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1:10:2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
2、在探究燃烧条件的过程中,懂得与他人合作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3、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从理论上看,对于燃烧和灭火,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生活经验来看,燃烧这一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从实验技能来看,通过前面几节实验活动的学习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2、不利因素: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需要进行引导和规范。个别学生可能还对燃烧有一定的恐惧,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条件;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投影】燃烧条件的实验
【复习提问】通过前面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水上白磷、水上红磷、水下白磷燃烧情况的对比得出了燃烧条件,现在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燃烧呢?
(2)为什么相同条件下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呢?由此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3)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生】思考回答。
(1)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燃烧,比如玻璃、水等。
(2)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白磷达到了,所以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到氧气,所以没有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3)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呢?
【生】想
进入新课
【投影】实验用品: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坩埚钳、薄铜片、三脚架、小木块(也可另选学生自带物品)。
【师】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各小组分别设计3个方案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生】讨论交流,提出实验方案。
活动2【活动】实验活动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方案1、将小石子和棉花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2、分别点燃蘸有水和酒精的棉球
3、将小木条和玻璃棒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不同小组可能选择不同的方法)
现象1、棉花燃烧,石子不燃烧
2、蘸酒精的棉球燃烧,蘸水的不燃烧
3、小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
【师】在实验中为什么棉花、蘸酒精的棉球、小木条能燃烧?而石子、蘸水的棉球、玻璃棒不燃烧呢?
【生】进行讨论
【师】解释:棉花、蘸酒精的棉球、小木条是可燃物,所以能点燃;而石子、蘸水的棉球、玻璃棒不是可燃物,所以不能点燃。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师】蘸水的棉球如果长时间加热会怎样?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
活动3【活动】实验活动二:燃烧需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方案1、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滤纸片和小煤块(坩埚钳夹持)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间,观察现象。
3、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乒乓球碎片和小木块
4、学生分小组实验自己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布(实验步骤同上)
现象:1、滤纸立即燃烧,煤块不能
2、乒乓球先燃烧,滤纸后燃烧
3、乒乓球碎片立即燃,木块不能
4、棉布先燃烧,化纤类织物先熔化后燃烧,蚕丝类织物燃烧较慢,并带有烧焦羽毛气味。(由于各组同学所带材料略有差别,现象可能存在不同,教师适当予以解释和指导)
【师】方案1中,滤纸为什么立即燃烧,煤块不能?
【生】进行讨论、回答。
【师】解释:滤纸立即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煤块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活动4【活动】实验活动三:燃烧需要氧气
方案:1、点燃两根蜡烛,其中一根用烧杯扣住。
2、将酒精灯点燃,然后用灯帽盖灭。
现象:1、烧杯扣住的蜡烛熄灭,另一根继续燃烧。
2、没盖灯帽的继续燃烧。
【师】方案1中,烧杯扣住的蜡烛熄灭,另一根继续燃烧。为什么?
【生】进行讨论、回答。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空气)
活动5【讲授】总结
通过三个实验活动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烧需要氧气
活动6【练习】练习反馈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面积大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密度小D.纸比煤着火点低
2、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3、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
活动7【讲授】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归纳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