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是个十足的暴君。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则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他给中国政治制度注入了哪些新鲜血液呢?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的统一,分析秦朝能够统一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皇帝”的来历、秦朝的“三公”制度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从秦朝的统一体会到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性;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对秦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全面了解,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知识导学】
1、阅读P8“六王毕,四海一”,概括秦始皇实现“六王毕,四海一”的过程及意义。
2、阅读P9地图,简要了解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和秦朝疆域。
3、阅读P9“海内为郡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县制是否是由秦朝开创的,指出其发展过程。以示意图来表示秦朝郡县制下的各种机构。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有何不同,指出其积极影响。
4、阅读P10“百官公卿”,指出秦朝的三项重要制度。以示意图来表示“三公九卿制”。指出“朝议”制度的作用。
5、阅读P11第一段,如何理解“汉承秦制”?指出汉朝政治与秦朝的一些不同之处。
【三”点”探究】
1.探究一 郡县制
材料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 ”
(1)结合史实说明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是“势所必然”。
(2)你认为郡县制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探究二 中央官制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材料三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秦朝的中央体制有何特点
3.易错易混
(1)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只包含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吗?
(2)郡县制是秦始皇首创的吗?
【知识运用】
1.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2.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B.郡县是重要的地方机构
C.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 D.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概不世袭
3.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对重大军政事务做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4.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
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
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郡县化
【拓展提升】
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是指(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度 B.西周推行血缘分封制
C.秦代实行皇帝制度 D.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
2.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秦始皇为了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秦始皇为了自己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反思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补充】
1.阅读以下材料,思考皇帝制度的来源、目的、特点。
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对王号已不满意。他提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与臣下商议后,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称号确定以后,嬴政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2.柳宗元《封建论》节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
3.阅读以下材料,了解汉朝的有关历史。
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消灭异姓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诸侯王初立之时年幼,且社会经济凋敝,问题尚不明显。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丰满,国势日盛,自征赋税,私铸钱币,割据一方,觊觎帝位。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晏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三个月后平定了叛乱,景帝下令废除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列侯们“人人喜得所愿”,拥护中央。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三”点”探究】
1.
(1)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采纳李斯建议,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合理性:与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和巩固。
互动探究二 中央官制
2.
(1)基本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特点:中央机构体现了以皇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的行政体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3.
(1)不是。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像金字塔,从上到下由三个部分组成: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2)不是。郡县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秦始皇只是将其推行至全国,在全国确立下来。
【知识运用】
1.C 2.D 3.A 4.C
【拓展提升】
1.D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