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选择题
1.两宋时期,中国硕大的沙漏倒转了,给产出稻米的地区带来了长久的好处,而对出产小米和小麦地区的确不利。这里的“沙漏倒转”指的是( )
A.北方长期战乱频发 B.北方环境日益恶化
C.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
2.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对外贸易的繁荣 B.南方市镇的兴起
C.市坊界限的打破 D.北方人口的南下
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5.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北宋之前,北方以粟、麦为主食而南方以稻为主食。南宋诗人陆游在绍兴乡居时,经常食用面条、面片汤。陆游能在南方吃上面条是因为( )
A.南北文化交流增多 B.经济重心南移
C.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D.长途贸易发达
7.如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36.52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63.48
A.北方人因战乱大量南迁
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
D.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
8.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但铁钱体重值大,流通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交子以代之”,在兑换时每贯必须要扣除30枚铁钱。成都的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铁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这可说明当时蜀地( )
A.交子是政府发行的辅币
B.民间金融的发展
C.交子成为官方法定货币
D.政府铸币价值低
9.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口号,这一理念( )
A.意在否定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B.确立了儒学维护统治的主导地位
C.重塑儒学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
D.强调以人的内心良知为道德准则
10.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政局动荡,军阀割据严重
11.“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及绍兴、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据此可以推断,宋代( )
A.选官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B.南方士人随经济繁荣崛起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政治中心随经济重心南移
12.[2023·河北唐山高一联考]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上升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运河运输成主要的运输方式
二、综合题
13.[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南地区围湖造田的急剧发展是在两宋时期。据李光绍兴五年(1135年)奏疏所云,约在北宋庆历(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间,民间开始有盗湖为田的现象。“政和(1111~1118年)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此后,东南地区不仅著名的太湖周围,江东、浙东等地的湖泊大多受到围垦……如此大量的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了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灾害开始明显增多。——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围湖造田”的做法及其急剧发展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经济布局的变动,并分析此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答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选择题
1.两宋时期,中国硕大的沙漏倒转了,给产出稻米的地区带来了长久的好处,而对出产小米和小麦地区的确不利。这里的“沙漏倒转”指的是( )
A.北方长期战乱频发 B.北方环境日益恶化
C.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
【答案】D
2.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答案】D
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对外贸易的繁荣 B.南方市镇的兴起
C.市坊界限的打破 D.北方人口的南下
【答案】D
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答案】B
5.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6.北宋之前,北方以粟、麦为主食而南方以稻为主食。南宋诗人陆游在绍兴乡居时,经常食用面条、面片汤。陆游能在南方吃上面条是因为( )
A.南北文化交流增多 B.经济重心南移
C.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D.长途贸易发达
【答案】C
7.如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36.52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63.48
A.北方人因战乱大量南迁
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
D.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
【答案】D
8.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但铁钱体重值大,流通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交子以代之”,在兑换时每贯必须要扣除30枚铁钱。成都的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铁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这可说明当时蜀地( )
A.交子是政府发行的辅币
B.民间金融的发展
C.交子成为官方法定货币
D.政府铸币价值低
【答案】B
9.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口号,这一理念( )
A.意在否定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B.确立了儒学维护统治的主导地位
C.重塑儒学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
D.强调以人的内心良知为道德准则
【答案】C
10.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政局动荡,军阀割据严重
【答案】A
11.“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及绍兴、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据此可以推断,宋代( )
A.选官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B.南方士人随经济繁荣崛起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政治中心随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12.[2023·河北唐山高一联考]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上升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运河运输成主要的运输方式
答案:C
二、综合题
13.[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南地区围湖造田的急剧发展是在两宋时期。据李光绍兴五年(1135年)奏疏所云,约在北宋庆历(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间,民间开始有盗湖为田的现象。“政和(1111~1118年)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此后,东南地区不仅著名的太湖周围,江东、浙东等地的湖泊大多受到围垦……如此大量的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了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灾害开始明显增多。——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围湖造田”的做法及其急剧发展带来的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经济布局的变动,并分析此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做法:盗湖为田;废湖为田。
危害:水旱灾害增多。(照抄原文不得分)
(2)变动: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等。(任答两点)
影响:经济上:加剧了对南方的依赖;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基本定型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南方的生态平衡。文化上:带动南方文化的进步;推动科举政策调整,南北分卷,分别录取。(任答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