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登泰山记》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2 *《登泰山记》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10:1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泰山之阳,泌水西流;其阴,
济水东流
地口丑°。长区本子如用恒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 人膝齐。

泰人
言己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荡胸生曾云,
章节壹
jiàng

chū pú xià

wèn


dèng cú lái huì
汶水
南麓 砌石

徂徕 晦日
绛色
若偻 樗蒲 石罅
膝盖
字 音 字 形
①碑记: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
②游 记 :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 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
点明浏览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 描写游泰山经过和所见所感。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
入济。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 南十五里。
阳:泰山南面。
西、东:向西,向东, 名词作状语。
阴:泰山背面。
( 注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当:在,介词。
分:分界。
判断句
泰山之阳,汶水
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来阿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
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穿泰 山西北谷,越长城之 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 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以:在。
历:经过。
限:界限。
至于:到达,古今异义。
是:这,代词。
麓:山脚。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式
蹬:台阶,石阶。
有:通“又”。
循:沿着,顺着。
少半:不到一半。
复:再,古今异义。
遂:“而”,就,表顺承。
巅:顶峰。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
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 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 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 入,道少半,越中岭,
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式
限:像门槛一样,名作状。 云:句末助词,无义。
几:几乎。
崖限当道者:
定语后置句;
中心语+定语+者。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崖限当道者,世皆 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 几不可登。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斗
既:已经。
负:背,覆盖。
烛 :照,名作动。
而:表顺承。
居:停留。
然: .... 的样子。
及既上,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 水、徂徕如画,而 半山居雾若带然。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斗
十二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 出 食时 隅中 日 中 日 昃 晡时 日 入 黄昏
人定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现代时 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戊申晦,五鼓,与子 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 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 十立者,山也。
五更记时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
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
晚七点起更,每更一个
时辰(两小时),晚上 7时至9时为一更。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
一天。
五鼓:五更。
漫:弥漫。
稍 :逐渐,古今异义。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
成五采。日上,正赤如
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 日或否,绛皓驳色,而
皆若偻。
极:尽头,极点。
异:奇异。
须臾:片刻,一会儿。
正赤:大红。
或:有人。
或:有的。
偻:鞠躬的样子。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 颜色错杂。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式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
霞元君祠。皇帝行宫, 在碧霞元君祠东。是 日观道中石刻,自唐 显庆以来;其远古刻
尽漫失。僻不当道, 皆不及往。
是曰:这一天。
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漫失:模糊或缺失。
僻:偏僻。
当:在。
往:去(看)。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每
山多石,少土。石苍 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
罅,皆平顶。冰雪, 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而雪与人膝齐。
苍:深青色、深绿色。
平方:平整方正。
圜:同“圆”。
罅:石缝。
音迹:声音和踪迹。
至:到。
是月丁未,与知
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来亩
章节贰
姚鼎
姚鼎(1732—1815),字姬传,清 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 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
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
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槐并 称为“桐城三祖”。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 主张,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 姚鼎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 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
作者于何时登泰山
作者和谁一起登泰山
作者为何登泰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0
V
2
6
检 测
作者于何时登泰山
◆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是月丁未”“戊申晦”
◆12月28日至29日(除夕) 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作者和谁一起登泰山 作者为何登泰山
n
V
检 测
7
◆“知府朱孝纯子颍”
◆“友人姚君姬传过余邸舍, 一见而心折,以为己莫能为 也,遂往造其庐而定交焉。 姬传以文章名一世,而其爱
慕子颍者如此。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99
作者和谁一起登泰山
7 a 7 9 7
n
V
检 测

作者为何登泰山
◆乾隆三十九年秋天,他“乞 病解官”。
表示醉宿是姚鼎人生中的一个重
告老要獬撺点,乞舷躁他请嫱专念身、 移病治谢病并最缩社退或谢作与客) 致仕理论还树率其所退琳位。
古人退休年龄一般是70岁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检 测
假设:我校打算开展一次“登泰山, 追寻先辈的脚步”活动……
情境设置
任务一:
请细读课文第一段,
并参考相关资料,
为泰山写一则介绍词。
追 寻 先 辈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有
“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五岳 分别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 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追 寻 先 辈

羹甫瘫端雅 凌势
磷薄赞最地排有金 处 市 之 衡 鼎
是 观
领峰鑫围黄低独将
收无限慰港于眼底。
追 寻 先 辈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有
“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五岳 分别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 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追 寻 先 辈

任 务 二
本次活动为追寻先辈姚鼎的脚步, 需“京师”出发,请根据课文,
画出从京师到泰安的路线图。
假设:我校打算开展一次“登泰山,追寻先辈的脚步”活动……
追 寻 先 辈
n
7
V

京师(乘)
齐河、长清(历)
泰山
西北谷 长城(越)
(穿)
(至)泰安
寻 先



47 a

京师(乘)
思考:“乘”可否换为“冒”
◆不可以,“乘”字体现了人身
不由已,只能随风雪而行,渲
染出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
风雪的巨大威力,如果用“冒”
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不可以。“乘、历、穿、越、至” 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
交代得清清楚楚。“风雪”言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 “冒”“顶”多一份主动;城镇言 “历”,山谷言“穿”,城墙言
“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 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 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 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 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京师(乘)
齐河、长清(历)
泰山
西北谷 长城(越)
(穿)
(至于)泰安
思考:“乘”“历”“穿”“越”
“至于”五个动词的位置可否变换
追 寻 先 贤

任 务 三
为更好开展活动,追寻先辈脚步, 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合作绘制 此次登山的路线。
假设:我校打算开展一次“登泰山,追寻先辈的脚步”活动……
追 寻 先 辈
n
0
V

遂至 。其巅
复循
西谷
越中岭
循中
谷入
由南麓登
追 寻 先 贤

任 务 四
追随姚鼎的脚步,我们登上了泰 山的日观峰。在此,我们能看到
什么呢 品读你最喜欢的写景片段。
假设:我校打算开展一次“登泰山,追寻先辈的脚步”活动……
追 寻 先 辈
n
0
V

山石冰雪
山多石,少土。石苍 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 罅,皆平顶。冰雪, 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苍山负雪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徂徕如画,而半山居
雾若带然。
泰山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
十立者,山也。极天
云一线异色,须臾成
五采……

追 寻 先 辈
a 9 V g7
9 n

巷山负雪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 若带然。
◆“负”可否替换“覆”
不能。“负”字以动写 静,显出雪的厚度,又 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 奕传神。

追 寻 先 辈
4T a V g7
◆此处的“烛”和“照” 能否互相替换
不能。“烛”字名词活 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 晶莹光亮,写出日光和 雪光相映的奇景。傍晚 雪山的光亮是“明烛天 南”,夕阳余晖则“晚
日照城郭”,“烛”和 “照”细致地区分出了
两种不同光亮的强弱。
泰山日出
巷山负雪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 若带然。

追 寻 先 辈
7 á 7 W g7
9 n
◆ 赏析:“半山居雾若带然 ”。
“居雾”以静写动,写 出雾的轻薄,呈现出停 聚不动的状态。
“若带”以小喻大,写 出云雾的具体形状,描 摹出泰山的安详明媚, 肃穆中充满温柔和飘逸
美。
泰山日出
巷山负雪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 若带然。
追 寻 先 辈
9
W
9
7

0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贰 追 寻 先 辈
n 97a7 07
n
W
◆赏析:“稍见云中白若 樗蒲数十立者”。
风雪弥漫中,因视线受 到阻碍,对远景只能依 稀分辨。那参天的山峰, 竟然小若樗蒲,这种感 受,只有“会当凌绝顶” 才能体验。数十座樗蒲
一样的山,又是立在
“云中”的,日观峰之 高耸更无须细说。
负复
泰山日出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
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
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追 寻 先 辈
9 7 a 2

V
◆赏析:“回视日观以西 峰,或得日或否,绛皓 驳色,而皆若偻”。
红日升起后,蓦然回视, 日观峰以西负雪的诸峰, 红白相间,明暗交错,
空间广阔而立体。
“若偻”,拟人化的手 法,写出在日观峰上俯 瞰众峰,众峰低矮仿佛 在鞠躬,在致敬的姿态。
负雪
泰山日出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 光动摇承之。或日,此东
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追 寻 先 辈

9 22
47
V)
追 寻 先 辈

◆对比二、三段的写法, 这一段文字有何特点
“三多三少”,简洁凝练。 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
整散句结合;无一个虚词, 辞章“雅洁”。
作者紧扣时令特点,写出 了泰山有别于其他山脉的 特征,突出了泰山峻峭、 苍劲、寒冷的特点。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 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 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
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追 寻 先 辈
N
V

4 22
任 务 五
活动结束后,有媒体要对同学进 行采访,请你们谈谈在追寻先辈 脚步过程中的感悟。
假设:我校打算开展一次“登泰山,追寻先辈的脚步”活动……
追 寻 先 辈

M
0
任 务 五
活动结束后,有媒体对你和你的同学进行采访,请你谈谈在 追寻先辈脚步过程中的感悟。
①志当存高远,敢于迎难而上。
②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
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 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④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 出艰辛的代价不可。
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驱散 心灵的阴霾。
追 寻 先 辈

W



里深
内水
,
树无
而 雪





山之同派网流其。
待日出 。 大风扬积雪击面
济水东流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