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观察下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1913年)”,组成“三国协约”的是( )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
2.[2024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据此可知,一战(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 B.从根本上动摇了歌洲的优势地位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D.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3.[2024年河北中考真题]让历史的火炬照亮人类的未来,让指引人类未来的火炬不再因战争黯淡甚至熄灭,2018年11月11日,78个国家的政要和受邀嘉宾齐聚法国,纪念那场战争停战100周年,在风雨中共同守望和平。与“那场战争”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成立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4.[2024年安徽中考真题]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5.[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 )
A.背景和过程 B.背景和意义 C.过程和性质 D.性质和意义
6.[2024年山西中考真题]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文章写作的国际背景是( )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7.[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是( )
A.两极格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
8.[2024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华沙条约》 D.《北大西洋公约》
9.[2024年陕西中考真题]苏联从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短短12年间,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9%,其中重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2%,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占70%以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A.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2024年四川乐山中考真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由1913年(沙俄时期)的2.6%上升为1937年的10%。二战后,又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送入太空。材料体现了(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经济危机引发世界大战
C.战后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发展
11.[2024年山西中考真题]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12.[2024年江西中考真题]1940年,斯大林迫切地敦促人民缩小与西方在生产力方面的差距,“放慢速度意味着落后,落后意味着挨打!”斯大林如此迫切是为了(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应对法西斯的扩张
C.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D.推动东欧各国改革
13.[2024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领签署文件。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1944年6月,美、英等盟国军队成功登陆后,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这一事件”史称什么?“奥匈帝国”属于材料中的哪一军事集团?
(2)材料二中,“文件”的名称是什么?“登陆”的地点是哪里?
(3)材料三中,“两大集团”分别以哪个国家为首?
14.[2024年陕西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人民在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正如国王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当然,灭亡的不是法国,只是专制制度。相反,却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使法国重获新生。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1)材料一图A所示事件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该事件是什么?图B所示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期间哪一个文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这场革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1914—1918年的“大战”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时代,战争双方以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为目标,因此该“大战”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战。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斯大林在1941年7月发表演说时说:“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的自由、民主进行战争,将同欧洲、美洲各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1941年12月,美国倡议,由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共同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图C中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图D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同盟国胜利的意义。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你如何看待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15.[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从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500年时间,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段:第一个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段,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二个时段,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第三,四时段,指出列宁为恢复经济于1921年开始实施的政策,以及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重大举措。
(2)第五个时段,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7年间实现工业化起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措施。第六个时段,写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重要会议。
16.[2024年天津中考真题]屈辱与抗争,探索与开拓,智慧与方案,从中国外交看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相关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加之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中国最终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陷于何种局面?
材料二:我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2)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讲话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凝结成了哪一精神的重要核心内容?结合所学,回答这次会议对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哪些?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华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后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D项正确;第一国际建立的时间是1864年,并不是李大钊发表这些文章的国际背景,排除A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不是李大钊发表这些文章的国际背景,排除B项;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并不是李大钊发表这些文章的国际背景,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所以说苏联从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40年工业发展迅速,D项正确;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主要是在冷战期间,不是1928年到1940年,排除A项;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是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进行的农业改革措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提出的,旨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但这一政策在1928年左右被斯大林放弃,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
11.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分波兰等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委任统治;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巴黎和会它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特别是对德国的严惩,使德国国内复仇主义泛滥,之后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选项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符合题意,A项正确;经济大危机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且《凡尔赛条约》是针对德国的条约,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说法错误,排除C项;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华盛顿体系,与题干“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B
13.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同盟
(2)联合国家宣言(答题卡上已给书名号);诺曼底(法国诺曼底、法国)
(3)美国、苏联(美、苏);或苏联、美国(苏、美)(全名称也可)
14.答案:(1)事件:攻占巴士底狱
文件:《人权宣言》
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2)①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新瓜分世界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影响: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意义: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看待: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展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近代科学的产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使世界不断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加剧贫富差距,激化了阶级矛盾;进行殖民扩张和侵略,使东方不断从属于西方,激发了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法国人民在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图A体现了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人民终于攻占了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
文件:根据材料“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因此图片B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
影响:根据材料“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可得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根据材料“相反,却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使法国重获新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2)解答本题时任选一个小题进行作答,可以选择①,目的:根据材料“战争双方以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为目标”可得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
性质:根据材料“1914—1918年的‘大战’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根据材料“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自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中,它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同时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一战使欧洲列强受到严重削弱,国家负债累累,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一战后期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也可以选择②,影响:根据材料“将同欧洲、美洲各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可知,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根据材料“《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可得出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性质:根据材料“由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共同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可得出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根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战是指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为帝国主义的产物,因此它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看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可以概括为经济自由化、科技创新、民主政治和社会福利的道路。它们通过市场经济的推动,促进私有财产权利、自由贸易和竞争,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增长。同时,西方国家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投资于研发和教育,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民主政治是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实行选举制度,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责任,因此在政治方面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开展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建立;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近代科学的产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西方国家在发展其现代化过程中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使世界不断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加剧贫富差距,激化了阶级矛盾;进行殖民扩张和侵略,使东方不断从属于西方,激发了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
15.答案:(1)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政策:新经济政策。
举措: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措施:实行“一五”计划;完成三大改造。
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16.答案:(1)①“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外交的努力;列强之间存在利益纷争;中国人民坚持斗争。②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①万隆精神②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3)①网络安全问题;生态与人口问题;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等。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