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09)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0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3:06:3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判断金属、酸、碱之间的化学反应并能正确书写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
2.初步学会应用酸碱盐的性质进行物质的鉴别。
3.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酸碱盐的鉴别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初步形成酸碱盐鉴别的一般思路与方法。通过小组的展示与交流,能用规范的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初步形成良好的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逐步建立合作和团结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一)设计背景与定位
鉴别物质是实验室中最基本的一种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酸碱盐的鉴别为载体,先帮助学生复习金属以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首先,从已有的知识,将酸碱和金属的化学知识与五角星的五个角联系起来,使学生对酸碱和金属有一些初步的系统认识;再将三颗星星手拉手联系起来,从而建立对金属、酸碱盐之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简化记忆。然后学生通过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与实施,初步学会鉴别的一般方法,并且强化了学习一类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初步掌握酸碱盐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的基本的实验技能。
2.学生认识发展点及障碍点
知道到从结构上分析原因,但并没认识到可以根据一类物质的共性进行预测,根据物质的个性进行鉴别。对于形成一般规律的意义何在,并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知识有待于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构建金属和酸碱盐之间化学反应的网络;初步形成酸碱盐鉴别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逐步运用特征反应灵活解决物质鉴别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
【PPT展示】这是实验室常见的5瓶溶液,标签被腐蚀掉,请同学们利用所学将这5瓶溶液贴上标签。
【引入】同学们利用物理性质鉴别出两种物质,那么剩余的三种需要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去区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它们的化学性质,这节课我们对酸碱盐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一个全面综合的复习。
活动2【讲授】复习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归纳】“酸、碱、金属”与哪些列别的物质反应?
有一个角没有物质,请给它带一个手套。
金属不仅需要一个手套,还要戴个大帽子。
(教师根据学生总结进行归纳整理)
如果,三颗星星手拉手表示可以反应,那么---
教师提示:酸、碱、金属,谁站中间,谁在两边?
请同学来讲台前表演。
活动3【讲授】总结实验室鉴别酸碱盐的一般方法
请同学们谈谈鉴别另外三种物质的方法
【归纳】鉴别酸碱盐的一般步骤
【板书】酸碱盐的鉴别步骤
活动4【活动】反馈练习
【实验探究】给定试剂酚酞,设计实验方案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活动5【活动】学生分享活动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活动6【作业】作业
1、补充学案星星方程式的现象, 并标注基本反应类型。2、将学案星星内的物质更换,你会几种方案?3、练习册:46页,26题 (北京市2011年中考 30题) 请根据个人能力完成(1)--(5)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