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 7.开国大典 一二课时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课件】 7.开国大典 一二课时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11:1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日子。这一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1949年,新华社特派记者李普和同事李千峰一起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30万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即将举行。李普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刻,并创作了这篇记叙文。
背景资料
bēn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bèn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
gèng
更好
gēng
奔跑


多音字

zhǎn
盏:器皿,是指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如灯盏、油盏、茶盏。
不要少写一点
造句:夜幕降临了,村里的人们都点燃了灯盏。
易错字

lóng
不要少写一横。
隆重
造句: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动。
本课指天门广场上的红旗随着风飘动。
造句:运动场上彩旗迎风招展。
词语解释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造句:红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欢跃
瞻仰
欢腾,形容欢喜得手舞足蹈。
恭敬地看。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典礼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想一想
课文描写了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文章描写了会场布置、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初读课文后,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隆重的、热烈的、庄严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突出了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
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是怎样的?
会场的布置
朗读指导
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红色的词语要重读,读出场面的宏大,读出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同桌交流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直奔”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夸张
表达出人们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三十万人的动作一致,从中可以感受大人民群众盼望见到主席的急切心情和对主席的无限热爱。
声音很大,气势宏伟。
典礼仪式
排山倒海 翻江倒海
波澜壮阔 铺天盖地
(描写场面大的词语)
词语积累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感受三十万人听到新中国成立后,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全国各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
课文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
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火烧圆明园
南京大屠杀
危难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反抗,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
这声音传到了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锣鼓喧天。人们拥出家门,载歌载舞,欢呼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声音传到了学校,同学们手拿鲜花,挥舞彩带,唱啊、跳啊……
说一说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对五星红旗的崇敬和热爱。
严肃而恭敬地看。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了。
阅兵式
典礼后,紧接着是阅兵式。朗读11、13自然段,找出描写阅兵队伍的词句。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朗读指导
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要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这一段堪称场面描写的经典。点面结合,相互映衬。按照“兵”出场的顺序,先“点”后“面” 雄伟壮观。
再读描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
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我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只听裁判员吹了一声口哨,比赛就开始了。第一场是预赛,我们班对五(3)班。同学们很紧张,一直担心再次输掉,拉拉队早就喊上了:“五(2)班,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像海浪一般阵阵涌来。我们班参赛的同学个个斗志昂扬,一鼓作气,一下子就把五(3)班拉过了中线。“YH!”我们班同学为这场预赛取得胜利而欢呼。
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场面。可以是游戏、开学典礼、一次活动等,既要抓住场景,又要凸显会场人物特点。
小练笔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生动地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群众游行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对比
突出了人民群众因为有了自己强大的军队而无比兴奋、激动、自豪。
“两个半钟头,欢呼,鼓掌”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红流”为什么加引号?怎样理解光明?
本文的中心句
代表游行队伍。
除了光亮,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这篇文章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 ,表达了

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一种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