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地理项目化学习案例一瓶蚝油的粤港澳之旅
一、项目背景:
作为一名从事地理教学十几年的中年教师,平时与同事同仁的聊天过程中沟通比较多的话题一是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不浓,二是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非常的薄弱,三是很多时候觉得教学内容不够连续(每周两个课时),学生脑中存留的相关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如何通过一种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中来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
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沪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区域篇下中的第一个模块“把握特征,学习区域”中有两个课时的内容是相关的1.2《香港和澳门》、1.5《珠江三角洲地区》,结合自己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情况,决定以“一瓶蚝油”来引导学生们对粤港澳区域进行项目化学习,当问题提出后就有学生提出:“难道这小小的一瓶蚝油有三种味道?”、“蚝油的名字由来是怎样的?”、“蚝油的生产企业的发源地有没有可能在我国的内陆地区?”等等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应该从过去那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观念转变,“好奇心”、“求知欲”往往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很好的最佳催化剂。
二、项目目标:
(一)学科素养目标:
1、重视情境激趣,激发地理学习自主性。
2、注重以生为本,落实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3、立足区域认知,增强人地协调观意识。
4、家校社齐联动,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学习素养目标:
1、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区旗、经济产业、著名景点及与祖国的联系。
2、香港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土地面积、扩展建设用地方式、经济产业及著名景点。
3、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各自优势及合作模式。
4、港、澳与祖国内地合作发展的新动向。
(三)高阶认知:
三、项目设计:
(一)本质问题。
通过李锦记企业里程碑的发展与变化来对以下四个模块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粤、港、澳地区的地理概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李锦记蚝油的发展,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区域发展与区域联系。
1味源——得天独厚;2味延——乘时乘势;
3味迁——一石三鸟;4味传——历久尤新。
(二)驱动性问题。
本次项目化学习的项目中,拟打算以培育学生“地域特征与联系”核心素养为目标,从一瓶蚝油的发展史为驱动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解决地理问题。以此为目的设计以下驱动型问题:
1.从地理位置角度思考,李锦记为何选择澳门建立分销网络?
2.为何李锦记选择在香港建立生产基地?香港有何地理优势?李锦记在香港的发展有何地理劣势?
3.1996年李锦记向中国大陆拓展业务,看中中国大陆哪些地理优势?
4.为何李锦记选择在香港建立生产基地?香港有何地理优势?李锦记在香港的发展有何地理劣势?
四、项目实施:
(一)入项探索&知识建构。
各小组对自己所领任务的认知度,根据李锦记里程碑中重要的时间段,将学生进行分组,分为“味源”组、“味延”组、“味迁”组和“味传”组,几个大组将从李锦记的发展味入手点,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课本、图册以及其课外书籍等多种途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对该企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对与之相关的香港、澳门和广东地区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具体任务如下:主要任务“味源”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区旗、经济产业、著名景点及与祖国的联系。“味延”香港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土地面积、扩展建设用地方式、经济产业及著名景点。“味迁”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各自优势及合作模式。“味传”港、澳与祖国内地合作发展的。
(二)合作探索&形成成果。
“味源”组学习进程 是否对珠海、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区旗、经济产业、著名景点及与祖国的联系等相关知识点进行研究。 地理图册、地理课本、相关影视资料。
“味延”组学习进程 能否对香港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土地面积、扩展建设用地方式、经济产业及著名景点。 课本图册,相关影视资料。
“味迁”组学习进程 能否明确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各自优势及合作模式。 相关视频,数据对比。
“味传”组学习进程 可否根据一些数据的对比以李锦记为切入点对港、澳与祖国内地合作发展的新动向进行相关想法的阐述。 以香港澳门的本土特色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对港澳发展新方向。
(三)出项与共享成果。
学生在本次成果展示汇报中以两种形式进行呈现,一是前期四个大组成员中选出两位代表,以PPT的形式将他们所研究的李锦记里程碑中重要时间节点中所设计的粤港澳相关知识点进行呈现,二是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资料,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方案,为李锦记企业出谋划策,思考讨论如何迎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势,谋求李锦记长远发展。大家所完成的方案张贴于年级走廊展板上。
学生在本次成果展示汇报中以两种形式进行呈现,一是前期四个大组成员中选出两位代表,以PPT的形式将他们所研究的李锦记里程碑中重要时间节点中所设计的粤港澳相关知识点进行呈现,二是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资料,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方案,为李锦记企业出谋划策,思考讨论如何迎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势,谋求李锦记长远发展。大家所完成的方案张贴于年级走廊展板上。
五、项目反思:
本次项目化学习项目从“区域知识”中的“地域特征与联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出发。以“李锦记”的企业发展里程碑作为轴线对该企业所相关的区域进行学习研究。“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独特视角,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的区域特征。在单元模块学习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学会归纳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包括区域的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特征,以及交通、文化、人口、民族、经济等人文特征,能够分析主要的地理问题,探究区域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认识区域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区域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最终实现对于“区域知识”这一核心素养的建立与培育。
当然在“一瓶蚝油的粤港澳”旅行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最终学生们成果呈现的过程中有部分环节还需要后续的润色,老师在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修改,相信在设计与修改的过程中教学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也会进一步的加深,并且能够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