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课标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的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单元主题概述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些地区大河奔流,土地肥沃,宜于农耕,有利于人类的生息繁衍。
考点1-1 古埃及文明
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书本P2地图)
文明起源:尼罗河流域
出现国家的时间:公元前3500年
初步统一的时间:公元前3100年
三个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强盛期:新王国时代 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成就: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
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文明象征):金字塔
考点1-2 法老的统治与金字塔
法老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上权力。随着社会会矛盾激化,王权受到挑战。古王国时代,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夯实基础
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
B.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2.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其版图范围
A.地跨欧、亚、非三洲
B.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
C.横跨尼罗河流域
D.向南扩展至尼罗河源头
3.以下对右图中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古代埃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古代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明延续了5 000年未曾中断
C.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也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A.独立 B.发散
C.统一 D.隔绝
3.从最初的用途来看,与古埃及金字塔功能基本相同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址是
A.长城 B.秦始皇陵
C.大雁塔 D.圆明园
4.古埃及文字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中产生出来的。古埃及人依靠那些代表动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复杂符号来表情达意,记录活动。由此可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埃及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梵文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它高146.5米,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块之间严丝合缝,刀都插不进。
材料二 希罗多德记载,金字塔的建造需要10万人工,用时20年。据考古资料显示金字塔周围生活设施完备,有面包坊,啤酒酿造场。
材料三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神人合一、王权神授,也是宗教祭祀和王位继承的重要场所。
根据材料,你如何评价古埃及金字塔?(6分)
材料一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当时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的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的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的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约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多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胡夫金字塔。据考证,为建成该金字塔,古埃及一共动用了10万多人,花了20多年时间。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城的功能。(6分)
(2)金字塔和长城都被誉为“世界奇迹”。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两者的异同点。(4分)
考点2-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西亚
起源的河流:两河流域
出现国家的时间:公元前3500年
初步统一的时间:公元前24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统一的时间:公元前18世纪
统一者: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君主专制制度;
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阴历、60进位制
考点2-3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特点:同态复仇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影响:
①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②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的一部法典,巩固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也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夯实基础
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的时间大约在
A.公元前2400年 B.公元前1800年
C.公元前1900年 D.公元前2500年
2. 某社驻巴格达记者曾报道:“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巴格达考古博物馆惨遭浩劫,大量可用来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长江、黄河流域
3. 如图是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录向神庙交大麦的情况。通过该史料你推断一下,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有资格被看作是“文明人”的原因是
A.他们能使用文字来记录信息
B.他们发明了冶金术
C.他们发明了动物驯化和植物栽培
D.他们建成了最早的国家
4. 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实行的制度是
A.民主政治 B.君主专制制度
C.共和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5.(2020福建)“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提供了珍贵材料。”“它”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6.(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条文。这重要遗产属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7.《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古巴比伦的经济比较活跃。
A.农业 B.手工业
C.制造业 D.商品
8.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是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不活跃
9.按照《汉谟拉比法典》,两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甲与乙在观看台上观看某项比赛时,甲因为一时兴奋,无意中把乙撞下看台,导致乙小腿骨折,那么甲应受到怎样的判决?
A.甲因为是无意的,不应受到惩罚 B.甲应受到小腿骨折同等的处罚
C.甲可以赔钱了结此事 D.甲应受到被斩去四肢的处罚
提升训练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第15~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
正文第203条、第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1)材料一、二中的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它是哪部法典?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它具有怎样的价值?(6分)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
考点3-1 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起源的河流:印度河流域
早期文明及其时间:哈拉帕、摩亨佐 达罗
(公元前23-前18世纪)
出现国家的时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入侵者:雅利安人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首都:华氏城
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文明象征):种姓制度
考点3-2 种姓制度
等级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实质
统 治 阶 级 婆罗门 僧侣、贵族 充任祭司,掌握神权 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等级制度
刹帝利 武士、官吏、国王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被 统 治 阶 级 吠 舍 农民、牧民、 手工业者、商人 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纳税,上供
首陀罗 非雅利安人、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者 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贱民
考点3-3 佛教
宗教 产生时间 诞生地 创始人 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基督教 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原罪、救赎
伊斯兰教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信仰唯一的神——安拉
夯实基础
1.历史上,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曾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在()流域和()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A.尼罗河 印度河 B.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C.黄河 红河 D.印度河 恒河
2.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
A.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B.胡夫统治时期
C.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D.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时期
3.近年在世界各地兴起和大热的瑜伽,其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曾经征服古印度地区并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是
A.雅利安人 B.苏美尔人
C.斯拉夫人 D.日耳曼人
4.在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是
A.华氏城 B.哈拉巴
C.达罗 D.迈索尔
5.某班以话剧形式再现古代印度的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A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6.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子女成婚
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7.某印度电影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
A.禅让制度 B.种姓制度
C.分封制 D.分化制度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合法的宗教信仰在中国都受到保护。以下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9.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印度等级制度的内容是
A.消除欲望 B.忍耐顺从
C.众生平等 D.不反对奴隶制度
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A )
①在雅利安人入侵后逐渐形成 ②共分四个等级
③只有相同等级的人才可通婚 ④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B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3.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D )
A.神化种姓制度 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C.麻痹人们的斗志 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4.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A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5.(2019湖南株洲中考)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