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拿来主义
——鲁迅
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山海经>》《藤野先生》
—一散文,《朝花夕拾》
■ 《 故 乡 》(“闰土”、“杨二嫂”)、 《 社 戏 》(看戏、吃
豆 )、 《 孔 乙 己 》(破旧的长衫、茴香豆、叙事视角“小二”)
— —小说,《呐喊》、《彷徨》
高中阶段还会学习鲁迅的哪些作品
■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 念》《拿来主义》(杂文)
■小说:《祝福》、《药》
■鲁迅(1881-1936), 浙 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 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
■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 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 的笔名。
鲁迅
我们所了解的鲁迅
· 学 校 :南京矿路学堂,早年与厉绥之、钱均夫同赴日 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藤野 先生》、弃医从文、疗治国民的精神)。
●职业:公务员、教师、作家
·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 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古籍校 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 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 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 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 的方向。”
鲁迅的文学作品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 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 且介亭杂文》……
鲁迅的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
◆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
>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鲁迅的作品
译作:....
美术作品:....
总之一句话,厉害了我的迅!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名句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 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故乡》
鲁迅名句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 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 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 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O ——《而已集 · 小杂感》
●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 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鲁迅名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o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 死掉了。
题三义塔鲁迅
奔霆飞燎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文体介绍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政论文。我们 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
来,以鲁迅为代表的精辟犀利、带
有浓厚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杂文
他说:在风沙于国,很虎成群的时候,杂文
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
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
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
经,是攻守的手足。”这就将现代杂文的作用作 了准确的说明。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国瓦党反动辰统治
集团越来越依附于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 出卖民族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
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反动政 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 送 去 ”, 一 个 “送来 ”, 中国面
背景介绍
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当时《文学》
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
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
的两种错误倾向。针对这一情况,鲁迅先生写
了《拿来主义》。
拿来 主 义( 中心思想)
《拿来主义》发表于1934年6月4日,内容中
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 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 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文章深入
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生字生词
礼尚 (shàng) 往来(无上光荣) 自诩(xǔ)
残羹(gēng) 冷炙(zhì) 摩 登(modern) 冠冕(guān miǎn) 国粹(cuì)
蹩(bié )进 孱( càn)头
譬( pì) 如 阿剌(lā) 伯 波斯
阅读文章1-7段 说说文中都提出了哪些 “主义”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 来主义——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固步自封、不和别国交流
闭关主义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目守,不与外齐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 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比西方国家落后。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 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 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
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 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 这就是所谓的“ 一 口通商”政策。
送去主义—都送去了什么
1、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
2、还有几位“大师 ”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3、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 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送来主义—列强都送来了什么
英国的鸦片——经济掠寺、推残人民
德国的废枪炮——剩余的、不要的、落后的
法国的香粉——经济、文化侵略
美国的电 影——经济、文化侵略
日本的小东西——经济、文化侵略
送来主义
课下注释,根据国民兄政府和夫国的“棉
麦协定 ”,购买美国的小麦、棉花、面粉
— —“ 残羹冷炙”
一一施舍
一一软性的侵略
送来主义——根源
因为四方列强的枪炮打开丁中国的大门,
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被迫终止,中国被迫
融入 了世界市场。“送来”的东西本质上 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军 事、 经济
、文化的侵略。
送来主义
被动接受!
针对以上情况,作者提出了什么“主义
1I
拿来主义
——主动地挑选、利用
拿 来 主义—“先破后立”
述的是拿来主义。在一送联“送来主
义”的反复比照之下,引出“ 拿 来 主 义 ”。
一味的“送去”,则有可能走上卖国之路;一味的接受
“ 送来”,则意味着甘心接受文化的经济的侵略。“送 去”与“送来”不行,“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享乘
2、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 拿
来主义 ”。
3、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 拿来”的缘故!
4、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5、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 来 ”!
6、“ 拿来主义”者 是全不这样的!
7、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8、总之,我们要拿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 作者“先破后立”,在批判“送去”和 送来”之后,提出作者的观点“拿来主义”。
第二部分(8-9):以“大宅子”为喻,说明“拿来主义”者
应该如何“拿来”
第三部分(10 ):总结全文,说明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 意 义 (“新宅子”、“新主人”、“新 文 艺 ” )。
阅读文章第8段,说说“大宅子”比喻什
么
-文化遗产( 西方外来文
化、我国的文化遗产)
大宅子
思考:作者借“大宅子”,批判 了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
对 付 又 化 遗 产的 念 度
1、孱头
2、昏蛋
3、废物
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孱头
1、反 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 给 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进
7。
— —“孱头”
“孱头”——徘徊不敢进门
“孱头”代表对文化遗产的什么态度
口 ——害怕西方文化,怕把我们腐蚀掉。
——逃避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昏蛋)
2、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 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昏蛋
昏蛋——一把火烧光
“孱头”代表对文化遗产的什么态度
——全盘否定,拒不接受
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废物)
3 、接受一切,欣欣然憋进卧室, 大吸剩下的鸦片。
——废物
废物——憋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废物”代表对文化遗产的什么态度
——不分好坏,全盘接受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大宅子
辩证吸收
文 化 遗 产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接受一切
放火烧光
拿来”
不敢进门
“拿来主义”者
思考:第8段结尾“拿来主义”者全不是这样
的”, 阅读第九段,( 1)说说“拿来主义”
者对待文化遗产是怎样的 (2)“鱼翅”、 “鸦片”、“姨太太”...各代表什么
拿来主义”者
——他占有,挑选。
11
问题(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 用一句
话说明怎样“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 ”.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 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 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 思 考 - -有鉴别 一-有选择
鱼翅
“鱼翅”即鲨鱼翅,是
中国传统名贵的食品。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 中的精华部分。
——吃掉(使用)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 以显其“平民化”( 作 秀、看 低 ),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 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 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高);
“鸦片”
“鸦片”比喻既有有益的一面也
有害的一面的一类事物。
——存放
——治病
“烟枪、烟灯”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 材的一类事物。
——送一点进博物馆(警示) ——毁掉
“姨太太”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
腐朽、淫亵的东西( 封 建 糟 粕 )。
——请他们各自走散为是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 的态度
1、占有、挑选
2、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 遗产的
鱼翅 二 吃掉、使用 喻文化精华
鸦片 送药房、存放 喻益害并存
烟枪、烟灯< 掉、博物。 喻文化糟粕
大宅子里的 姨太太 一 走散 喻封建文化
取其精华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 去其糟
粕!
馆
毁
经过拿来主义
◆“主人”——新主人 “宅子”——新宅子 “文艺”——新文艺
问题设计:
(1).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
(2).拿来之后怎样区别 对待
(3). “拿来”有何意 义
(4).实行“拿来”的条 件是什么
(5). “拿来”的最终结果 怎样
要“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设民族新文化
二沉着,勇猛,辨别,不自私
新人、新文艺
文章最后一段共五句话,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
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思考:第八九段“大宅子 ”、“鱼翅”、“鸦片 ” . . . .是怎样说理的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
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
”,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本文以 小见大 、就近取譬,用细小的、人们熟悉
的事物作比喻来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
比喻论证
用“孱头”、“昏蛋”、“废物
”来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 点和态度。
比喻论证
用“鱼翅”、“ 鸦 片 ”、“烟灯和烟 枪 ”、“ 姨 太 太 ”来比喻文化遗产中
三种主要成分。
比喻论证
作者对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样重 大的问题,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
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 生动。
品味语言
1、还有几位“大师 ”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 光”。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
算得显示出一点进步了。
品味语言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
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在我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 什么,否则太不“ 摩 登”了。
探讨
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
——技术(高铁)
——娱乐节目(达人秀....) ——阅读学习优秀的作文范文
——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参考其他论文
——迪士尼公司《花木兰》、《功夫熊猫》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