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后小练(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后小练(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6 12: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选择题
1.194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率先实施“包产到组”,集体农庄把耕地、农具和牲畜固定承包给生产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承包地上的整套农活,单独向国家交售农产品,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做法(  )
A.强化了斯大林经济模式
B.随后得到大规模推广
C.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
D.挑战了固有经济理论
2.如表为1961﹣197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统计表,这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社会总产值 6.5% 7.4% 6.3%
工业总产值 8.6% 8.5% 7.4%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
B.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被削弱
D.工业始终是经济改革的重点
3.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由如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类别 预测或计1900年的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4.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B.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C.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鼓舞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5.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6.“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仍未解决革命之初提出的‘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问题”,为此列宁(  )
A.提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B.认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C.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D.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7.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长期战争的破坏
C.苏联模式的弊端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8.1931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1/3,1932年这一占比上升到了1/2左右;1932年在苏联各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有两万人左右,在厂矿企业中,还有大量的外国技术工人。由此推断,此时(  )
A.西方国家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
B.西方国家大力支持苏联经济建设
C.苏联的经济体制具有强大吸引力
D.苏联主动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9.如图为弗拉基米尔 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农业集体化
C.苏联卫国战争 D.余粮收集制
10.美国记者约翰 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曾写道: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建起新制度的框架。由材料可知,约翰 里德认为布尔什维克胜利的原因是(  )
A.果断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布尔什维克的坚强领导
C.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D.资产阶级统治失去民心
11.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  )
A.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
D.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12.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了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
D.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半年时间的实践,列宁由否定商业到承认商业,最后号召共产党员学会经商,学会做经济工作。然而,他的继任者多数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不理解,把它看作是暂时的退却。1923年10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批评政治局的政策时指出:“我们没有一个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性决议。”党的领导也不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策略路线,而只是同反对派斗争中的一张牌。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经常是党内争论的对象,党内除布哈林等少数人,一个比一个“左”。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以“激进”为荣,以“左”为荣。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
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选择题
1.194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率先实施“包产到组”,集体农庄把耕地、农具和牲畜固定承包给生产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承包地上的整套农活,单独向国家交售农产品,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做法(  )
A.强化了斯大林经济模式
B.随后得到大规模推广
C.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
D.挑战了固有经济理论
【答案】D
2.如表为1961﹣197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统计表,这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社会总产值 6.5% 7.4% 6.3%
工业总产值 8.6% 8.5% 7.4%
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
B.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被削弱
D.工业始终是经济改革的重点
【答案】B
3.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由如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类别 预测或计1900年的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A
4.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B.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C.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鼓舞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D
5.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C
6.“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仍未解决革命之初提出的‘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问题”,为此列宁(  )
A.提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B.认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C.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D.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答案】D
7.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长期战争的破坏
C.苏联模式的弊端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答案】C
8.1931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1/3,1932年这一占比上升到了1/2左右;1932年在苏联各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有两万人左右,在厂矿企业中,还有大量的外国技术工人。由此推断,此时(  )
A.西方国家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
B.西方国家大力支持苏联经济建设
C.苏联的经济体制具有强大吸引力
D.苏联主动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
【答案】A
9.如图为弗拉基米尔 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农业集体化
C.苏联卫国战争 D.余粮收集制
【答案】D
10.美国记者约翰 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曾写道: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建起新制度的框架。由材料可知,约翰 里德认为布尔什维克胜利的原因是(  )
A.果断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布尔什维克的坚强领导
C.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D.资产阶级统治失去民心
【答案】C
11.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  )
A.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
D.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答案B
12.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了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
D.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答案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半年时间的实践,列宁由否定商业到承认商业,最后号召共产党员学会经商,学会做经济工作。然而,他的继任者多数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不理解,把它看作是暂时的退却。1923年10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批评政治局的政策时指出:“我们没有一个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原则性决议。”党的领导也不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策略路线,而只是同反对派斗争中的一张牌。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经常是党内争论的对象,党内除布哈林等少数人,一个比一个“左”。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以“激进”为荣,以“左”为荣。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
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苏联经济建设日益激进。
论述:20世纪20年代初,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经济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基本上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久,苏联领导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倒退,苏联应该向资本主义发动进攻,这种固守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忽视了苏联的国情。1925年,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强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提出了较高的经济建设指标,为了解决工业建设资金问题,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此后,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把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也忽视了苏联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总之,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取消新经济政策,强调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大规模发展集体农庄等,都鲜明地说明了苏联经济建设日益激进。
示例二
论题: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面临重重阻力。
论述: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共(布)十大决定推行新经济政策,准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等策略不为部分俄共(布)领导人所接受,在实施过程中,列宁没有对新经济政策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种阻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列宁逝世后,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后退和妥协的声音进一步增强。加之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了一定的贫富分化问题,导致部分农民也反对这一政策,苏维埃党内的政治斗争也增加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阻力。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苏联迫切希望改变落后农业国的现状,以求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这要求苏联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尽早结束新经济政策,开展国家工业化。
总之,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建设中,新经济政策面临理论上、政治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阻力,使得苏联较早地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的施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