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一1.5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课时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一1.5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课时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15 22: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一1.5《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课时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
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能守恒
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
D.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能称其为碰撞
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速度分别是(设为正方向),,则它们发生正碰后,速度的可能值分别为(  )
A., B.,
C., D.,
3.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前两物体动量相同 B.m1等于m2
C.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D.碰撞前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物块A以的速度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B正碰,碰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A碰前速度方向相同,碰撞时间极短。若已知两物块的质量均为20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碰后A将向反方向运动 B.碰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为
C.碰撞过程中,B对A做功为 D.碰撞过程A、B系统没有能量损失
5.在一个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快中子减速。碳核的质量是中子的12倍,假设中子与碳核的每次碰撞都是弹性正碰,而且认为碰撞前碳核都是静止的。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是Ek,中子经过2次与碳核的碰撞后,其动能变为(  )
A.0.35Ek B.0.41Ek C.0.52Ek D.0.72Ek
6.如图所示,一个小孩在冰面上进行“滑车”练习,开始小孩站在A车前端与车以共同速度vo=11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车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车,为了避免两车相撞,在A车接近B车时,小孩迅速从A车跳上B车,又立即从B车跳回A车,此时A、B两车恰好不相撞,已知小孩的质量,A车B车质量均为,若小孩跳离A车与跳离B车时对地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孩跳回A车后,他和A车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B.小孩跳离A车时对地速度的大小为
C.小孩跳离B车时相对B车的速度大小为
D.整个过程中,小孩对B车所做的功为
7.如图所示,一辆小车装有光滑弧形轨道,总质量为m,停放在光滑水平向上。有一质量也为m的速度为v的铁球,沿轨道水平部分射入,并沿弧形轨道上升h后,又下降而离开小车,离车后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做平抛运动,速度方向与车运动方向相同 B.做平抛运动,水平速度方向跟车相反
C.做自由落体运动 D.小球跟车有相同的速度
8.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球发生正碰,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位移-时间)图象,已知a球质量m1=0.3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后,a球做匀速运动,b球做匀加速运动 B.b球的质量m2=0.3kg
C.该碰撞为弹性碰撞 D.该碰撞损失的机械能△E=0.2J
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水平面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在小车B上坐着一个小孩,小孩与B车的总质量是A车质量的4044倍。两车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且A、B两辆小车靠在一起,小孩把A车以相对于地面为v的速度推出,A车与墙壁碰后仍以原速率返回,小孩接到A车后,又把它以相对于地面为v的速度推出。往后小孩每次推出A车,A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是v,方向向左,则小孩把A车至少推出几次后,A车返回时小孩不能再接到A车( )
A.2021 B.2022 C.2023 D.2024
10.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mA.在下滑过程中弧形槽对小球的弹力始终不做功
B.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C.小球离开弹簧后,小球和弧形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仍能回到弧形槽h高处
D.在整个过程中,小球、弧形槽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3kg的足够长的木板A上有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滑块B,在木板的右侧有一质量为5.0kg的小球C,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B一个瞬间冲量,使它获得4m/s的初速度开始沿木板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A和小球C发生弹性碰撞,之后A和B同时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碰撞小球前的瞬间A的速度为0.6m/s B.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为3.6J
C.碰后C的速度为0.5m/s D.A和C碰撞前A、B已经共速运动
12.质量分别为和的两小球A、B分别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碰撞前后两球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由此可以判断(  )
A.碰撞前小球A静止,小球B向右运动 B.碰后小球B的速度比小球A的速度大
C.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2J的机械能
二、解答题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2=4kg的滑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1=2kg的小球以的速率v0=1m/s碰到滑块后又以速率被弹回,试求滑块获得的速度。
1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物体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弹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击中物体A,并嵌在其中。随后物体A(含子弹)与物体B通过弹簧相互作用。已知子弹和物体A的质量均为m,物体B的质量为2m。求:
(1)A物体获得的最大速度;
(2)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
(3)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弹性势能。
15.如图所示,光滑轨道PQO的水平段足够长,轨道在点与粗糙水平地面平滑连接。一质量为的小物块从高为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在点与质量为的静止小物块B发生碰撞。假设A、B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每一次碰撞前B已停止,碰撞时间极短。已知A、B均可视为质点,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求第一次碰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
(2)若A、B间只能发生一次碰撞,求B的质量满足的条件。
(3)若B的质量,求A、B碰撞的次数和A、B均停止运动后二者之间的距离。
16.如图所示,、两物体通过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连接,物体距地面的高度。现用手将竖直向上托起一定高度后由静止释放,绳子绷紧后、立刻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此后物体恰好能到达地面,已知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物体被竖直向上托起的高度;
(2)物体从地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17.如图所示,一实验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由粗糙水平轨道与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组成。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圆弧轨道最低点,一物块静止于小车最左端,一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正下方,并可轻靠在物块左侧。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时,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沿着轨道运动,已知细线长,小球质量,物块、小车质量均为。小车上的水平轨道长为s,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圆弧轨道半径。小球、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与物块碰撞后的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
(3)为使物块能进入圆弧轨道,且在上升阶段不脱离小车,求小车上的水平轨道长度s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C 6.C
7.C 8.C 9.C 10.B 11.B 12.D
13.,方向与小球初速度方向一致
14.(1);(2);(3)
15.(1);(2);(3)2次,
16.(1);(2)
17.(1)5m/s;(2)4m/s;(3)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7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