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配套教学设计(29)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配套教学设计(2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1:35:1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3.对所学的知识以燃烧为主线进行复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过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2.生活经验分析: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
3.学科能力基础:学习交流合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3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燃烧条件;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习
1.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活动2【活动】趣味实验
“滴水生火”
活动3【活动】提出问题
为什么加几滴水后脱脂棉能燃烧?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猜想三: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感受实验魅力,体会对比试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
活动4【活动】设计实验
【过渡】以上只是一种猜测,还必须用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用品】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铜片、三角架、小木块
【温馨提示】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备用。
2、燃烧物不要过大
3、小组实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学生讨论交流,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对照试验的设置。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1.将石子和棉花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3.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现象:1.石子不能燃烧,棉花可以燃烧;2.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蘸水的不能燃烧;3.玻璃棒不能燃烧,小木条可以燃烧。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合作探究二】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1. 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滤纸和小煤块;2. 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木块;3.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
现象:
1.滤纸能立即燃烧,煤块不能;2.棉花能立即燃烧,木块不能;3.乒乓球能立即燃烧,滤纸碎片不能。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对照试验的设置。
【合作探究三】燃烧需要氧气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要有氧气。
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思考,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6【活动】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木屑的着火点 比煤粉的着火点低 )
3、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滴水生火的原因吗?
[信息:脱脂棉内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过氧化钠能与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放热)。]
[学生讨论、分析这团棉花燃烧的原因。]
[回答、归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并放热使可燃物脱脂棉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尽管并未点燃,但已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故脱脂棉能够燃烧。
设计意图:回顾和巩固课堂知识,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活动7【活动】课堂检测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① 可燃物 ② 氧气或空气 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2.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填写下表):
设计意图: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8【活动】课后探究
试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木炭燃烧的条件:供选实验用品:木炭、氧气袋、氮气袋、直玻璃管、玻璃活塞(控制通气)、导气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喷灯(配有垫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设计意图:迁移训练,提升能力。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