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专题复习 碱
兰州十九中 王浓
1、你能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把NaOH、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吗?这种试剂是什么?
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
除去二氧化碳,用什么吸收好?写出化学方程式。
4、你还记得在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时,老师指导大家完成的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实验吗?
3、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原理。
幻灯片 2
H++OH-=H2O
中和反应
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
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 、H2SO4 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2、给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溶液呈现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
A.酸的溶液 B.酸性溶液 C.碱的溶液 D. 碱性溶液
(D)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 .它们都是溶液 B .它们都含有金属离子
C .它们都含有氢元素 D .它们都电离出了氢氧根离子
( D)
( B )
1、描述你看到的现象;这说明NaOH固 体有什么特性?
2、如何保存?
3、如何证明变质?
4、利用该特性,NaOH可用来做?
在水中的溶解性 在空气中 保存方法 用途
氢氧化钠 极易溶且放热 潮解、与CO2反应变质 密封、水溶液 干燥剂等
氢氧化钙 微溶 水溶液与CO2反应变质 水溶液密封 中和酸性土壤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A.H2O B.H2SO4 C.NaOH
D.CaO
4、 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B )
酚酞
试液
NaOH溶液
NaOH Ca(OH)2
溶液 溶液
CO2
CO2
CO2→
CO2→
NaOH
溶液
A B C D
5、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她们设计的以上方案不可行的是
(C)
7、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
现象的是 A.BaCl2 B.Ca(OH)2 C.H2SO4 D.NaOH
8、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
①X+酸→盐+水 ②X+水→碱
A.CaO B.Fe2O3 C.CO2 D.NaOH
( B )
( A )
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
( A )
8、A、B、C、D是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物质。已知D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A + B → BaSO4 + C
B + CuSO4 → BaSO4 + D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2)若A物质是 ,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Ba(OH)2 D:Cu(OH)2
A: H2SO4 H2SO4+ Ba(OH)2 =BaSO4 + 2H2O
或可溶性硫酸盐
、
9、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1)20℃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2)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猜想与假设:
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强猜想: 。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步
骤
一 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 生成 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步
骤
二 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
为 色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得出结论:小刚的猜想正确。
表达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能够保存的原因 。
11.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完成下表空格)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步骤 取适量NaOH固体放入烧杯
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 。
。
步骤 ,
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到步骤 所得的溶液中。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3)丙同学取步骤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此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填写“是”或“否”)。理由是 。
10、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
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 等。(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甲 乙 丙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或 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
1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