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04)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0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3:03:2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组成、命名、分类等知识; 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各类反应的认识; 3.对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等观念的渗透。
2重点难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及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类。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教学过程
3.1 一学时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组成、命名、分类等知识; 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各类反应的认识; 3.对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等观念的渗透。学时重点
设计探究过程学时难点
设计探究过程新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探究敞口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老师刚才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去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你们能够帮助老师分析一下这些白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吗?请说出你的猜想依据。
【学生讨论、猜想】1、氢氧化钠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3、碳酸钠(让学生说出猜想依据,其实就是引领学生对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进行复习)【教师设问】你都知道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有哪些性质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它们的化学性质。(复习碱和盐的性质,进而引领学生复习酸的性质,同时为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台阶)
【教师设问】清楚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对猜想进行探究吗?(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要的写出来。(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灵活运用)
【投影】学生的实验方案:(故意选取错误的实验方案,以便引发讨论)
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体生成,认为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步骤二、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白色粉末是NaOH。
【学生讨论】你同意以上的方案吗?为什么?(通过生生间的交流,纠正错误的认识,对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设问】碳酸钠的存在干扰了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怎么办呢?看一下你刚才写的化学方程式,你有没有其它的办法?(教师的提示、前面复习酸、碱、盐写的化学方程式为学生再次设计方案搭建了台阶,同时引入了除杂质的复习)【投影】学生的实验方案:(还是故意选取错误的实验方案,以便引发讨论)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排除①,继续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若变红,猜想②正确。
【学生讨论】你同意以上的方案吗?为什么?(通过生生间的交流,纠正错误的认识,对除去碳酸钠的同时不能引入OH-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对除杂质的原则加以引导)
【投影】学生的实验方案:(正确的实验方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排除①,继续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若变红,猜想②正确。(正确方案的形成是基于对酸碱盐知识的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的)
【拓展】这瓶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了,还能不能用了,你又什么办法?
活动2【活动】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3.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