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课件(101)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课件(10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3:02:16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
专题复习
实验设计与评价
一、题型介绍
命题类型:
①物质检验、分离、提纯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②物质性质、制备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③测定物质组成、混合物成分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二、方法提要
解答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要求:
原理正确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药品经济
创新意识
环保意识
三、专题突破:
题型一 探索性实验的设计
例题1 室验室开放日,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她们决定对该“固体与液体”进行探究。
 ⑴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猜想可能是① ;② 。
  ⑵小华想用右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
一瓶小佳同学的猜想 ①中的气体,则
气体由 (填a或b)端进入。
 
三、专题突破:
题型一 探索性实验的设计
 
 ⑶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及 结 论
实验报告填写要求:
1、实验步骤:叙述完整,条理清楚
2、实验现象:描述准确,语言简洁
3、结论解释:正确完善,观点鲜明
三、专题突破:
题型二 验证性实验的设计
例题2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推知它们只能是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物理方法:小明同学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2分)
答案: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样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出现的原样品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固体出现的原样品是稀盐酸。
三、专题突破:
题型二 验证性实验的设计
(2)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进行区分(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实 验 现 象 及 结 论
方法一
方法二
三、专题突破:
题型三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
例题3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三、专题突破:
题型三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蔡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
三、专题突破:
题型三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生成物中没有CO32-
⑵小蔡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OH ,
请你帮他设计实验证明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所选试剂 实 验 现 象 及 结 论
方法一
方法二
三、专题突破: 题型三 综合性实验的设计
内容小结
1、解答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要求:
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有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实验设计步骤:
明确实验目的—充分利用资料—设计合理方案—进行实验—填写实验报告
有效练习
厨房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同学们可以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做化学实验,对化学进行探究。下列实验不能利用厨房中的物品来完成的是( )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制取无壳鸡蛋
C.鉴别食盐和纯碱
D.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有效练习
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的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该包装能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验证〕可能是二氧化碳,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和结论: ;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 ;② 。
总结 — 万变不离其宗
研究性学习做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而化学实验则成为化学学科内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开放性题型、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题型、探究性题型是近几年命题中的新兴题型。
但是任题型如何发展创新,解题还是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撑,所以在复习中要注重实验双基复习,构建实验基础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多变的题型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