觉,从精神上感觉增加了一倍的力量。
结合词义可知,C选项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C
5.本题考查多义字。肃然起敬:形容产生恭敬钦佩的感情。然:样子。
A.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然:样子。
B.“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然:这样。
C.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D.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然:认为。
结合词语释义可知,“怡然自得”中的“然”与“肃然起敬”的“然”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A
6.本题考查名言警句。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不要认为自己行动或做事早,因为总还有人比你更早开始行动或做事。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结合意思和语境应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故答案为:A
7.本题考查开放探究。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即可。如:小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辅助学习时,应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求的设备。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使用需求,选择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体育活动不超过一小时。
故答案为:小学生应视电子产品为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注意控制使用时间,保护眼睛,选择适合的电子产品。家长和教师需引导孩子筛选信息,监督使用内容,制定规则培养自律。小学生可利用电子产品与同学交流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8.(2024·盘龙)与小龙一起读名人名家的“理想与心愿”,共完成练习。
小龙读到《迢迢牵牛星》中“   ,脉脉不得语”时,希望天下夫妻团聚;读到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若有人知春去处,   ”时,希望生活在春天;读到王安石的《泊船压洲》中“   ,   ”时,希望尽快回到家乡;读到李贺的《马诗》中“   ,   ”时,希望自己能征战沙场,建功立业;读到朱自清《匆匆》中“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   。”希望自己珍惜时间,发奋图强,有所作为;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
就不怕别人   指出。”感受到了革命者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答案】盈盈一水间;唤取归来同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徘徊;微风;蒸融;批评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比如,由下句“脉脉不得语”可知上句是“盈盈一水间”,由“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可知下句是“被微风吹散来了”。
故答案为:盈盈一水间、唤取归来同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徘徊、微风、蒸融、批评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运用和课文内容的把握,要根据提示的内容来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9.(2024·盘龙)毕业前夕,学校组织毕业班举行“铭记往昔·启航梦想”的活动,感恩过去,点亮理想,小龙作为一名即将告别母校的学子,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人物名片,在好朋友毕业留言册上写下你的赠言。
人物名片
姓名 刘佳佳
优点:乐于助人,成绩优异,深得
同学喜欢
不足:有时候会骄傲自满
(2)班级准备开展以“少年当志存高远”为主题的毕业演讲比赛,你认为以下为演讲稿搜集的材料里,哪一项不符合此观点。(  )
A.华罗庚从小立志攀登数学高峰,成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B.李宁自幼立志刻苦练习体操,成为奥运冠军,为国家争得荣誉。
C.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D.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答案】(1)
姓名:王小龙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不足:有时性子有点急。
(2)D
【知识点】格言、名言;祝贺感谢
【解析】【分析】(1)考查赠言祝福。要紧扣突出优点,明确不足。
如:姓名:王小龙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爱学习,乐于助人,大家都喜欢他。
不足:有时性子有点急。
(2)考查信息材料的分析,作答时要根据“少年当志存高远”的主题作出选择。
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该选项叙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与主题不符。
故选:D。
故答案为:(1)
姓名:王小龙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不足:有时性子有点急。
(2)D
【点评】本题考查赠言祝福、信息材料的分析。作答赠言祝福时,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信息材料的分析要读懂题干的要求,紧扣主题来完成。
二、阅读与鉴赏(共36分)
(2024·盘龙)阅读《画蛇添足》,完成下面小题。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⑤之足?”遂⑥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⑦其酒。
【注释】①祠(cí):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ì):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④相谓:相互商议。⑤为:给,替。⑥遂:于是,就。⑦亡:失去,丢失。
10.联系上下文,解释“足”的点思。
①数人饮之不足   ②为蛇足者   
11.根据选文,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数人伙之不足”和“一人之蛇成”中“之”的意思相同。    
②“终亡其酒”和“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相同。    
③请画地为蛇”和“为是其智弗若”的为读音不相同。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3.一舍人“终亡其酒”的原因是什么?
14.读了这个故事,小龙想到了成语“过犹不及”,结合《画蛇添足》的故事,说说现在人们常常用“画蛇添足”这一成语来讽刺什么?
【答案】10.够;画脚
11.错误;正确;正确
1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13.蛇本来没有脚,他却多此一举画上脚。
14.讽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情。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多义字的解题方法。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字的几个义项。充分读题,寻找句中的重要提示,再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将选择的义项代入句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正确。
1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①“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足:够。
②“为蛇足者”的意思是那个给蛇画脚的人。足:画脚。
故答案为:够 画脚
11.本题考查多义字。①错误,“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之:代词,代指这壶酒。“一人之蛇成”的意思是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之:的。
②正确。“终亡其酒”的“亡”的意思是失去,丢失。“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丢失。两者的“亡”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
1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中“固”的意思是本来,原来;“子”的意思是对人的尊称,您,你;“安能”的意思是怎能,哪能。所以可翻译为: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故答案为: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终亡其酒”的意思是最终失掉了那壶酒。根据句意并结合前文“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可知,蛇本来没有脚,他却多此一举画上脚,所以他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故答案为:蛇本来没有脚,他却多此一举画上脚。
14.本题考查拓展延伸。“过犹不及”的意思是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再结合本文可知,人们常常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讽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情,反而把事情办糟了的人。
故答案为:讽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情。
(2024·盘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3年10月15日晚,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石林县民族体育场开幕,体育运动会设置了很多项目,如:抢花炮、摔跤、射弩、陀螺等12个竞赛项目和1个表演项目,来自全市的18个代表团参赛,参赛人员共1840人,其中运动1457人、少数民运动员1369人,占比90%。
全体运动员将秉持“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用实际行动,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尽情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魅力。
[材料二]户外运动在昆明兴起,有很多户外运动模式。例如“户外+健身”,增加耐力、强健体魄,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户外+社交”,结识志趣相投的驴友,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户外+亲子游”,找到户外“遛娃”的好去处。
[材料三]关于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小龙所在班委群也开展了激烈地讨论。
班长:
学习委员:
生活委员:
体育委员:
[材料四]①昆明长虫山又名蛇山,位于昆明市北市区,蜿蜒的山势,犹如一条“巨蟒”蜿蜒盘旋在昆明之北。因山形似蛇而得名“长虫”。它独特的熔岩地貌、开阔的视野,吸引了众多的昆明人,定期或不定期去登高揽胜。这不仅是一项特殊的户外运动,更是昆明人对长虫山的一种挚爱。
②中午,爬到长出山顶,站在山顶看云,云在城区上空悠悠飘荡,或在山峦处厚重地疑集。
③傍晚,眺望沐浴在夕阳下的整个昆明城,看着霞光消散、万家灯火逐一点亮,真是别有一番意境。落日的余晖覆盖了整座城市,一整天的疲劳也在绝美的落日中逐渐消散。
15.阅读以上四则材料,判断下列句子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长虫山是昆明人户外运动的好去处。   
②参加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少数民族选手占比最高。   
③户外运动在昆明兴起,户外运动模式只有三种。   
16.【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17.小龙想了解昆明户外运动的相关内容,他可以阅读材料   ,从材料中可以知道:   。
18.如果你是【材料三】中的小龙,你会同意讨论中哪位班委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说理由。
19.请你为【材料四】第②自然段描绘的画面取一个名字:   。
20.小学毕业,你即将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为了以更加阳光、健康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请为同学们提几条假期加强体育锻炼的建议。(至少2点)
【答案】15.正确;正确;错误
16.举例子;列数字;准确
17.二;户外运动模式的种类
18.我同意体育委员的观点,因为运动的好处很多、增强体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加速病患者在医学手段后的恢复,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19.长虫山顶云海奇观。
20.①早晨坚持跑步。②每周末打两次球。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5.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①根据“它独特的熔岩地貌、开阔的视野,吸引了众多的昆明人,定期或不定期去登高揽胜。这不仅是一项特殊的户外运动,更是昆明人对长虫山的一种挚爱”可知:长虫山吸引了众多的昆明人,定期或不定期去登高揽胜,因此是昆明人户外运动的好去处,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②根据“参赛人员共1840人,其中运动员1457人,少数民族运动员1369人,占比94%。”可知:参加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少数民族选手占比最高,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③根据“户外运动在昆明兴起,有很多户外运动模式”可知这三种模式只是众多模式中的几种,因此题干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
16.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根据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如”“1840人,其中运动员1457人,少数民族运动员1369人,占比94%”可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置的项目多。
故答案为:举例子、列数字、准确
17.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因为材料二介绍了昆明户外运动的模式,所以小龙想了解昆明户外运动的相关内容,他可以阅读材料二,从材料中可以知道户外运动模式的种类、意义。
故答案为:二 户外运动模式的种类
18.考查看法观点的阐述。作答时观点要正确,理由要充分。如:我同意体育委员的观点,因为运动的好处很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加快新陈代谢。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加速病患者在医学手段后的恢复。体育运动可以给自己带来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故答案为:我同意体育委员的观点,因为运动的好处很多、增强体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加速病患者在医学手段后的恢复,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19.考查给画面命名。作答时抓住所描写画面的主要特点进行概括。根据“中午,爬到长虫山顶,站在山顶看云,云在城区上空悠悠飘荡,或在山峦处厚重地凝集”可知该句中主要写“云”,因此可以命名为:长虫山顶云海奇观。
故答案为:长虫山顶云海奇观。
20.考查看法建议的阐述。作答时建议要正确。如:①早晨坚持跑步。 ②每周末打两次球。
故答案为:①早晨坚持跑步。②每周末打两次球。
(2024·盘龙)阅读短文《长在树上的棕子》,完成下面小题。
长在树上的粽子
①五岁之前我没见过粽子,更没吃过,在我记忆里端午节不算个节,家里也就是煮点鸡蛋吃。直到五岁那年去城里医院看病,我才真正见到了粽子。
②看病回来的火车上,我偶尔发现附近有个小女孩在吃一个三角形的水果,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水果,拳头大小,黑绿色的皮,里面全是白色的果肉,一颗颗果粒聚集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下车后,我好奇地问父亲那个小女孩吃的是什么。父亲随口说那是粽子,于是,我便记住了这个叫粽子的“水果”。
③从城里回来后,我一直虚弱地躺在家里,每日喝着黑苦的药水,视线只能透过窗子望见院子里那两棵郁郁葱葱的树,不由得想起那剥了皮来吃的粽子,想得满脑子都是。
④后来睡觉竟做了一个梦,梦到院子的树上结满了粽子。醒来后我意犹未尽,叹着气跟身旁的父母说,咱们这儿怎么没有粽子树啊?我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味道。母亲背过身去,父亲一愣,默默地看着我不说话。
⑤第二天早晨听见姐姐叽叽喳喳喊我的名字,“快起来,咱家树上长出粽子了!”
⑥我急忙爬到窗前,果然,院子里的两棵树变了样子,浓密的绿叶中垂挂着很多黑绿色的粽子,随风轻轻地晃动,清晨的太阳在它们身上闪着光,如同一树的精灵。
⑦我兴奋地穿衣跑出去,跳着要亲自去摘,父亲过来扛起我,让我一只手托起粽子,一手用剪刀剪下来,递给下面的姐姐。我一个个地剪着,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张着嘴不停地笑……
⑧摘下全部的粽子,我坐到树下的凳子上,急不可待地学着爸爸的样子扒开粽子的皮,那晶莹透亮、微微颤动的白色果肉,伴着一股浓香展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和想象中的一样好吃。
⑨我抬头看看父亲又瞧瞧母亲,他们亦是满脸的笑。说来奇怪,吃过粽子后,我的病渐渐好起来,又能到处跑跳了。从此对院子里的树,我格外上心地照顾,盼着它明年长出更多的粽子
⑩一年后我知道了粽子不是长在树上的,也知道了为了满足我的愿望,那天父亲去了二十里外的河边芦苇丛中劈来苇叶,走了很多家粮店买来了糯米,连夜和母亲包好了粽子煮上,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又和母亲用马莲草一个个把刚煮好的粽子拴挂在树枝上……
一晃儿很多年过去了,我也过了很多次的端午节,那年粽子长在树上的经历,永远都是我最怀念的端午记忆。
21.根据提示,简要概括相应段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①~②段 ③~④段 ⑤~⑦段 ⑧~⑨段 ⑩~ 段
第一次见到粽子→   →   →   →怀念树上的粽子
22.选文第⑩自然段写了那天父亲和母亲所做的事情。如果按事情先后的顺序写,请选出这件事情也可以安排在哪个自然段后面(  )。
A.第②自然段 B.第③自然段 C.第④自然段 D.第⑤自然段
23.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具体描写了粽子的   ,表达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24.联系全文,请选出下列关于三处画线句子表达方法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借助具体的事物表达感情 B.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C.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D.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5.你是如何理解“那年粽子长在树上的经历,永远都是我最怀念的端午记忆”这句话的?
【答案】21.满脑子都想着粽子;从树上剪粽子;吃上了粽子
22.C
23.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
24.D
25.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粽子,更是父母对“我”无私的爱,为了满足我的愿望,父亲去劈苇叶,买糯米,母亲连夜包粽子,接着又把一个个粽子挂到树枝上。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1.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③④段中的“每日喝着黑苦的药水,视线只能透过窗子望见院子里那两棵郁郁葱葱的树,不由得想起那剥了皮来吃的粽子,想得满脑子都是”“醒来后我意犹未尽,叹着气跟身旁的父母说,咱们这儿怎么没有粽子树啊?我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味道”可概括为:想粽子;结合⑤⑥⑦段中的“快起来,咱家树上长出粽子了!”“父亲过来扛起我,让我一只手托起粽子,一手用剪刀剪下来,递给下面的姐姐。我一个个地剪着,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张着嘴不停地笑……”可概括为:摘粽子;结合⑧⑨段中的“我坐到树下的凳子上,急不可待地学着爸爸的样子扒开粽子的皮,那晶莹透亮、微微颤动的白色果肉,伴着一股浓香展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和想象中的一样好吃”“我抬头看看父亲又瞧瞧母亲,他们亦是满脸的笑。说来奇怪,吃过粽子后,我的病渐渐好起来,又能到处跑跳了”可概括为:吃粽子。
故答案为:满脑子都想着粽子、从树上剪粽子、吃上了粽子
22.考查了衔接排序。结合第④段的“我真想尝尝粽子是什么味道。母亲背过身去,父亲一愣,默默地看着我不说话。”可知如果按事情先后的顺序写,选文第⑩自然段应放在第④自然段后面。
故答案为:C
23.考查了句子理解。结合“看病回来的火车上,我偶尔发现附近有个小女孩在吃一个三角形的水果,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水果,拳头大小,黑绿色的皮,里面全是白色的果肉,一颗颗果粒聚集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我急忙爬到窗前,果然,院子里的两棵树变了样子,浓密的绿叶中垂挂着很多黑绿色的粽子”“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可知具体描写了粽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
24.考查了写作手法。结合“看病回来的火车上,我偶尔发现附近有个小女孩在吃一个三角形的水果,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水果,拳头大小,黑绿色的皮,里面全是白色的果肉,一颗颗果粒聚集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我急忙爬到窗前,果然,院子里的两棵树变了样子,浓密的绿叶中垂挂着很多黑绿色的粽子”“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是抓住粽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来写具体的,故选D。
故答案为:D
25.考查了句子理解。结合“五岁之前我没见过粽子,更没吃过,在我记忆里端午节不算个节,家里也就是煮点鸡蛋吃。直到五岁那年去城里医院看病,我才真正见到了粽子。”“那晶莹透亮、微微颤动的白色果肉,伴着一股浓香展现在我眼前。我轻轻咬一口,黏黏的,满口的绵软温香,不甜,却远胜我满嘴苦味,和想象中的一样好吃”“一年后我知道了粽子不是长在树上的,也知道了为了满足我的愿望,那天父亲去了二十里外的河边芦苇丛中劈来苇叶,走了很多家粮店买来了糯米,连夜和母亲包好了粽子煮上,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又和母亲用马莲草一个个把刚煮好的粽子拴挂在树枝上……”可知,句子“那年粽子长在树上的经历,永远都是我最怀念的端午记忆”由于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吃过粽子,粽子那晶莹透亮的样子、绵软温香的味道不能让“我”忘怀,父母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连夜做好粽子,挂在树上。父母对“我”深深的爱永远让“我”怀念。
故答案为: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粽子,更是父母对“我”无私的爱,为了满足我的愿望,父亲去劈苇叶,买糯米,母亲连夜包粽子,接着又把一个个粽子挂到树枝上。
三、表达与鉴赏(共30分)
26.(2024·盘龙)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题目一:六年的小学生活,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回忆难忘的瞬间,自拟题目写一件难忘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当时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题目二: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艰辛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人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1) 雨中的伞
记得那是小学四年级的一个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了脸,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我望着窗外的暴雨,心中焦虑不已。放学后,我并没有带伞,爸爸妈妈又因为工作无法来接我。我只能坐在教室里,期待雨停。
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小红走了过来。她拿出一把蓝色的雨伞,对我说:“我知道你没带伞,这把伞借给你吧。”我接过雨伞,感激地说:“谢谢你,小红,你怎么办呢?”小红笑着说:“没关系,我家离学校近,跑回去就行了。”
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虽然外面的雨依旧下得很大,但我的心却因为朋友的关怀而变得温暖。我撑起那把雨伞,走进了雨幕中。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但我并不觉得吵闹,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美妙的旋律。
那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你支持和温暖。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却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提醒着我要珍惜友情,乐于助人。
如今,我即将小学毕业,我会将这件难忘的事和所有美好的回忆一起,装进行囊,带着它们踏上新的征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将这份纯真的情谊永存心中。
(2) 那是一道风景
风景,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说一处地方好与坏而加上的一个修饰性词语,而我,却对它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我看来,风景就是指好人好事,好风景就应该留在心底珍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脚落,也有一处风景充实着我的心灵。
那是一年春天,春花绽放,桃花,杜鹃花都争先恐后的开放,我高高兴兴地骑着爸爸买给我的自行车,毕竟是新手上路,还是有点紧张的,只见一部小轿车飞奔而来,这时的我早以吓的腿脚麻木,不知如何是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交警叔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抱了过去。我的自行车被碾坏了,但幸亏人没事,我心里害怕极了,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这时,交警叔叔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朋友,骑车一定要注意安全。”我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交警叔叔将那碾坏的自行车送到了修理店,不出10分钟,那自行车就修好了,这时交警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车还你,下次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我骑着自行车,说了一声谢谢,看着交警叔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浓雾中。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故地重游,走到我依然熟悉的这条街上,一打听才知道那位交警叔叔已经去了外地,但我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交警叔叔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这道风景,将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时光消逝,记忆长存!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写景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一: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人,写一篇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确定写作内容。写作时,要选对典型的事例,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二: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想想生活中,你欣赏过哪些优美的景色,或遇到哪些让你感到“最美”的人或事,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去写,可写景,可叙事,可写人。写作时要注意抓住题眼“美”展开,如写景,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出景色的美丽。如写人或叙事,要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人或事的“美”,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
【点评】一:这篇作文以《雨中的伞》为题,讲述了作者在小学四年级时,朋友小红在下雨天借给作者雨伞的故事。文章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展现了小红的善良和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作者首先描绘了暴雨突然来临的情景,然后叙述了自己焦急等待雨停的心理活动。这部分描写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接着,作者通过对话展示了小红无私借伞的举动,以及作者因此感受到的温暖和感激。最后,作者以即将小学毕业的视角,回顾了这件小事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对未来寄予了期望。整篇文章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能够有效地传达出主题——珍惜友情。文中对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刻画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结尾处的感慨也提升了文章的深度,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二: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文章结构合理,叙述自然生动,衔接紧凑,中心突出。开篇“好风景就应该留在心底珍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脚落,也有一处风景充实着我的心灵。”巧妙地引出下文,手法新颖。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