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
1.《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写道:“在大航海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的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
①商品种类增多 ②经营方式转变 ③贸易中心转移 ④贸易范围扩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一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
A.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开始形成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3.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 )
国家 西班牙 英国 荷兰 法国
上涨倍数 4.2 3 2.6 2.2
A.社会分化正在加速 B.商业革命影响深刻
C.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经济水平决定物价
4.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的是( )
A.三角贸易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商业危机
5.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6.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7.1444年,葡萄牙编年史作者说:“上帝保佑,他们(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及其亲信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一天……他们一共抓获了165个成人和小孩(都是黑人)。”材料表明 ( )
A.葡萄牙开启了三角贸易
B.葡萄牙统治者参与黑奴贸易
C.欧洲各国均走上殖民之路
D.葡萄牙放弃对贵金属的寻找
8.1493年9月24日,哥伦布率船队赴新大陆,随船载运了1200余名自愿移居新大陆的手工工匠、律师、商人、教士、贵族和军人。材料表明 ( )
A.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大陆
B.新航路开辟助推人口迁移
C.哥伦布航海得到政府支持
D.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人数少
9.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同样惊人的增长——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此时两国贸易增长得益于( )
A.三角贸易的发展 B.商业革命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经济的垄断模式
10.16世纪晚期,欧洲一幅名为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美洲》的绘画非常有名,其以新旧世界对比的隐喻方式描绘了文明欧洲与原始美洲相遇的场景。画中,航海家穿戴整齐、乘坐先进航海工具到达美洲,象征着欧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理性主义;而赤身裸体、从吊床中起身的美洲人,则暗示着美洲的原始、未开化和被征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欧洲人宣扬其殖民侵略的正当性 B.欧洲殖民的目的是传播工业文明
C.现实主义美术流派在欧洲的盛行 D.此画真实反映了当时美洲的全貌
11.“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 ( )
A.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B.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
C.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
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
12.据记载,当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了达·伽马此行的目的是( )
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
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 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
13.价格革命促使16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银贬值,物价下跌 B.封建领主获得暴利
C.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商业投机活动活跃
14.19世纪中叶,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通指出,非洲“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非洲每一个毛孔都在流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奴隶贸易的开展
B.“商业革命”的进行
C.人口生育的降低
D.移民政策的实行
15.《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 )
A.价格革命的发生 B.东方商品的输入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资产阶级的剥削
16.下图是“马修号”复原船(模型)。为纪念________到达北美500周年,该复原船沿着当年的航海路线,于1997年6月24日驶入________的博纳维斯塔港。题中画线处分别是( )
A.卡伯特父子 塔斯马尼亚岛
B.塔斯曼 拉布拉多半岛
C.哈得逊 合恩角
D.卡伯特父子 纽芬兰岛
17.19世纪中叶,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顿指出,非洲“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非洲每一个毛孔都在流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贸易的开展 B.“商业革命”的进行
C.人口生育的降低 D.移民政策的实行
18.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
A.拉开了欧洲衰落的序幕 B.开启了非洲腾飞的历程
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迁移 D.阻止了世界物种的交换
19.某同学研究哥伦布航海史,他找到了一幅油画《哥伦布到达美洲》。在研究时能直接推出的结论是 ( )
A.该油画是研究历史的原始资料
B.哥伦布是殖民主义者
C.油画作者对该事件有情感立场
D.哥伦布促进了美洲开发
20.下图是位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内的“四王抬棺”青铜雕像,为哥伦布抬棺的是组成西班牙的四个公国的国王。这主要是因为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开启了美洲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C.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D.推动了西班牙的崛起
21.“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开始大量购买亚洲的香料、丝绸和其他物品。然而,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美国历史教科书中这一记述其目的是想论证 ( )
A.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B.亚洲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D.亚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22.“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 )
A.美洲的烟草和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
B.欧洲的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C.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到中国
D.里斯本、佛罗伦萨、伦敦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23.威尼斯在14—15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从16世纪开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商业革命的影响
C.商业危机的影响 D.气候变化的影响
24.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25.航海图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要工具之一。14世纪,西欧已经使用新型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呈现海岸海域地貌,布满航海用的放射状罗盘方位线。新型航海图的使用( )
A.是推动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B.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C.使远洋航海探险成为可能
D.受印刷术在欧洲传播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它们是怎样被发现的?
(2)有人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96年到1598年,荷兰船长巴伦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二 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 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伦支为何要寻找“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皮盖费塔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但是,这些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材料二 西班牙人对印加帝国的征服更为残忍恶毒……印加的统治者阿塔华尔巴应皮萨罗的邀请前来赴会,后者却乘机抓住了这位手无寸铁的皇帝,当场屠杀了皇帝的许多随从。这位皇帝被迫拿出大量赎金——22英尺长17英尺宽的一间屋子里堆满7英尺高的金银财宝。在夺取了这些财物后,皮萨罗背信弃义地杀死了皇帝。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判断皮盖费塔参与的远洋航行是哪次著名航行 这次航行有什么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欧早期的航海探险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商品种类增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①错误;根据材料“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可知经营方式转变,故②正确;贸易中心的转移在材料中未涉及,故③错误;根据材料“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可知贸易范围扩大,故④正确;因此B项正确。
2.B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进入印度洋的信息,且最早进入印度洋的应是迪亚士,故A项错误;材料“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反映的是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之间就存在着贸易,故C项错误;哥伦布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3.A
【解析】
表格反映了不同国家物价上涨的倍数,说明当时各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社会分化正在加速,故A项正确;商业革命指的是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扩大,与价格上涨无关,故B项错误;16世纪末,世界市场还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经济水平决定物价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D项错误。
4.B
【解析】
材料只提到美洲、欧洲,不能得出三角贸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带来商业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商业危机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故D项错误。
5.B
【解析】
根据材料“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B项正确。
6.C
7.B
【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葡萄牙王子及其亲信们共抓获了165个黑人,这说明葡萄牙上层参与了黑奴贸易,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三角贸易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欧洲各国”,故C项错误;葡萄牙一直在寻找贵金属,故D项错误。
8.B
【解析】
由材料信息“载运了1200余名自愿移居新大陆……军人”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开辟了前往美洲的新航路后,1493年又航行去美洲,这次还随船载运了一些移民到美洲,故选B项;哥伦布于1492年就已到达美洲新大陆,A项中的“首次”表述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是否支持,排除C项;D项结论在材料中无法说明,排除。
9.B
【解析】
根据材料“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同样惊人的增长”可知17、18世纪英法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增长,这主要和当时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有关,故选B项;三角贸易仅涉及欧洲、美洲、非洲,与材料中两国世界贸易的发展不符,排除A项;1698至1775年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展开,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经济垄断模式出现,与材料所述时间17、18世纪不符,排除D项。
10.A
【解析】
根据材料“画中,航海家穿戴整齐、乘坐先进航海工具到达美洲,象征着欧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理性主义;而赤身裸体、从吊床中起身的美洲人,则暗示着美洲的原始、未开化和被征服”可知欧洲人用此画来宣传自身文明的先进性和美洲的落后性,进而宣扬欧洲对美洲征服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故选A项;此时的欧洲还不是工业文明时代,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呈现的图画并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描绘,且现实主义美术流派在欧洲盛行要到19世纪以后,排除C项;此画是站在欧洲侵略者的角度,过分扩大美洲的原始落后,不一定真实,排除D项。
11.D
【解析】
马可·波罗关于东方遍地是黄金的说法让西欧人深信不疑,激起了他们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故答案为D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A项;到遥远的东方传播基督教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排除B项;马可·波罗关于东方的描述并非完全真实,排除C项。
12.C
【解析】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客观效果,不是主观动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抢占殖民地的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可知达·伽马航行到印度是为了追求丰厚的商业利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控制印度王室的信息,故D项错误。
13.D
【解析】
价格革命促使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商业投机活动活跃,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而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C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
14.A
【解析】
材料“19世纪中叶”“非洲‘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表明此时非洲人口骤减,结合所学可知,奴隶贸易使非洲人口大幅减少,故A正确;“商业革命”表现为商品种类增多和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与非洲劳动力枯竭没有太大联系,故B错误;非洲没有控制人口生育和实行移民政策,故C、D错误。
15.A
【解析】
1500年以后,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欧洲从非洲和美洲掠夺大量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境内物价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带来了资产阶级的兴起,故A项正确;东方商品的输入不会导致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故B项错误;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是在1825年的英国,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的剥削与材料“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不符,故D项错误。
16.D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497年英国人卡伯特父子到达纽芬兰岛的情景,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17.A
【解析】
材料“19世纪中叶”“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表明此时非洲人口骤减,结合所学可知,从15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人口大幅减少,故A项正确;“商业革命”表现为商品种类增多和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与奴隶贸易没有太大联系,故B项错误;非洲没有控制人口生育和实行移民政策,故C、D两项错误。
18.C
【解析】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地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有利于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迁移,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拉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导致了非洲的贫困与落后,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物种的交换,排除D项。
19.C
【解析】
通过油画《哥伦布到达美洲》可知,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得到美洲土著居民的欢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侵略,据此可知,油画作者对该事件带有情感立场,故选C。
20.D
【解析】
由材料可知,西班牙公国的国王为哥伦布抬棺,体现了西班牙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贡献的认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推动了西班牙的崛起,故选D。
21.C
【解析】
根据材料“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结合所学,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C正确。
22.B
【解析】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进入美洲,这符合“哥伦布大交换”,故B正确;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商品就流入了欧洲,A错在“开始”,排除;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故C排除;新航路开辟后,佛罗伦萨逐渐衰落,排除D。
23.B
【解析】
商业革命促使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远离大西洋沿岸,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故B正确。
24.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人口迁徙(殖民活动)导致了疾病传播,使美洲、大洋洲大量土著居民丧生,方便了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A正确。
25.C
【解析】
新型航海图不仅呈现海岸海域地貌供航海家参考,同时布满罗盘方位线以指示方向,这种航海图的使用为远洋航行提供了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 (1)“美洲的发现”是指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东印度航路”是指从欧洲绕过非洲直通印度的航路和绕过南美洲、穿越太平洋到达印度的航路。这两条航路,前者由达·伽马在1497—1498年开辟,后者由麦哲伦及其船队于1519—1522年开辟。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7.(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2)开拓新航路;重视商业信誉;创新商业机制;政府重视和扶持;殖民扩张;保护贸易自由;等等。
28.(1)航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重大意义:麦哲伦及其同伴所进行的航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西欧早期的航海探险者具有勇敢的精神,他们在探险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其远洋航行加强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他们探险的目的是获得金银财富。且航海探险者的探险活动推动了欧洲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欧洲殖民者为了获得黄金白银,不择手段,杀掳掠夺,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