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柳州市柳南区2024年中考语文5月教学实验研究质量监测试卷
一、积累 (21 分)
(2024·柳南模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壮族三月三”,其品牌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阅读以下文段, 完成小题。
①唱山歌、吃美食、赏美景……广西“三月三”,逐渐成为天下宾朋共同的企盼。2024年的“三月三”绝不是让这个传统节日简单地____。
②青春与传统翩翩起舞,古老的山歌被赋予新的旋律,精美的绣球飞跃互联网云端,非遗特色美食成为指尖分享的焦点……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其火热的激情、创新的思维,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芒。
③是这个充满活力、创造力bèng▲发的时代,赋予“三月三”更多的年轻态。文化破圈,势不可挡。
④青春,是文化创新的急先锋。他们以现代表现形式重新演绎传统民歌,开发“美味广西”沉浸式体验项目,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完美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 开拓更为广袤的艺术天地。
⑤青春,是文化创新的推动力。在打造趣“胃”广西、非遗茶会、潮玩城市、大话“西”游、华服当潮五大特色IP中,年轻人发散自身优势,带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消费群体传播广西、游玩广西。
⑥青春,是文化创新的塑造者。他们紧跟科技潮流,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积极参与文化创业,塑造新的文化认同,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深度。
⑦文化传承的,是根脉;指向的,是未来。未来在哪里 未来就在年轻人手中。因此, , 。这,应该是“三月三”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bèng 发 ②绽 放
2.请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填入文段①横线处。
循序渐进 周而复始 有条不紊 重蹈覆辙
3.文段②③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2个。
4.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企盼
②广袤
5.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上下联顺序正确且符合语境的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处。
①品尝八桂特色美食 ②青春与文化美丽邂逅 ③游览广西绝妙风光
④传统与创新激情邀约
6.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唱山歌、吃美食、赏美景……广西“三月三”,逐渐成为天下宾朋共同的企盼。
B.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其火热的激情、创新的思维,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
C.他们以现代表现形式重新演绎传统民歌,开发“美味广西”沉浸式体验项目。
D.年轻人发散自身优势,带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消费群体传播广西、游玩广西。
7.(2024·柳南模拟)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雄心壮志 ① (人名) 登飞来峰时, 触景生情,以“② , ”抒发他变法革新的豪情壮志。 《登飞来峰》
辛弃疾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以“了却君王天下事,③ ”展现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豁达乐观 刘禹锡抛开个人悲苦, 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苏轼以“人有悲欢离合, ⑤ , ”告诉我们要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水调歌头》
忧国忧民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⑥ ”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令人景仰, ⑦《 》
杜甫身处窘境, 却依然心系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令人心生敬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阅读 (39 分)
(2024·柳南模拟)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甲骨文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②1899年,沉睡已久的远古密码只是发出微弱的信号,就被清朝金石学家王懿荣敏锐地捕捉——一片甲骨惊天下,打开了紧闭3000多年的文明大门。
③然而,一百多年来,几代学者如老吏断狱、神探破案,从历史的缝隙中探求线索,考释了许多艰涩难懂的文字,而今,前人留下的未释甲骨文字仍有2000多个。曾有学者说“考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 因此,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年来几度发出甲骨文破译“悬赏令”,单字奖励10万元不等。
④考释,就是找寻某个字的前世今生,以及与其他字的未了情缘。陈剑教授近年破译了两个甲骨文字形,即“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展现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功底:既要熟悉甲骨文字形体的笔画特征,全面梳理用字情况,又要深入把握已识字形的演变序列和规律,用动态的眼光审视,从已知推导未知。可谓一路跋涉。
⑤甲骨文考释更像自然科学,需要确凿证据,发表用时极长。如陈剑2019年写成的《甲骨金文用为“游”之字补说》,初稿写于2010年。这类文章资料详实,引证宏富,有的字数达7万之多。一些聚讼纷纭的议题,经他研究,往往有涣然冰释之感。
⑥目前存世的甲骨中,正式发表的逾8万片,其中碎片占90%以上。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如何判断缀合成功 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
⑦甲骨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努力提高研究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目前应加大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支持力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也需要集思广益,加以标准化,推动学术发展和研究实力的整体提升。建议重新启动对全球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获取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而近些年相继启动的如“海外藏中国青铜器调查”和“海外中华古籍调查与数字化回归”等工程可以提供借鉴。
(摘自《环球网》)
【材料三】 甲骨材料收藏统计表
收藏地 收藏数(机构+私人) 去向不明
中国大陆 >80991 片 >20000片
中国台湾 >30343 片
世界14国 >21758 片
(摘自《汉字汉语研究》)
8.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近年来多次发出甲骨文破译“悬赏令”,每个字奖励10万元不等。
B.陈剑教授近年破译了“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展现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功底。
C.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美观的材料,就是甲骨缀合。
D.要做好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工作,可以借鉴近些年相继启动的相关工程。
9.下列对材料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告诉人们甲骨文的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B.选文中加点词“多” “目前” “逾”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不可删除。
C.第②段既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人们对甲骨文研究工作的关注。
D.第⑤段画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甲骨文考释工作速度快。
10.为什么说“甲骨文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
(2024·柳南模拟)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富春山不着急
①富春江上,舟行,慢慢。人在上面,什么都不用想,心甘情愿被眼前的山色催眠,渐渐入梦。梦里的富春山,有人进来,有诗文进来,有画进来,它们跟山水交融,自然也都是慢慢的。富春山,从来都不着急。
②那是南朝,骈文大家吴均从富阳到桐庐,行船在富春江上,看着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风景,发出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很松软的山,没有北方山脉的凌厉,它们高低都有度,有平缓柔和的曲线。水也是安静的,急流猛浪也有,但终究会归于平和,映出山色、云朵和树的姿态。
③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一个被皇帝几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边做个钓鱼翁,他也确实就这样过了一生。如果说因为“经纶世务”不顺而退至富春江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那像严子陵这样,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严子陵在富春江畔,该是看到了一些比眼前的机遇更为永恒的东西,才能拥有这样的定力。
④时间又过了一千多年。那是元代,富春江畔行来一个道士模样的老头,他是黄公望。正是因为他,富春山成了后世人念念不忘的名字。黄公望也是不着急的。在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在这之前,他读书、做官,遭遇过牢狱之灾,游历过名山大川。走到富春江这一带,眼睛再也挪不开,兴之所至,就提起笔,开始画。一画便是三四年,其间,黄公望大多数时间并未画画,而是游荡于富春江的山水间,对着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发呆。据说富春山中有块石头叫“雨淋岩”,就是黄公望不顾风雨发呆的地方。公元1350 年,他在《富春山居图》的初稿上写下题跋,感叹这幅画“成就之难”。这一年,他已经八十一岁。这之后, 又是三四年,他画完了《富春山居图》,也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悠长圆满的句号。黄公望晚年称自己为“大痴”。真正的大艺术家,都有份痴气。他在自己的另一幅画《九峰雪霁图》上题: “书此以记岁月云。”极平淡的一句,却敌过千钧之力。是啊,画作完成之后,要感谢的只有时间,那些不着急的、发“痴”的时间。
⑤又是几百年过去了。现在,富春山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景点。人们慕名而来,有人尽兴而归,也有人在真实的风景前感到困惑和失望:黄公望画的真是眼前这些山吗 为什么我觉得这景没有那么美 后来,是富春山的一个游客回答了这个问题:黄公望画的,不是眼前的山水,而是心中的理想。这个人叫王柳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因为“清洁工画家”的身份而被媒体报道。她最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最喜欢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白天,她是写字楼里的清洁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画家,在颜料和画布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她说,在画画的时候,她可以把那些糟糕的过往全部抛开,心里想的只是山坡的颜色,花瓣的形状,人物的姿态。在那个更加宽广的艺术世界里,黄公望好像一直在鼓励着她。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虽然没有找到画中风景,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
⑥这是富春山,是“自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是严子陵的钓台,是黄公望的雨淋岩,也是王柳云的心之所往。那些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无所谓时间和年龄,无所谓财富和境遇,即使不在富春江畔,也能在心里为自己创造出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摘自2023年10月《读者》, 有删改)
11.文中写到的人物都与富春江山水产生了关联。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人 物 与富春江山水相关的事件
南朝 吴 均 行船富春江, 写下《与朱元思书》
东汉 严子陵 ①
元代 ② 对景发呆, 画《富川山居图》
现在 王柳云 ③
12.从上面的表格和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来看,本文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试着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本文① (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我判断的依据是:② 。我认为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的原因是:③ 。
13.明确感情基调,才能准确充分地传达感情。关于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感情基调,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更准确 为什么 (感情基调备选:慷慨激昂、深情温和)
14.文章结尾加点的“富春山居”指的是每个人为自己打造的精神世界。从文中任选两个人物,结合原文分析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我选的人物是▲和▲。▲
(2024·柳南模拟)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全诗格调是沉郁悲壮的。
B.首联写诗人人生中两件大事:一是回顾身世,二是追述战斗生涯。
C.颔联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D.颈联用典型的经历展现诗人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
16.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尾联。
(2024·柳南模拟)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万事莫贵于义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1]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不为苟得也 温故而知新
B.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相委而去
D.子为之乎 辍耕之垄上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本文侧重指羞恶之心。
B.甲文画波浪线句这样划分节奏: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能准确读出“人性本善”的思想主张。
C.乙文体现了墨子主张:大义,正义比生命还可贵。为了捍卫正义,也可以去厮杀,去战斗,甚至为之牺牲。
D.乙文首尾均提到“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写到“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两文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19.将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事莫贵于义。
20.你如何理解甲文段①加点句“二者不可得兼” 如果删掉这句话,对文章观点的表达是否有影响 请说明理由。
21.甲、乙两文都论证了“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请结合原文分析两文论证方法的相同点。
三、综合 ( 10分 )
(2024·柳南模拟)儒雅中学正在开展“谈书论艺”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2.在“读书以广才”环节,小州兴致盎然写了下面这段话,请补充完整。
走近① (填写人名)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可以借此了解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走近艾青的诗歌作品——《艾青诗选》,我们知道了“土地”和②“ ”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他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走近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我们会被简·爱③ 的精神深深打动!
23.在“走近书法,了解书法”活动现场,小柳和小南在图一和图二面前驻足欣赏,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上下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常见字体的特点:
字体 特点
篆书 笔法瘦劲挺拔,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隶书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 头雁尾”“~--波三折”。
蔡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偏旁假借,“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楷书 从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方正, 结构整齐,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
行书 介于楷、草书之间,大小兼收,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图一) (图二)
小柳:这幅作品(图一)笔法流动自如,布局疏密得体。
小南:是啊,这种字体就是① ,对我们来说很实用。
小柳:听说这种书体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作者是书圣王羲之。
小南:是的,要是书圣穿越到我们现代,我真想邀请他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
小柳:那你可要注意,古人交流是很注意礼貌用语的。常用敬辞如:高见、高论、久仰、大驾、赐教等,常用谦辞如:愚见、拙作、拙见、鄙人、见教等。
小南:有道理,那么如果我去邀请,我会说:② 。(要求: 至少用上一个敬辞或谦辞。 )
24.班级提倡练习书法,写好中国字。有同学认为:如今科技发达,很多事情都可以由科技代劳,再练习书法,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请你针对这些同学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四、作文 (50分)
25.(2024·柳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人生是一份答卷,当你回忆走过的路,也许你会为自己曾经的努力拼搏而骄傲,为自己曾经的善良诚信而感动,也会为自己曾经的幼稚无知而愧悔,为自己曾经热爱着阅读而庆幸……
现在,请你好好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自己目前的这份人生答卷打个分。
请以“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②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迸;zhàn
2.周而复始
3.翩翩起舞、朝气蓬勃(或者:势不可挡)
4.盼望,希望。语段是指天下宾客都在期盼广西“三月三”。;广阔,宽广(开阔,辽阔)。语段是指艺术天地更广阔。
5.②④
6.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诗歌对联;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成语辨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成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主旨情感,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5)本题考查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
(6)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1.迸发 bèng fā 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绽放 zhàn fàng (花朵)开放。
故答案为:迸、zhàn
2.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常用于学习、工作中以及处理事情时。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横线处语境是指“三月三”不是简单的每年循环一次,用“周而复始”。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故答案为:周而复始
3.翩翩起舞 piān piān qǐ wǔ 轻捷飘逸地舞起来
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势不可挡 shì bù kě dǎng 来势凶猛,不能抵挡。
故答案为: 翩翩起舞、朝气蓬勃(或者:势不可挡)
4.企盼 qǐ pàn 盼望。语段是指天下宾客都在期盼广西“三月三”。广袤 guǎng mào 广阔。语段是指艺术天地更广阔。
故答案为:①盼望,希望。语段是指天下宾客都在期盼广西“三月三”。
②广阔,宽广(开阔,辽阔)。语段是指艺术天地更广阔。
5.横线处语境义是写文化对人的启示。①写美食,③写浏览当地。和语境义无关,排除①③。
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 ②最后一个字“逅”是第四声,上联。④最后一个字“约”是第一声,下联。
故答案为: ②④
6.D:搭配不当,应该是发挥优势,发散清光。把“发散”改为“发挥”。
故答案为:D
7.【答案】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赢得生前身后名;病树前头万木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第①题是理解型默写,注意抓住“登飞来峰”“变法革新的豪情壮志”分析作答,其它的是记忆型默写。注意“遮、缘、赢、圆、俱”等字写法。
故答案为: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赢得生前身后名;病树前头万木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点评】
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答案】8.C
9.D
10.①还有许多甲骨文尚待考释;②甲骨文“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③甲骨文考释工作对研究者功底要求很高;④甲骨碎片占比大,缀合工作困难;⑤有些收藏者把甲骨文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⑥目前对甲骨文研究支持力度不够;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缺乏标准;⑧普查和采甲骨文资料手段不够先进。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新闻、材料类文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结构方式;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2)这两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材料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甲骨文研究工作任重道远的原因即可。
8.C:【材料一】第六段: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如何判断缀合成功 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 “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美观的材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C
9.D:错误。应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陈剑花了10年的时间才完成《甲骨金文用为“游”之字补说》的初稿,说明甲骨文考释工作速度很慢。不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甲骨文考释工作速度”也不“快”。
故答案为:D
10.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即可。
【材料一】第三段:而今,前人留下的未释甲骨文字仍有2000多个。曾有学者说“考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即还有许多甲骨文尚待考释。甲骨文“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材料一】第四段:陈剑教授近年破译了两个甲骨文字形,即“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展现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功底:既要熟悉甲骨文字形体的笔画特征,全面梳理用字情况,又要深入把握已识字形的演变序列和规律,用动态的眼光审视,从已知推导未知。可谓一路跋涉。即甲骨文考释工作对研究者功底要求很高。
【材料一】第六段: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如何判断缀合成功 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即甲骨碎片占比大,缀合工作困难。
【材料二】目前应加大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支持力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也需要集思广益,加以标准化,推动学术发展和研究实力的整体提升。即目前对甲骨文研究支持力度不够。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缺乏标准。
【材料二】建议重新启动对全球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获取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即普查和采甲骨文资料手段不够先进。
【材料三】 甲骨材料收藏统计表显示超过21758 片甲骨文流向世界14国,超过20000片甲骨文去向不明。即有些收藏者把甲骨文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
故答案为:①还有许多甲骨文尚待考释;②甲骨文“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③甲骨文考释工作对研究者功底要求很高;④甲骨碎片占比大,缀合工作困难;⑤有些收藏者把甲骨文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⑥目前对甲骨文研究支持力度不够;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缺乏标准;⑧普查和采甲骨文资料手段不够先进。
【答案】11.拒绝做官,在富春江做钓鱼翁;黄公望;游览富春山,找到心灵归属 (或:喜欢黄公望,喜欢画《富春山居图》)
12.不是;“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 (或:按照朝代顺序,东汉应在南朝之前。);示例一:由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文章引出下文内容。示例二:由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引出下面与富春江山水有关的其他三个人物的故事。示例三:由浅到深,先写景物之美,再写后面三个人物的精神世界。示例四:头尾两个人物都只是游览,中间两个人物所留的时间长。
13.朗读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情温和”的。因为这一段描写的山水是平缓、柔和、安静的,表达出对富春江是山水的喜爱之情。
14.示例一:黄公望和王柳云。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相同的。黄公望为了画好画不顾风雨发呆,王柳云身为清洁工却坚持画画,他们都是“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
示例二:吴均和严子陵。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不相同的。吴均是厌弃尘俗,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严子陵是淡泊名利,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是主动的。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辨析文章的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本文的写作顺序及效果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感情基调。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揣摩句子暗含的情感,分析可匹配的感情基调即可。
(4)本题考查探究能力。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人物言行举止及情感观点。分析人物心中的“富春山居”是否存在相似处或不同处。
11.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三段: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一个被皇帝几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边做个钓鱼翁,他也确实就这样过了一生。即拒绝做官,在富春江做钓鱼翁。
第四段:黄公望也是不着急的。在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即黄公望。
第五段:这个人叫王柳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因为“清洁工画家”的身份而被媒体报道。她最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最喜欢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虽然没有找到画中风景,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即游览富春山,找到心灵归属。喜欢黄公望,喜欢画《富春山居图》
故答案为:①拒绝做官,在富春江做钓鱼翁
②黄公望
③游览富春山,找到心灵归属 (或:喜欢黄公望,喜欢画《富春山居图》)
12.(1)第三段: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东汉在南朝之前,不是时间顺序。
(2)第二段的名句出自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是语文教材上学生必须掌握的课文,学生也很熟悉吴均和《与朱元思书》。由人物和文章更好引出下文内容。
写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的故事,引出下文写严子陵、黄公望、王柳云三个和富春江山水的故事。
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是欣赏山水美景,严子陵、黄公望、王柳云三个人是在富春江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属。
吴均、王柳云只是浏览富春江山水。严子陵在富春江过了一生,黄公望用了三四年时间画完了《富春山居图》。
故答案为:①不是
②“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 (或:按照朝代顺序,东汉应在南朝之前。)
③示例一:由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文章引出下文内容。
示例二:由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引出下面与富春江山水有关的其他三个人物的故事。
示例三:由浅到深,先写景物之美,再写后面三个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四:头尾两个人物都只是游览,中间两个人物所留的时间长。
13.第二段横线处描写的富春江山水是平缓柔和的,是安静的。写作者看到富春江山水美景时的欣赏和喜爱。语气应该是“深情温和”的,符合景物特点。
故答案为:朗读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情温和”的。因为这一段描写的山水是平缓、柔和、安静的,表达出对富春江是山水的喜爱之情。
14.①第三段:那像严子陵这样,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写严子陵淡泊名利,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是主动的创造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吴均写《与朱元思书》,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吴均是渴望归隐,厌弃世俗,是被动的创造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②第四段:一画便是三四年,其间,黄公望大多数时间并未画画,而是游荡于富春江的山水间,对着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发呆。据说富春山中有块石头叫“雨淋岩”,就是黄公望不顾风雨发呆的地方。写黄公望为了画好画不顾风雨发呆。可见他热爱画画,有耐心。
第五段:白天,她是写字楼里的清洁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画家,在颜料和画布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写王柳云虽是清洁工却坚持画画。可见她热爱画画,有耐心。
故答案为:示例一:黄公望和王柳云。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相同的。黄公望为了画好画不顾风雨发呆,王柳云身为清洁工却坚持画画,他们都是“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
示例二:吴均和严子陵。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不相同的。吴均是厌弃尘俗,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严子陵是淡泊名利,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是主动的。
【答案】15.D
16.采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体现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或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或昂扬的斗志或崇高的民族气节)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过零丁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情感。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分析抒情方式及作用即可。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现在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5.D:错误。颈联翻译为: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此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以对两件令人痛心的具体情境的感慨,强化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叙写,流露出诗人的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没有“展现诗人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
故答案为:D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翻译为: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直接抒情,语气悲壮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激励了无数的爱国之士为了民族大业而抛头颅、洒热血。
故答案为: 采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体现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或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或昂扬的斗志或崇高的民族气节)
【答案】17.B
18.D
19.①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②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0.这句话是指生和义有两者不能都得到的时候。如果删除对文章表达有影响,保留能更好论述文章观点“舍生取义”是有前提条件的。(表明“舍生取义”是在这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下的选择。/保留能对“舍生取义”这个论点进行必要补充。)
21.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文通过“行道之人” “乞人”的故事;“见利忘义之人”的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乙文通过“冠履”与“手足”的取舍,“天下”与“身”的取舍,因“争一言以相杀”来证明“义”的重要。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鱼我所欲也;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阅读问能不能删肯定不能。分析句子作用(内容和结构)。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有没有什么手法,叙述顺序等。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5)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论点。读懂文言文,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乙】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什么原因呢?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得比自身要宝贵!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17.A翻译为: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故,所以
翻译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故,旧的,原有的
B翻译为: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若,比
翻译为: 徐公不如您美丽啊。若,比
C翻译为: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而,表转折
翻译为: 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而,表顺承
D翻译为: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之,代词,指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的这件事
翻译为:停止耕作来到田畔的高地上。之,到
故答案为:B
18.D:错误。【甲】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乙】墨子认为大义、正义是最可贵的事情。内涵相似,不是“完全不一样”。
故答案为:D
19.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患、辟、莫、贵、于、义”。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莫:没有。贵:比......可贵。于:比。义:正义。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②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0.二者不可得兼,翻译为: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这句话是后文“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前提,删掉后会对文章表达产生影响,所以不能删掉。
故答案为:这句话是指生和义有两者不能都得到的时候。如果删除对文章表达有影响,保留能更好论述文章观点“舍生取义”是有前提条件的。(表明“舍生取义”是在这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下的选择。保留能对“舍生取义”这个论点进行必要补充。)
21.【甲】“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列举饥民和乞丐不愿意接受轻蔑的施舍食物的例子,是举例论证。孟子提到,即使是在极其贫困的情况下,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表明人们对于尊严和正义的重视超过了基本的生存需求。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关于人们不应该接受过分的优厚俸禄而不辨礼义。孟子通过对比那些宁愿舍弃高官厚禄,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的人,与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原则的人,强调了保持本心和坚持正义的重要性。
【乙】墨子提出了两个假设情境,提出假设情境是举例子的一种形式。 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予子冠履, 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之乎? ”翻译为:如果给你帽子和鞋子, 但要砍断你的手足, 你愿意吗? 答案必然是不愿意。 墨子通过这个比喻想要表达的是, 冠履( 身外之物) 不如手足( 生命、 身体) 珍贵, 从而引申出生命的价值高于物质。
“予子天下, 而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翻译为:如果给你整个天下, 但要你的命, 你愿意吗? 答案同样是不愿意。 这里, 墨子想要强调的是, 天下的权力或财富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相比。
故答案为: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文通过“行道之人” “乞人”的故事;“见利忘义之人”的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乙文通过“冠履”与“手足”的取舍,“天下”与“身”的取舍,因“争一言以相杀”来证明“义”的重要。
【答案】22.鲁迅;太阳;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人格
23.行书;先生您好!鄙人是儒雅中学的学生,我代表同学们诚挚邀请您,请您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届时,我们在学校恭候您的大驾!
24.练习书法是很有意义的。比如练好楷书能使我们的卷面变得更加整洁;练习书法,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无论何时练好书法都意义非凡。
【知识点】语言得体;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书法;《朝花夕拾》;《艾青诗选》;《简·爱》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书法和语言表达能力。①要求掌握常见书法字体及特点。篆书:比较圆滑,笔画繁琐,线条匀净,体正势圆。隶书:蚕头燕尾,左右分展。行书:笔断意连,潇洒自如,笔画灵动,收放自如。草书:笔意奔放,体势连绵。楷书:清寒硬瘦,神气充足,形体方正,笔画平直。②根据题目要求,邀请书圣来我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反驳“练习书法没有意义”的观点,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22.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
② 《艾青诗选》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艾青诗歌里的“土地”,大多是指国家遭受重大灾害。
③ 简·爱在童年时失去父母,舅母迫于丈夫临死前的嘱托而收养了简·爱,舅母和舅母的儿女们并不喜欢她,处处刁难她。在舅母家,简·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甚至连佣人都欺负她。但是她没有屈服于别人的欺凌,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敢与欺负她的表哥扭打,她敢斥责冷酷偏心的舅母。她敢于反抗。
当得知罗切斯特15年前已经结婚,妻子就是那个关在三楼密室的疯女人时,简·爱强忍心中的痛苦和不舍,离开了罗切斯特。她爱罗切斯特,但并没有因爱而迷失方向,她有自己的尊严和道德底线,她希望在婚姻中处于一种平等地位。她自尊自重、追求平等,有独立人格。
故答案为: ①鲁迅
②太阳
③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人格
23.①作品(图一)笔法流动自如,布局疏密得体。行书特点是笔断意连,潇洒自如,笔画灵动,收放自如。所以字体是行书。
②邀请书圣来我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如:先生您好, 我是儒雅中学的学生,久仰您的大名,我代表同学们诚挚的邀请您,请您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我们将在学校恭候您的大驾!
故答案为:①行书
②先生您好!鄙人是儒雅中学的学生,我代表同学们诚挚邀请您,请您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届时,我们在学校恭候您的大驾!
24.反驳“练习书法没有意义”的观点,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如练习书法其实很有意义。练习书法, 可以练就一手规范、 正确、 形体美观的汉字, 字是“门面”, 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 同时也塑造了个人的形象。书法练习有助于开阔视野, 增强审美意识。 可以克服浮躁心理, 陶冶情操。
故答案为: 练习书法是很有意义的。比如练好楷书能使我们的卷面变得更加整洁;练习书法,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无论何时练好书法都意义非凡。
25.【答案】范文:
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
人生总会给你一些难题,做与不做,取决于你;做的好与不好,同样取决于你。
——题记
窗外飘着绵绵细雨,屋檐上滴下的水珠“滴答滴答”地砸在石阶上,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乌云涌动,似乎在用那轻蔑的眼神俯视着我:你真是一个懦弱的人,出了这样的事都不敢说。
压抑的气氛充斥了整个房间,我心里沉重得就像压了一块千斤巨石,心中的苦涩似乎下一秒就要喷泄而出。
该怎么办呢?说,还是不说?
思绪飘回今天的考试现场。
我静静的做着试卷,这场考试对我很重要,所以我一定要认真。
忽然,座位后面传来了小小的呼喊声,我转过头,啊!原来是阿J在叫坐在她前面的一个同学。她见我望过来,对我笑了笑,又朝我眨了眨眼,就像一只偷了腥的小猫。我顿时明白了,她在作弊。我的心“咯噔”一下,顿时就乱了……
回到家,心里还是一阵矛盾,该不该告诉老师呢?
告诉老师,我将很可能失去阿J这个朋友,甚至还可能会影响我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不告诉老师,那就会助长这种不良的风气,如果阿J下次再这样,可能会影响她的一生啊!
我的心里好像有两个小人在争执,一个叫公平,一个叫友谊。
夜深了,窗外的天空靛蓝而深邃,我的心却不能静下来……
第二天,天气转好,光线从云层中丝丝缕缕的透下来,我逆着光站在办公室门口,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老师,我……”
邓老师目光温和的看着我,“有什么事吗?”
望着邓老师,我的心顿时定了下来,“老师,我想告诉您一件事,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我看见……”。
走出办公室,耀眼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激起一圈圈金色的光晕。
人生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但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份诚实的人生答卷我给自己一百分。我知道,今后我碰到的难题还有很多,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自己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作文题目是“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构思时注意:
一、立意与主题:
文章主旨应紧扣“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分”这一核心,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入思考自己在努力、善良、诚信、学习、成熟等方面的表现,进而得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并阐述打分的理由。主题可以是展现自我成长、自我认知的过程,或者是通过对过去的反思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二、内容选材:
详细回忆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经历,如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与他人交往中的诚信表现、因无知而犯错后的反思等。选取能突出自己优点和不足的典型事例,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三、结构布局:
1.开头可以采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如提出一个关于人生的疑问,或者描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引出“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分”的主题。
2.中间部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度,分别叙述能支撑自己打分的具体事例,并在叙述中适当穿插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结尾部分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打分的结果和原因,同时可以展望未来,表达对未来人生答卷更加精彩的决心。
四、写作技巧: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使事例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在叙述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点评】
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广西省柳州市柳南区2024年中考语文5月教学实验研究质量监测试卷
一、积累 (21 分)
(2024·柳南模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壮族三月三”,其品牌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阅读以下文段, 完成小题。
①唱山歌、吃美食、赏美景……广西“三月三”,逐渐成为天下宾朋共同的企盼。2024年的“三月三”绝不是让这个传统节日简单地____。
②青春与传统翩翩起舞,古老的山歌被赋予新的旋律,精美的绣球飞跃互联网云端,非遗特色美食成为指尖分享的焦点……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其火热的激情、创新的思维,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芒。
③是这个充满活力、创造力bèng▲发的时代,赋予“三月三”更多的年轻态。文化破圈,势不可挡。
④青春,是文化创新的急先锋。他们以现代表现形式重新演绎传统民歌,开发“美味广西”沉浸式体验项目,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完美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 开拓更为广袤的艺术天地。
⑤青春,是文化创新的推动力。在打造趣“胃”广西、非遗茶会、潮玩城市、大话“西”游、华服当潮五大特色IP中,年轻人发散自身优势,带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消费群体传播广西、游玩广西。
⑥青春,是文化创新的塑造者。他们紧跟科技潮流,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积极参与文化创业,塑造新的文化认同,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深度。
⑦文化传承的,是根脉;指向的,是未来。未来在哪里 未来就在年轻人手中。因此, , 。这,应该是“三月三”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bèng 发 ②绽 放
2.请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填入文段①横线处。
循序渐进 周而复始 有条不紊 重蹈覆辙
3.文段②③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2个。
4.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企盼
②广袤
5.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上下联顺序正确且符合语境的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处。
①品尝八桂特色美食 ②青春与文化美丽邂逅 ③游览广西绝妙风光
④传统与创新激情邀约
6.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唱山歌、吃美食、赏美景……广西“三月三”,逐渐成为天下宾朋共同的企盼。
B.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其火热的激情、创新的思维,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
C.他们以现代表现形式重新演绎传统民歌,开发“美味广西”沉浸式体验项目。
D.年轻人发散自身优势,带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消费群体传播广西、游玩广西。
【答案】1.迸;zhàn
2.周而复始
3.翩翩起舞、朝气蓬勃(或者:势不可挡)
4.盼望,希望。语段是指天下宾客都在期盼广西“三月三”。;广阔,宽广(开阔,辽阔)。语段是指艺术天地更广阔。
5.②④
6.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诗歌对联;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成语辨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成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主旨情感,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5)本题考查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
(6)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1.迸发 bèng fā 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绽放 zhàn fàng (花朵)开放。
故答案为:迸、zhàn
2.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常用于学习、工作中以及处理事情时。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横线处语境是指“三月三”不是简单的每年循环一次,用“周而复始”。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故答案为:周而复始
3.翩翩起舞 piān piān qǐ wǔ 轻捷飘逸地舞起来
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势不可挡 shì bù kě dǎng 来势凶猛,不能抵挡。
故答案为: 翩翩起舞、朝气蓬勃(或者:势不可挡)
4.企盼 qǐ pàn 盼望。语段是指天下宾客都在期盼广西“三月三”。广袤 guǎng mào 广阔。语段是指艺术天地更广阔。
故答案为:①盼望,希望。语段是指天下宾客都在期盼广西“三月三”。
②广阔,宽广(开阔,辽阔)。语段是指艺术天地更广阔。
5.横线处语境义是写文化对人的启示。①写美食,③写浏览当地。和语境义无关,排除①③。
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 ②最后一个字“逅”是第四声,上联。④最后一个字“约”是第一声,下联。
故答案为: ②④
6.D:搭配不当,应该是发挥优势,发散清光。把“发散”改为“发挥”。
故答案为:D
7.(2024·柳南模拟)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雄心壮志 ① (人名) 登飞来峰时, 触景生情,以“② , ”抒发他变法革新的豪情壮志。 《登飞来峰》
辛弃疾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以“了却君王天下事,③ ”展现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豁达乐观 刘禹锡抛开个人悲苦, 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苏轼以“人有悲欢离合, ⑤ , ”告诉我们要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水调歌头》
忧国忧民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⑥ ”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令人景仰, ⑦《 》
杜甫身处窘境, 却依然心系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令人心生敬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赢得生前身后名;病树前头万木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第①题是理解型默写,注意抓住“登飞来峰”“变法革新的豪情壮志”分析作答,其它的是记忆型默写。注意“遮、缘、赢、圆、俱”等字写法。
故答案为: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赢得生前身后名;病树前头万木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点评】
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二、阅读 (39 分)
(2024·柳南模拟)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甲骨文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②1899年,沉睡已久的远古密码只是发出微弱的信号,就被清朝金石学家王懿荣敏锐地捕捉——一片甲骨惊天下,打开了紧闭3000多年的文明大门。
③然而,一百多年来,几代学者如老吏断狱、神探破案,从历史的缝隙中探求线索,考释了许多艰涩难懂的文字,而今,前人留下的未释甲骨文字仍有2000多个。曾有学者说“考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 因此,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年来几度发出甲骨文破译“悬赏令”,单字奖励10万元不等。
④考释,就是找寻某个字的前世今生,以及与其他字的未了情缘。陈剑教授近年破译了两个甲骨文字形,即“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展现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功底:既要熟悉甲骨文字形体的笔画特征,全面梳理用字情况,又要深入把握已识字形的演变序列和规律,用动态的眼光审视,从已知推导未知。可谓一路跋涉。
⑤甲骨文考释更像自然科学,需要确凿证据,发表用时极长。如陈剑2019年写成的《甲骨金文用为“游”之字补说》,初稿写于2010年。这类文章资料详实,引证宏富,有的字数达7万之多。一些聚讼纷纭的议题,经他研究,往往有涣然冰释之感。
⑥目前存世的甲骨中,正式发表的逾8万片,其中碎片占90%以上。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如何判断缀合成功 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
⑦甲骨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努力提高研究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目前应加大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支持力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也需要集思广益,加以标准化,推动学术发展和研究实力的整体提升。建议重新启动对全球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获取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而近些年相继启动的如“海外藏中国青铜器调查”和“海外中华古籍调查与数字化回归”等工程可以提供借鉴。
(摘自《环球网》)
【材料三】 甲骨材料收藏统计表
收藏地 收藏数(机构+私人) 去向不明
中国大陆 >80991 片 >20000片
中国台湾 >30343 片
世界14国 >21758 片
(摘自《汉字汉语研究》)
8.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字博物馆近年来多次发出甲骨文破译“悬赏令”,每个字奖励10万元不等。
B.陈剑教授近年破译了“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展现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功底。
C.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美观的材料,就是甲骨缀合。
D.要做好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工作,可以借鉴近些年相继启动的相关工程。
9.下列对材料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告诉人们甲骨文的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B.选文中加点词“多” “目前” “逾”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不可删除。
C.第②段既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人们对甲骨文研究工作的关注。
D.第⑤段画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甲骨文考释工作速度快。
10.为什么说“甲骨文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
【答案】8.C
9.D
10.①还有许多甲骨文尚待考释;②甲骨文“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③甲骨文考释工作对研究者功底要求很高;④甲骨碎片占比大,缀合工作困难;⑤有些收藏者把甲骨文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⑥目前对甲骨文研究支持力度不够;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缺乏标准;⑧普查和采甲骨文资料手段不够先进。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新闻、材料类文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结构方式;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2)这两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材料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甲骨文研究工作任重道远的原因即可。
8.C:【材料一】第六段: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如何判断缀合成功 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 “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美观的材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C
9.D:错误。应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陈剑花了10年的时间才完成《甲骨金文用为“游”之字补说》的初稿,说明甲骨文考释工作速度很慢。不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甲骨文考释工作速度”也不“快”。
故答案为:D
10.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即可。
【材料一】第三段:而今,前人留下的未释甲骨文字仍有2000多个。曾有学者说“考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即还有许多甲骨文尚待考释。甲骨文“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材料一】第四段:陈剑教授近年破译了两个甲骨文字形,即“徹”字古体的另外两种写法,展现了他数十年积累的功底:既要熟悉甲骨文字形体的笔画特征,全面梳理用字情况,又要深入把握已识字形的演变序列和规律,用动态的眼光审视,从已知推导未知。可谓一路跋涉。即甲骨文考释工作对研究者功底要求很高。
【材料一】第六段:甲骨缀合,就是综合各方面信息,将碎片拼接起来,使之变成完整或较完整的材料。如何判断缀合成功 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即甲骨碎片占比大,缀合工作困难。
【材料二】目前应加大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支持力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也需要集思广益,加以标准化,推动学术发展和研究实力的整体提升。即目前对甲骨文研究支持力度不够。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缺乏标准。
【材料二】建议重新启动对全球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普查和采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获取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即普查和采甲骨文资料手段不够先进。
【材料三】 甲骨材料收藏统计表显示超过21758 片甲骨文流向世界14国,超过20000片甲骨文去向不明。即有些收藏者把甲骨文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
故答案为:①还有许多甲骨文尚待考释;②甲骨文“完全考释”之难堪比发现行星;③甲骨文考释工作对研究者功底要求很高;④甲骨碎片占比大,缀合工作困难;⑤有些收藏者把甲骨文作为私产,另有许多流落国外,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⑥目前对甲骨文研究支持力度不够;⑦甲骨文发掘整理研究缺乏标准;⑧普查和采甲骨文资料手段不够先进。
(2024·柳南模拟)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富春山不着急
①富春江上,舟行,慢慢。人在上面,什么都不用想,心甘情愿被眼前的山色催眠,渐渐入梦。梦里的富春山,有人进来,有诗文进来,有画进来,它们跟山水交融,自然也都是慢慢的。富春山,从来都不着急。
②那是南朝,骈文大家吴均从富阳到桐庐,行船在富春江上,看着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风景,发出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很松软的山,没有北方山脉的凌厉,它们高低都有度,有平缓柔和的曲线。水也是安静的,急流猛浪也有,但终究会归于平和,映出山色、云朵和树的姿态。
③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一个被皇帝几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边做个钓鱼翁,他也确实就这样过了一生。如果说因为“经纶世务”不顺而退至富春江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那像严子陵这样,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严子陵在富春江畔,该是看到了一些比眼前的机遇更为永恒的东西,才能拥有这样的定力。
④时间又过了一千多年。那是元代,富春江畔行来一个道士模样的老头,他是黄公望。正是因为他,富春山成了后世人念念不忘的名字。黄公望也是不着急的。在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在这之前,他读书、做官,遭遇过牢狱之灾,游历过名山大川。走到富春江这一带,眼睛再也挪不开,兴之所至,就提起笔,开始画。一画便是三四年,其间,黄公望大多数时间并未画画,而是游荡于富春江的山水间,对着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发呆。据说富春山中有块石头叫“雨淋岩”,就是黄公望不顾风雨发呆的地方。公元1350 年,他在《富春山居图》的初稿上写下题跋,感叹这幅画“成就之难”。这一年,他已经八十一岁。这之后, 又是三四年,他画完了《富春山居图》,也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悠长圆满的句号。黄公望晚年称自己为“大痴”。真正的大艺术家,都有份痴气。他在自己的另一幅画《九峰雪霁图》上题: “书此以记岁月云。”极平淡的一句,却敌过千钧之力。是啊,画作完成之后,要感谢的只有时间,那些不着急的、发“痴”的时间。
⑤又是几百年过去了。现在,富春山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景点。人们慕名而来,有人尽兴而归,也有人在真实的风景前感到困惑和失望:黄公望画的真是眼前这些山吗 为什么我觉得这景没有那么美 后来,是富春山的一个游客回答了这个问题:黄公望画的,不是眼前的山水,而是心中的理想。这个人叫王柳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因为“清洁工画家”的身份而被媒体报道。她最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最喜欢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白天,她是写字楼里的清洁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画家,在颜料和画布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她说,在画画的时候,她可以把那些糟糕的过往全部抛开,心里想的只是山坡的颜色,花瓣的形状,人物的姿态。在那个更加宽广的艺术世界里,黄公望好像一直在鼓励着她。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虽然没有找到画中风景,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
⑥这是富春山,是“自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是严子陵的钓台,是黄公望的雨淋岩,也是王柳云的心之所往。那些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无所谓时间和年龄,无所谓财富和境遇,即使不在富春江畔,也能在心里为自己创造出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摘自2023年10月《读者》, 有删改)
11.文中写到的人物都与富春江山水产生了关联。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人 物 与富春江山水相关的事件
南朝 吴 均 行船富春江, 写下《与朱元思书》
东汉 严子陵 ①
元代 ② 对景发呆, 画《富川山居图》
现在 王柳云 ③
12.从上面的表格和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来看,本文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试着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本文① (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我判断的依据是:② 。我认为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的原因是:③ 。
13.明确感情基调,才能准确充分地传达感情。关于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感情基调,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更准确 为什么 (感情基调备选:慷慨激昂、深情温和)
14.文章结尾加点的“富春山居”指的是每个人为自己打造的精神世界。从文中任选两个人物,结合原文分析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我选的人物是▲和▲。▲
【答案】11.拒绝做官,在富春江做钓鱼翁;黄公望;游览富春山,找到心灵归属 (或:喜欢黄公望,喜欢画《富春山居图》)
12.不是;“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 (或:按照朝代顺序,东汉应在南朝之前。);示例一:由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文章引出下文内容。示例二:由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引出下面与富春江山水有关的其他三个人物的故事。示例三:由浅到深,先写景物之美,再写后面三个人物的精神世界。示例四:头尾两个人物都只是游览,中间两个人物所留的时间长。
13.朗读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情温和”的。因为这一段描写的山水是平缓、柔和、安静的,表达出对富春江是山水的喜爱之情。
14.示例一:黄公望和王柳云。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相同的。黄公望为了画好画不顾风雨发呆,王柳云身为清洁工却坚持画画,他们都是“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
示例二:吴均和严子陵。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不相同的。吴均是厌弃尘俗,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严子陵是淡泊名利,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是主动的。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辨析文章的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本文的写作顺序及效果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感情基调。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揣摩句子暗含的情感,分析可匹配的感情基调即可。
(4)本题考查探究能力。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人物言行举止及情感观点。分析人物心中的“富春山居”是否存在相似处或不同处。
11.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三段: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一个被皇帝几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边做个钓鱼翁,他也确实就这样过了一生。即拒绝做官,在富春江做钓鱼翁。
第四段:黄公望也是不着急的。在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八岁。即黄公望。
第五段:这个人叫王柳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因为“清洁工画家”的身份而被媒体报道。她最喜欢的画家是黄公望,最喜欢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虽然没有找到画中风景,却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即游览富春山,找到心灵归属。喜欢黄公望,喜欢画《富春山居图》
故答案为:①拒绝做官,在富春江做钓鱼翁
②黄公望
③游览富春山,找到心灵归属 (或:喜欢黄公望,喜欢画《富春山居图》)
12.(1)第三段: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东汉在南朝之前,不是时间顺序。
(2)第二段的名句出自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是语文教材上学生必须掌握的课文,学生也很熟悉吴均和《与朱元思书》。由人物和文章更好引出下文内容。
写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的故事,引出下文写严子陵、黄公望、王柳云三个和富春江山水的故事。
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是欣赏山水美景,严子陵、黄公望、王柳云三个人是在富春江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属。
吴均、王柳云只是浏览富春江山水。严子陵在富春江过了一生,黄公望用了三四年时间画完了《富春山居图》。
故答案为:①不是
②“到严子陵钓台,时间会再往前一些。那是东汉” (或:按照朝代顺序,东汉应在南朝之前。)
③示例一:由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文章引出下文内容。
示例二:由吴均游览富春江山水引出下面与富春江山水有关的其他三个人物的故事。
示例三:由浅到深,先写景物之美,再写后面三个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四:头尾两个人物都只是游览,中间两个人物所留的时间长。
13.第二段横线处描写的富春江山水是平缓柔和的,是安静的。写作者看到富春江山水美景时的欣赏和喜爱。语气应该是“深情温和”的,符合景物特点。
故答案为:朗读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情温和”的。因为这一段描写的山水是平缓、柔和、安静的,表达出对富春江是山水的喜爱之情。
14.①第三段:那像严子陵这样,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写严子陵淡泊名利,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是主动的创造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吴均写《与朱元思书》,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吴均是渴望归隐,厌弃世俗,是被动的创造一所静谧永恒的“富春山居”。
②第四段:一画便是三四年,其间,黄公望大多数时间并未画画,而是游荡于富春江的山水间,对着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发呆。据说富春山中有块石头叫“雨淋岩”,就是黄公望不顾风雨发呆的地方。写黄公望为了画好画不顾风雨发呆。可见他热爱画画,有耐心。
第五段:白天,她是写字楼里的清洁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画家,在颜料和画布里创造自己的世界。写王柳云虽是清洁工却坚持画画。可见她热爱画画,有耐心。
故答案为:示例一:黄公望和王柳云。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相同的。黄公望为了画好画不顾风雨发呆,王柳云身为清洁工却坚持画画,他们都是“真正有热爱、有耐心的人”。
示例二:吴均和严子陵。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是不相同的。吴均是厌弃尘俗,是“一种被动的‘不着急’”。严子陵是淡泊名利,机遇送到家门口也不动心,是主动的。
(2024·柳南模拟)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全诗格调是沉郁悲壮的。
B.首联写诗人人生中两件大事:一是回顾身世,二是追述战斗生涯。
C.颔联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D.颈联用典型的经历展现诗人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
16.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尾联。
【答案】15.D
16.采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体现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或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或昂扬的斗志或崇高的民族气节)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过零丁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情感。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分析抒情方式及作用即可。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现在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5.D:错误。颈联翻译为: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此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以对两件令人痛心的具体情境的感慨,强化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叙写,流露出诗人的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没有“展现诗人因自己遭遇危难而产生的害怕和痛苦之情”。
故答案为:D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翻译为: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直接抒情,语气悲壮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激励了无数的爱国之士为了民族大业而抛头颅、洒热血。
故答案为: 采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体现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或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或昂扬的斗志或崇高的民族气节)
(2024·柳南模拟)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万事莫贵于义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1]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不为苟得也 温故而知新
B.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相委而去
D.子为之乎 辍耕之垄上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本文侧重指羞恶之心。
B.甲文画波浪线句这样划分节奏: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能准确读出“人性本善”的思想主张。
C.乙文体现了墨子主张:大义,正义比生命还可贵。为了捍卫正义,也可以去厮杀,去战斗,甚至为之牺牲。
D.乙文首尾均提到“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写到“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两文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19.将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事莫贵于义。
20.你如何理解甲文段①加点句“二者不可得兼” 如果删掉这句话,对文章观点的表达是否有影响 请说明理由。
21.甲、乙两文都论证了“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请结合原文分析两文论证方法的相同点。
【答案】17.B
18.D
19.①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②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0.这句话是指生和义有两者不能都得到的时候。如果删除对文章表达有影响,保留能更好论述文章观点“舍生取义”是有前提条件的。(表明“舍生取义”是在这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下的选择。/保留能对“舍生取义”这个论点进行必要补充。)
21.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文通过“行道之人” “乞人”的故事;“见利忘义之人”的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乙文通过“冠履”与“手足”的取舍,“天下”与“身”的取舍,因“争一言以相杀”来证明“义”的重要。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鱼我所欲也;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阅读问能不能删肯定不能。分析句子作用(内容和结构)。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有没有什么手法,叙述顺序等。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5)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论点。读懂文言文,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乙】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什么原因呢?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得比自身要宝贵!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17.A翻译为: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故,所以
翻译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故,旧的,原有的
B翻译为: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若,比
翻译为: 徐公不如您美丽啊。若,比
C翻译为: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而,表转折
翻译为: 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而,表顺承
D翻译为: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之,代词,指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的这件事
翻译为:停止耕作来到田畔的高地上。之,到
故答案为:B
18.D:错误。【甲】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乙】墨子认为大义、正义是最可贵的事情。内涵相似,不是“完全不一样”。
故答案为:D
19.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患、辟、莫、贵、于、义”。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莫:没有。贵:比......可贵。于:比。义:正义。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②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0.二者不可得兼,翻译为: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这句话是后文“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前提,删掉后会对文章表达产生影响,所以不能删掉。
故答案为:这句话是指生和义有两者不能都得到的时候。如果删除对文章表达有影响,保留能更好论述文章观点“舍生取义”是有前提条件的。(表明“舍生取义”是在这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下的选择。保留能对“舍生取义”这个论点进行必要补充。)
21.【甲】“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列举饥民和乞丐不愿意接受轻蔑的施舍食物的例子,是举例论证。孟子提到,即使是在极其贫困的情况下,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表明人们对于尊严和正义的重视超过了基本的生存需求。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关于人们不应该接受过分的优厚俸禄而不辨礼义。孟子通过对比那些宁愿舍弃高官厚禄,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的人,与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原则的人,强调了保持本心和坚持正义的重要性。
【乙】墨子提出了两个假设情境,提出假设情境是举例子的一种形式。 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予子冠履, 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之乎? ”翻译为:如果给你帽子和鞋子, 但要砍断你的手足, 你愿意吗? 答案必然是不愿意。 墨子通过这个比喻想要表达的是, 冠履( 身外之物) 不如手足( 生命、 身体) 珍贵, 从而引申出生命的价值高于物质。
“予子天下, 而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翻译为:如果给你整个天下, 但要你的命, 你愿意吗? 答案同样是不愿意。 这里, 墨子想要强调的是, 天下的权力或财富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相比。
故答案为: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文通过“行道之人” “乞人”的故事;“见利忘义之人”的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乙文通过“冠履”与“手足”的取舍,“天下”与“身”的取舍,因“争一言以相杀”来证明“义”的重要。
三、综合 ( 10分 )
(2024·柳南模拟)儒雅中学正在开展“谈书论艺”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2.在“读书以广才”环节,小州兴致盎然写了下面这段话,请补充完整。
走近① (填写人名)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可以借此了解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走近艾青的诗歌作品——《艾青诗选》,我们知道了“土地”和②“ ”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他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走近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我们会被简·爱③ 的精神深深打动!
23.在“走近书法,了解书法”活动现场,小柳和小南在图一和图二面前驻足欣赏,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上下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常见字体的特点:
字体 特点
篆书 笔法瘦劲挺拔,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隶书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 头雁尾”“~--波三折”。
蔡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偏旁假借,“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楷书 从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方正, 结构整齐,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
行书 介于楷、草书之间,大小兼收,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图一) (图二)
小柳:这幅作品(图一)笔法流动自如,布局疏密得体。
小南:是啊,这种字体就是① ,对我们来说很实用。
小柳:听说这种书体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作者是书圣王羲之。
小南:是的,要是书圣穿越到我们现代,我真想邀请他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
小柳:那你可要注意,古人交流是很注意礼貌用语的。常用敬辞如:高见、高论、久仰、大驾、赐教等,常用谦辞如:愚见、拙作、拙见、鄙人、见教等。
小南:有道理,那么如果我去邀请,我会说:② 。(要求: 至少用上一个敬辞或谦辞。 )
24.班级提倡练习书法,写好中国字。有同学认为:如今科技发达,很多事情都可以由科技代劳,再练习书法,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请你针对这些同学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答案】22.鲁迅;太阳;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人格
23.行书;先生您好!鄙人是儒雅中学的学生,我代表同学们诚挚邀请您,请您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届时,我们在学校恭候您的大驾!
24.练习书法是很有意义的。比如练好楷书能使我们的卷面变得更加整洁;练习书法,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无论何时练好书法都意义非凡。
【知识点】语言得体;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书法;《朝花夕拾》;《艾青诗选》;《简·爱》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书法和语言表达能力。①要求掌握常见书法字体及特点。篆书:比较圆滑,笔画繁琐,线条匀净,体正势圆。隶书:蚕头燕尾,左右分展。行书:笔断意连,潇洒自如,笔画灵动,收放自如。草书:笔意奔放,体势连绵。楷书:清寒硬瘦,神气充足,形体方正,笔画平直。②根据题目要求,邀请书圣来我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反驳“练习书法没有意义”的观点,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22.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
② 《艾青诗选》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艾青诗歌里的“土地”,大多是指国家遭受重大灾害。
③ 简·爱在童年时失去父母,舅母迫于丈夫临死前的嘱托而收养了简·爱,舅母和舅母的儿女们并不喜欢她,处处刁难她。在舅母家,简·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甚至连佣人都欺负她。但是她没有屈服于别人的欺凌,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敢与欺负她的表哥扭打,她敢斥责冷酷偏心的舅母。她敢于反抗。
当得知罗切斯特15年前已经结婚,妻子就是那个关在三楼密室的疯女人时,简·爱强忍心中的痛苦和不舍,离开了罗切斯特。她爱罗切斯特,但并没有因爱而迷失方向,她有自己的尊严和道德底线,她希望在婚姻中处于一种平等地位。她自尊自重、追求平等,有独立人格。
故答案为: ①鲁迅
②太阳
③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人格
23.①作品(图一)笔法流动自如,布局疏密得体。行书特点是笔断意连,潇洒自如,笔画灵动,收放自如。所以字体是行书。
②邀请书圣来我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如:先生您好, 我是儒雅中学的学生,久仰您的大名,我代表同学们诚挚的邀请您,请您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我们将在学校恭候您的大驾!
故答案为:①行书
②先生您好!鄙人是儒雅中学的学生,我代表同学们诚挚邀请您,请您有空时来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指导书法,届时,我们在学校恭候您的大驾!
24.反驳“练习书法没有意义”的观点,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如练习书法其实很有意义。练习书法, 可以练就一手规范、 正确、 形体美观的汉字, 字是“门面”, 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 同时也塑造了个人的形象。书法练习有助于开阔视野, 增强审美意识。 可以克服浮躁心理, 陶冶情操。
故答案为: 练习书法是很有意义的。比如练好楷书能使我们的卷面变得更加整洁;练习书法,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无论何时练好书法都意义非凡。
四、作文 (50分)
25.(2024·柳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人生是一份答卷,当你回忆走过的路,也许你会为自己曾经的努力拼搏而骄傲,为自己曾经的善良诚信而感动,也会为自己曾经的幼稚无知而愧悔,为自己曾经热爱着阅读而庆幸……
现在,请你好好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自己目前的这份人生答卷打个分。
请以“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②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范文:
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
人生总会给你一些难题,做与不做,取决于你;做的好与不好,同样取决于你。
——题记
窗外飘着绵绵细雨,屋檐上滴下的水珠“滴答滴答”地砸在石阶上,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乌云涌动,似乎在用那轻蔑的眼神俯视着我:你真是一个懦弱的人,出了这样的事都不敢说。
压抑的气氛充斥了整个房间,我心里沉重得就像压了一块千斤巨石,心中的苦涩似乎下一秒就要喷泄而出。
该怎么办呢?说,还是不说?
思绪飘回今天的考试现场。
我静静的做着试卷,这场考试对我很重要,所以我一定要认真。
忽然,座位后面传来了小小的呼喊声,我转过头,啊!原来是阿J在叫坐在她前面的一个同学。她见我望过来,对我笑了笑,又朝我眨了眨眼,就像一只偷了腥的小猫。我顿时明白了,她在作弊。我的心“咯噔”一下,顿时就乱了……
回到家,心里还是一阵矛盾,该不该告诉老师呢?
告诉老师,我将很可能失去阿J这个朋友,甚至还可能会影响我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不告诉老师,那就会助长这种不良的风气,如果阿J下次再这样,可能会影响她的一生啊!
我的心里好像有两个小人在争执,一个叫公平,一个叫友谊。
夜深了,窗外的天空靛蓝而深邃,我的心却不能静下来……
第二天,天气转好,光线从云层中丝丝缕缕的透下来,我逆着光站在办公室门口,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老师,我……”
邓老师目光温和的看着我,“有什么事吗?”
望着邓老师,我的心顿时定了下来,“老师,我想告诉您一件事,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我看见……”。
走出办公室,耀眼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激起一圈圈金色的光晕。
人生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但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份诚实的人生答卷我给自己一百分。我知道,今后我碰到的难题还有很多,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自己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作文题目是“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构思时注意:
一、立意与主题:
文章主旨应紧扣“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分”这一核心,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入思考自己在努力、善良、诚信、学习、成熟等方面的表现,进而得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并阐述打分的理由。主题可以是展现自我成长、自我认知的过程,或者是通过对过去的反思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二、内容选材:
详细回忆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经历,如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与他人交往中的诚信表现、因无知而犯错后的反思等。选取能突出自己优点和不足的典型事例,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三、结构布局:
1.开头可以采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如提出一个关于人生的疑问,或者描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引出“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分”的主题。
2.中间部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度,分别叙述能支撑自己打分的具体事例,并在叙述中适当穿插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结尾部分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打分的结果和原因,同时可以展望未来,表达对未来人生答卷更加精彩的决心。
四、写作技巧: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使事例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在叙述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点评】
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