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8 12: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学案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②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诸侯强大,兼并战争频繁。
(2)战国时期
①大国国君废封号称“王”。
②卿大夫夺位。
③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3)条件: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
(1)经过100多年的角逐,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3.意义: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中央集权制度
(1)前提:全国统一。
(2)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等。
(3)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
2.皇帝制度
(1)开端: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2)特点: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①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2)九卿:中央政府的其他重要官职的合称,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
三、废分封,置郡县
1.郡县制度
(1)起源: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各大国已广泛实行。
[隐性点读] 据教材P8中楷体字所述可知,郡县制并不是秦始皇创设的,而是在秦统一后,在各国原政治区域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2)推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3)内容:分郡、县两级。郡是中央政府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一级统治机构,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置县令(长)、县丞、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乡、里可直达百姓。
[易混易错]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并不是对分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的继承与发展。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是皇帝任命的,而分封制下,受封者的爵位和领地是世袭的,所以,正确的说法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
2.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法律:秦律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四、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4.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影响深远。
主题一 秦代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及其表现
(1)皇权至上,不可僭越——通常情况下,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一切行政、军事、司法、财政、宗教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对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也无不取决于皇帝。
(2)皇帝独尊,王权神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整个国家机构的核心。除把“皇帝”作为人间专制之主最崇高的名号以外,还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名号制度。
(3)皇位世袭,不可转移——在专制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集权制下,形成“家天下”的统治,皇位仅在皇帝一家。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宝座,万世一系地传给自己的子孙,是各朝各代最高统治者共同的愿望。
材料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据上述材料归纳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答案 皇帝制度下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图示秦代中央官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主题二 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及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所反映的趋势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不同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趋势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材料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中在任用地方管理人员上有何特点?
答案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
 图解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主题三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
(3)二者之间的联系
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影响
(1)积极
①随着中央集权的建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②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材料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
机构,做到了“书同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凤凰网
结合材料探究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答案 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图示、数字归纳法识记秦朝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答案 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虽然崩溃,但依然存在。题干材料“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表明郡县制设立。
2.秦朝中央官制中并无“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中,太尉是虚设的,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由此,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A.牵制丞相,监察百官
B.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任命郡守和县令
答案 A
解析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所以选A。B项是皇帝管理全国军务,C项是丞相的职责,D项由皇帝任命。
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 B
解析 从题目中这位高官的职责来看,他既要负责整理奏章,又要负责监察百官,故这位高官应是御史大夫。
4.公元前206年,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赵佗曾任秦朝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关于他任职龙川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
B.其职位可以世袭
C.其县令职位由南海郡郡守任命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答案 A
解析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不可以世袭,不拥有封地。
5.秦始皇以任命官员制代替世袭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是因为(  )
A.实现了选贤任能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掌握了用人权 D.平民有了升迁的机会
答案 C
解析 君主掌握了用人权,也就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政府的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秦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 (1)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中央,三公之间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实行中央集权。
(2)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辉煌文明(浩大工程)的创建提供了制度保障。
解析 回答第(1)问,要注重层次性,从三个角度着手,一是皇帝制度,二是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行政制度。回答第(2)问,要注意制度与浩大工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础巩固
1.“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完成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伟业的是(  )
A.夏启 B.嬴政 C.禹 D.黄帝
答案 B
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2.《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解析 材料“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都反映了皇权至上和专制独裁,这一制度是指皇帝制度。
3.观察图片,能从图片中得出的信息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皇权至高无上 ②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③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④太尉掌管最高军事权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权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中。
4.秦王朝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实行三公九卿制 ②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③推行郡县制 ④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所列四个选项都是秦王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5.“(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新型国家之职”“正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人直属于国”获得信息。“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说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垂直管理体系,故D项正确。A、C两项不是加强地方管理,排除;B项分封制造成地方权力过大,不能体现“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6.长城、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和隋长城的修建过程在政治上突出体现了(  )
A.专制主义体制的消极性
B.中央集权的积极性
C.官僚制度的消极性
D.皇权专制的积极性
答案 B
解析 长城的修筑、大运河的开通都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这是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故选B项。
能力提升
7.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时已有,到秦朝时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应该理解为周朝的分封制就已经开始了集权的趋势,到秦朝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
8.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爵位世袭制 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属于分封制的特点,故排除。
9.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答案 B
解析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既有“公天下”的因素又有“现代行政”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故选B项。A、C两项说法错误。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其结果是,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观点。
(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如何评价?
(3)上述材料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宗法分封制趋于崩溃。
(2)秦完成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从宗法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
解析 第(1)问,主要结合时代背景来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归纳;第(2)问,结合图片中信息判断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第(3)问,要把握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来归纳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解析与探究(教材P9)
阅读以上文献,结合所学知识,请思考:
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纷争。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
提示 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
提示 分封制的益处:燕、齐、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等地距秦朝统治中心关中地区遥远,分封皇子镇守,便于控制。分封制的弊端:①分封诸侯,随着时间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周天子不能控制,分封失去原有的巩固统治的作用。②诸侯容易起异心,一旦条件成熟,便可威胁中央皇权的统治,造成天下大乱。
郡县制的益处:实行郡县,官吏从朝廷领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郡县制的弊端:①不分封皇子功臣做辅佐,缺乏稳固的统治基础。②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遵循,不易成功。
二、自我测评(教材P9)
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秦朝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以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至上、中央集权为基本特征;中央政府以三公九卿为主组成,地方政权分为郡、县两级;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和法律体系。
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③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活动建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