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11:0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雪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掌握“儿女、俄而、骤、差”等文言词汇。
2.通过辨析比喻、品析言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和乐家庭氛围,明确笔记小说特点。
3.通过探究谢氏才俊与其优良家风的关系,树立传承优良家风意识,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梳理文章内容,掌握“儿女、俄而、骤、差”等文言词汇。
2.通过辨析比喻、品析言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和乐家庭氛围,明确笔记小说特点。
3.通过探究谢氏才俊与其优良家风的关系,树立传承优良家风意识,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思路
一、走近一场聚会
二、认识一个家庭
三、探究一种家风
一、走近一场聚会
同学们,大家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里的“王谢”分别指的是什么?
生:东晋时,王家和谢家。
师:王、谢两家是魏晋时期两大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名满天下。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时光穿越,去谢家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冬日聚会。
课前同学们按照学习任务单做好了预习, 相信同学们都做好了准备。老师先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和节奏。
同学们,我们来到东晋的豪门大族谢府,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谢太傅,还有他的儿女们。
生:不对,因为我看到文中“胡儿”是“兄子”,谢道韫是“公大兄无奕女”,是谢太傅的侄女。所以,“儿女”,泛指小辈,这里指的是他的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
老师为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点赞。
古汉语中的有些词发展到今天,词义和用法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把这一类现象叫做古今异义。
我们小学时候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道旁苦李》中“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都是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同学们也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具有质疑精神,同时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那谢太傅和他的侄儿、侄女在干些什么呢?
生:他们在进行家庭聚会,在讲论文章的义理。
生:不久后,雪下得急了,越下越大了,他们还在赏雪、咏雪呢。
师:同学们预习的真扎实。要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结合语境随文解意,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概括出来呢?
生: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和他的侄儿、侄女在家中聚会讲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更急了,他们就赏雪、咏雪了。
师:这位同学表达得非常完整,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都交代清楚了。
二、认识一个家庭
1.化身角色话比喻
我们走进谢太傅的家庭聚会,看看他们是怎么赏雪、咏雪的。我们来听。
听完他们的对话,我不禁想问问胡儿和道韫,为什么你们会想到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呢?同学们,你们也在聚会现场,你能代替他们回答吗?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集思广益。
老师先要问,胡儿,你怎么会想到把雪比作盐的呢?
生:盐是白色的,雪也是白色的,粗盐是颗粒状的,雪籽也是一颗颗的。所以我就脱口而出,“撒盐空中差可拟”了。
师:胡儿,你真是才思敏捷,抓住了雪颗粒之状、洁白之色的特点。要知道四百多年后,唐朝有个著名的诗人李贺也曾说: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道韫,那你又是怎么会把雪花和柳絮联系在一起的呢?
生:你看“俄而雪骤”,说明雪下得大,下得急。这个时候的雪花是一大团的柳絮,不就是这样一团团又轻飘飘的吗?
师:你也同样把握了雪的外形特点,成团之状、轻盈之态。
生:你听叔父问的是,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朗儿的吟咏的是雪籽而不是雪花。柳絮随风飘舞的姿态,才更像纷纷扬扬的白雪。
师:道韫,你听得认真,观察仔细。你关注了雪纷纷扬扬的飞舞之姿。只是纷纷扬扬的还有棉花、鹅毛,为什么你偏偏想到的是柳絮呢?
生:柳絮是春天的景物,看到冬天的雪花,想到春天的柳絮,就有春天的感觉了。
师:是呀,诗人岑参也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身处寒冷的冬日,心中却有盎然的春意。道韫,你真是热爱生活之人啊。
通过简单的“柳絮”二字,我们明白了,好的比喻,应该是融形、神、情于一体,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让人回味无穷的。同学们化身胡儿和道韫,比较辨析了比喻的精妙。
2.折枝赠梅品人物
此时聚会举行一个折枝赠的活动,每个同学都可以把手中的梅花赠给最喜欢的人。你会赠给谁呢?
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把梅花送给胡儿,因为胡儿作为第一个回答问题的人,勇气可嘉,而且也看出他才思敏捷。
生:我们也想送给谢朗,他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不是“撒盐空中定可拟”。在长辈面前,他说话有分寸,非常谦虚、低调。
师:你们组发现胡儿是一个才思敏捷、率真懂礼的孩子。
生:我把梅花送给道韫,她把雪比作柳絮,足可以看出她才华出众,拥有诗人般细腻的感受能力。
生:我也把梅花送给道韫,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就是不如的意思。你看她多么自信,她坚信柳絮是对雪最好的吟咏。
师:真是一个自信率真、才情卓著的道韫啊。
不光你们欣赏道韫,后世对道韫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将谢道韫这种才情卓著的女子称为“咏絮之才”。请看微课视频,
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更欣赏谁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章结尾只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说明作者也更加欣赏谢道韫。
师:你解读文本真细致。结尾对道韫身份的补叙看似无意,其实是作者对欣赏道韫的含蓄表达,真是“名家无闲笔”呀。
聚会中除了胡儿和道韫,还有聚会的组织者谢太傅。有没有同学会把梅花送给太傅呢?
生:我想把梅花送给谢太傅,因为他满足了我对完美家长的想象。
师:这位同学很幽默,不过也说得比较抽象。作为家长,谢太傅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小组合作,根据语境把谢太傅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补写心理描写的。
生:寒雪日内集,谢太傅想:这么冷的天,适合搞一个家庭文艺茶话会,讲论讲论文艺啊!我们可不能像寻常人家一样围炉吃瓜、打牌喝茶。我们可是书香之家,要做文雅之事。
生:俄而雪骤,谢太傅想:好久没考考我这些子侄辈的文采了,这雪下得正好,太开心了,我来考考他们了!
生:公大笑乐,谢太傅想:我家胡儿率真有趣,道韫这孩子文采真是不错,但我不能评价。如果我表扬了道韫,那不就打击了胡儿的积极性吗?以后他肯定不会再做第一个发言的人了,我就呵呵吧。
师:像谢太傅这样的家长,你喜不喜欢?
生:我很喜欢这样的谢太傅,因为他是一个懂得保护孩子自尊心的长辈,肯定谢道韫,但也不否定胡儿,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利,非常民主。
生:有这样慈爱智慧的谢太傅,难怪胡儿和道韫都那样聪慧、懂礼又自信、快乐。
师:是啊,谢太傅慈爱平易,智慧过人。我也认同谢太傅是完美家长的评价。
3.“声”临其境悟家风
同学们,你喜欢谢家这样的家庭氛围吗?说说理由。
生:我很喜欢谢家的家庭氛围,我家里要也是这样就好了,不是说像谢家一样大富大贵,重要的是他们家庭的那种书香气,那种轻松愉快、温馨和乐的氛围啊!
师:看样子大家和我一样,都非常喜欢这种温馨和乐又书香气浓厚的家庭,谢家的家庭氛围真是和乐高雅。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教育效果如何?请结合注释和你了解的背景资料来分析。
生:胡儿,即谢朗,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生:左将军王凝之妻。王凝之,书圣王羲之次子,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这里以王家家世和王凝之的成就,侧面衬托道韫的优秀。
师:原来胡儿和道韫的优秀都来源于谢家家风的熏陶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谢家家教来。在《咏雪》中,我们感受到了
谢家书香门第之雅、家庭聚会之乐、家庭教育之智。我们真是不虚此行啊!让我们用表演朗读,来还原这一场风雅和乐的冬日聚会吧!
生: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探究一种家风
同学们,谢太傅的教育故事可不止《咏雪》。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世说新语》中的教育小故事。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文意,选择一个故事,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常自教儿》看出,谢太傅教育孩子,不是严肃地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孩子。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生:我从《去脂粉气》的故事里看出,一个智慧有趣的谢太傅。谢玄小时候喜欢佩戴紫罗香囊,还喜欢选一块叫“覆手”的手帕。谢安担忧侄儿这样下去,会失去男性的阳刚之气,但又不想伤害他的情感,于是就心生一计,与他赌这些东西,一赢到手,便把他们烧掉。现在大多数父母看到小孩玩自己认为有害的玩具,马上就会抢过来一把扔掉,这一方面使小孩非常伤心,另一方面使小孩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师:确实如此。《常自教儿》中的谢安之子谢琰,成年后也像父亲一样,以忠贞干练著称,有美好的风度和仪态,成为辅国将军。《去脂粉气》中的谢玄,后来更成为雄盖一世的将军,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多亏了他叔父的精心培养。
苏轼曾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晚清名臣曾国藩把祖父留下的“读书、耕作、孝悌、睦邻”作为人生的信条;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女士,在被限制自由的艰难日子里,脑海中始终回想的是父亲任正非的教诲,
先有国才有家,无国不成家。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论述的,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场聚会,认识了一个家庭,探究了一种家风。
四、自主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选做一项作业。
学校举行“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好家风”评选活动,谢家高票当选,请你结合课内课外资料,为谢家写一则简短的颁奖词。
你的家庭里一定也有有趣的家庭教育故事,请你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让我们传承优秀家风文化,让精神的血脉绵延不绝。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