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6 12: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历史时空】
【基础知识】
一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的发展
(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弊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 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政治和经济领域
A.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B.评价: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领域
A.内容:1956 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B.评价: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特别提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急于求成;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苏联模式等。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评价: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
A.内容: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B.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
A.内容: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B.结果: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3.苏联的解体:1991 年8 月19 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 月26 日,苏联解体。
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
2.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1)南斯拉夫的改革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评价: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波兰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国民收入、人民消费水平都迅速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3.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 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③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特别提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
①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②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
(1)背景: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过程: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2010 年,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提示】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启示
(1)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既有成功,也会有暂时的失败,但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毫不妥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随堂练习】
1.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 C )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解析:据材料“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以及由“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等信息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C项正确;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做法的是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的是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确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时间1955年、1958年可知,此时是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改革时期,在农业领域试图冲破斯大林模式,不是整个经济领域,D项错误。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一次地名更改风潮,斯大林时代很多以人名命名的城市都更改了名称,如莫洛托夫(斯大林领导班子成员)市恢复旧称彼尔姆,伏罗希洛夫(斯大林时代的军界首脑)格勒恢复旧称卢甘斯克,斯大林格勒则改名伏尔加格勒。苏联这次地名更改风潮( B )
A.反映了苏联在文化上回归传统的倾向
B.与当时政治气候的变动密切相关
C.是在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
D.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加盟共和国的控制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大加抨击,发起了一场“非斯大林化的改革”,将与斯大林时代有关的城市地名更换,这与当时政治气候的变动密切相关,B项正确。A项错误,这只是部分苏联地名的更换,并非是在文化上回归传统;C项错误,这只是部分苏联地名的更换,不是对斯大林体制弊端的改革;D项错误,地名的改变与中央政府对加盟共和国的控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项。
3.1966—1975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5.3%,工业总产值从2 294亿卢布上升到5 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 128卢布。这说明当时苏联( C )
A.农民生活改善    B.注重发挥市场作用
C.改革成效明显   D.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农业和工业都获得了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迅速,说明当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C项符合题意。当时苏联仍然存在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农民生活并未改善,A项排除。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B项排除。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项排除。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 )
A.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C.重点放在农业
D.重点放在重工业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在执政时期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致力于克服斯大林体制弊端的措施,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彻底改变,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发生在赫鲁晓夫时期,排除B项;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是指赫鲁晓夫,排除C项;重点放在重工业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D项。
5.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改革的共同点是( C )
A.起因源于国内爆发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半途而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各国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困难,都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放松对经济的控制,发展生产力,C项符合题意。A项符合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国,而不符合南斯拉夫,排除。B项不符合南斯拉夫的情况,排除。D项只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排除。
6.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B )
A.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解析:根据材料“从1953年开始”“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由227种增至532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间,社会主义改造为工业生产的进行提供了保证,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和城乡经济的状况,故C、D两项排除。
7.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要是指( B )
A.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确定了邓小平在中国的领导地位
D.决定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因为该次会议做出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故选B项;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排除A项;确定邓小平的领导地位和纠正重大冤假错案都无法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性作用,排除C、D两项。
8.改革开放40年来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种状况表明( C )
A.世界各大经济体促成多极化形成
B.实现了复兴中华伟大的“中国梦”
C.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并影响了世界
D.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已超过美国
解析:改革开放40年来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故C项正确;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形成”表述错误,排除A项;我们现在仍然在为实现复兴中华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4 000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材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答案:(1)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2)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3)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体制,未取得成效,后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苏联存在的问题全部暴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却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大规模垦荒”“经营管理不善”等信息,并结合其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归纳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数据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改革的特点和个人因素分析。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分析。
10.1976—1980年间,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较1961—1965年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时期,苏联的改革( C )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激活了集体农庄
C.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
D.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解析:根据材料“1976—1980年间”“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较1961—1965年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修正,故A项排除;B项包含在C项之中,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D项错误。
11.有人在评述苏联改革时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C )
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C项正确;A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内容;B项是勃列日涅夫重点;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2.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当天,有数十万东德人涌进西德,此后两天,又有100多万人跑到西德,许多人在西德滞留不归。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 A )
A.符合当时德国历史发展趋势
B.肇始于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
C.由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
D.得益于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解析:材料信息是,柏林墙开放后,有100多万人跑到西德,并且滞留不归。这说明德国统一是人民的意愿,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故A项正确;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有利于统一,但材料不能说明德国统一肇始于人员往来,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信息,故C项错误;美国的“和平演变”是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13.1978—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 000亿元 7.18倍 —
国民收入 17 400亿元 5.78倍 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中国( B )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解析:依据表格内容来看,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较1978、1949年都有大幅度地增长,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只通过数据不能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排除;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国民经济的高度繁荣状态,排除;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年 82.5 1957年 105.0
1954年 85.6 1958年 141.2
1955年 106.8 1959年 124.7
1956年 127.6 1960年 133.2
——樊亢主编、王金存著《苏联社会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年 166.83 1959年 169.68
1954年 169.52 1960年 143.85
1955年 183.94 1961年 136.50
1956年 192.75 1962年 154.41
1957年 195.06 1963年 170.00
1958年 197.65 1964年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年到1960年中国和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信息一:1953年到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53年到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信息二:1957年到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1959年到1961年,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农业是粗放式经营,脱离实际,劳动生产率很低,同时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中国也有自然灾害,更有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苏联背信弃义等因素的影响。均与计划经济相关。
解析:题中的时间是重要的突破口,粮食产量是增加或减少,结合当时的时间,联系经济政策,就可以解决。最后,学生自己对经济政策与粮食产量要有理论认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