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07: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朗读诗歌
课文讲解
归巢的鸟儿
斜阳
白花花的芦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翻”体现了鸟的豁达,鸟知道既然太阳不属于它,还是勇敢地面对黑暗,相信黎明终究会到来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敢于战胜黑暗、追求光明的鸟!
现代诗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朗读《秋晚的江上》,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画出来。
理解诗意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注释:
①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②头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
③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④红颜: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古体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
读诗句 想画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画面: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秋晚的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换一种说法可以表述 为:“一瞬间,斜阳的余晖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原句的表达好在哪里
原句把夕阳下的芦苇比喻成盛妆的美女,生动形象,为诗歌增添了美感。
整体感知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自由读第2小节,画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妆红了芦苇。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余辉染苇
0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形象地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夕阳的光辉洒在芦苇丛中的景象。
余辉染苇
0
“头白”
“红颜”
“妆红颜”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学以致用
0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芦苇的变化过程。
头白
红颜
夕阳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余辉染苇
0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课文与下面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感悟提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